列印模式主題
按這裡檢視本主題的原始格式
香港三國論壇 > 譙城 > 四國外傳 – 楊虎傳


發表者: 懶蛇 Oct 28 2003, 06:38
我貼在譙城﹐希望能給我寫下去的動力吧。 tongue.gif

楊虎傳(一)

長安城內﹐一片歡聲。

王允、呂布﹐合謀誅殺董卓﹐長安全城無不撫額稱慶。合城百姓都在慶祝﹐至今已是第四天。看守董卓屍體的軍士﹐在屍體的肚臍上點火﹐三天後火才熄滅。自從黨錮以來﹐百姓一直都受盡苦難﹐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喜慶了。

長安城外﹐一人正孤獨地前行。

他﹐只是一個小小什長﹐在董承將軍麾下﹐已有六年。董承因為他辦事盡責﹐常常都會給他差事﹐有時也會在董府宿衛。他坐下的只是尋常的軍馬﹐腰間繫著尋常的軍刀﹐身上穿的也只是尋常軍服。他的名字也很尋常。他就是楊虎。

楊虎背後的是長安城﹐萬家燈火﹐如同白晝。面前的﹐是一片頹垣敗瓦﹕這就是昔日董卓的行宮郿塢。同僚都在狂飲盡興﹐唯有他﹐董將軍有差事﹐他一定要去。

月明星晞﹐長路漫漫。這個時候﹐董將軍府內﹐一定是賓客滿席。但楊虎沒有怨言﹐完成董將軍的命令是天經地義的事。

「這三年的惡難終於過去﹐大小姐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楊虎木訥的臉上﹐現出了一絲微笑。

「大小姐是皇親國戚﹐又這麼溫柔嫻淑﹐我這一介武夫又怎麼配想起她呢﹖只有他﹐只有他才配得起大小姐。對﹐只有曹昂公子。他是陳留太守曹操的大公子﹐是翩翩風流之士﹐曹太守舉義兵﹐伐董卓﹐曹氏一門更是聲名大振。大小姐是今上表親﹐只有曹公子這樣的人物﹐才配得起她。」

楊虎輕嘆一聲﹐看著面前的廢墟﹐深深吸一口氣﹐翻身下馬。這裡一地焦土﹐董將軍要找的寶物﹐真不知從何找起。

「董將軍說過﹐這寶物是董家之寶﹐由董太后之時傳到今日。董承是靈帝之母董太后的侄兒﹐係今上之舅。桓帝無子﹐傳位給皇侄﹐董太后一族才得到尊貴地位。桓帝年間﹐大秦國來朝﹐獻上很多珍寶﹐靈帝登極之後﹐把其中最珍貴的海洋之心送給母親。後來董卓作亂經師﹐強行索寶﹐董卓死後﹐海洋之心卻沒有被抄出﹐所以應該還在郿塢廢墟之中。」

楊虎把馬栓好﹐提著燈信步而行。

「董卓寵愛貂嬋﹐送給她的應該都是最貴重的珍寶﹐而這海洋之心是婦人之物﹐董卓應該是送了給貂嬋無疑。郿塢已成廢墟﹐又怎樣去找貂嬋原本的住處﹖」

郿塢雖已被燒成焦土﹐但仍隱約可見原本格局。正中間是一個大的庭園﹐東面有一間大宅﹐西面的都是小宅﹐北方主位是一道大門﹐裡面應該是董卓的住處。貂嬋是董卓愛姬﹐應該住在董卓附近。穿過大門﹐大門後有三間宅院。正妻應該是在東宅﹐貂嬋是妾﹐那就應該是在西宅吧。

楊虎走進西宅﹐這裡好像沒被燒得那麼嚴重。楊虎走到一間很大的廂房﹐看房中的格局﹐應該就是貂嬋的寢室。楊虎正要進去﹐忽地聽到遠處「踏踏」一陣腳步聲﹐立即打熄燈籠﹐閃身破牆之後。

發表者: 懶蛇 Oct 28 2003, 06:41
楊虎傳(二)

楊虎緊握刀柄﹐屏息靜氣﹐細聽來人的舉動。他沒有拔刀﹐因為星光反映﹐只會暴露他的所在﹐而拔刀時也會發出聲響。但來人似乎也察覺到有人在附近﹐也是屏息靜氣﹐一時間郿塢又是一片死寂。

楊虎一動也不敢動﹐耐心等待來人的行動。來人如果是一兩個小偷﹐楊虎自不放在眼內﹐怎樣說他也是官兵﹐一般百姓不敢對他怎樣﹔但如果他們有同黨在附近﹐甚或是黃巾餘黨﹐自己孤身一人就太危險了。方今天下大亂﹐盜賊橫行﹐黃巾賊雖已被滅﹐但餘眾仍擾亂各地﹐小隊官軍輒為所殺﹐更何況自己只得一人。

躲藏了半個時辰﹐來人看來等得不耐煩﹐輕身走進房內﹐似乎正在搜索甚麼。楊虎從牆後察看﹐只見那人腰懸一劍﹐左手拿著一個小火摺﹐由房間左首向右搜去。只見那人不斷地翻開地上物事﹐慢慢走到了楊虎身旁。楊虎全神貫注地看著他﹐隨時盡備出手。

那人忽地捧起一個錦盒﹐撥開盒上塵污細細察看﹐楊虎向盒上望去﹐只見盒上繡著兩條鯉魚﹐上面似乎有些文字。那人「啊」的一聲﹐看來是找到了他要找的。

楊虎心道﹕「就是現在﹗」刀連鞘橫掃那人﹐那人忽覺一陣勁風襲體﹐急急丟掉火摺向後一躍﹐險險避過了這一招。楊虎得勢不饒人﹐鋼刀離鞘﹐自下而上劈向那人頭部﹐那人武功也是不弱﹐盒交左手﹐右手拔劍﹐「噹」的一聲擋開了楊虎一劈。

但那人就是這樣慢了一慢﹐被楊虎佔了上風。楊虎心知這人也是來奪寶﹐那錦盒中的很可能便是海洋之心﹐為了要完成董承的差事﹐他一定要搶到那錦盒。楊虎一招被擋﹐手中刀立即由劈轉刺﹐直攻那人腹部﹐那人長劍下揮﹐壓向楊虎的鋼刀﹐楊虎轉刺為撩﹐把那人的長劍撩向外檔﹐乘勢右肘一椎﹐正中那人心窩。

那人雖敗不亂﹐長劍向楊虎連環三刺﹐楊虎聽風辨形﹐避了兩招﹐第三招以刀擋下﹐左手刀鞘反手揮出﹐掃向那人右足﹐那人右腿一縮﹐長劍跟著刺出﹐但楊虎刀更快﹐劈向那人左手﹐那人只好回劍一擋。楊虎再不停留﹐連環兩刀﹐那人只能招架﹐第三刀自右而左橫掃那人頸項﹐那人長劍一擋﹐楊虎已順勢使出虎尾腳﹐左腳反身踢出﹐那人迴劍不及﹐自好左臂一擋﹐只聽他「啊」的一聲﹐錦盒脫手飛出﹗

錦盒掉在地下﹐盒子打開﹐忽地一陣藍光自盒內發出﹐楊虎一看那人的臉﹐失聲驚叫道﹕「曹昂公子﹗」

發表者: 懶蛇 Oct 28 2003, 06:43
楊虎傳(三)

那人定一定神﹐說道﹕「啊﹐原來是楊兄弟﹐想不到竟在這裡見面。」

剛才和楊虎交手的﹐正是曹操的長子曹昂。曹操原本是洛陽騎都尉﹐和董承一廷為臣﹐算是略有交情。曹昂曾經跟董承學習軍旅之事﹐經常在董府出入﹐楊虎當時是董府宿衛﹐兩人年紀相若﹐算是頗為投契。楊虎一向都知道曹昂是文雅之士﹐有時也會和董家大小姐弄琴作詩﹐但對曹昂的武功﹐只是略有所聞﹐經過今晚一番交手﹐看來曹昂的武功亦不在自己之下。

楊虎收刀入鞘﹐欠身道﹕「曹公子﹐剛才兄弟一時不察﹐有所冒犯﹐真是罪過﹐罪過。」

曹昂亦收劍﹐從懷內拿出一個火摺﹐說道﹕「楊兄弟請別介懷﹐剛才我也是亂打一通呢。嗯﹐楊兄弟有燈籠嗎﹖」

楊虎拿起剛才掉下的燈籠﹐曹昂用火摺點著﹐說道﹕「看看這錦盒內的是甚麼物事。」

曹昂拿起地上錦盒﹐只見盒面繡著兩條鯉魚﹐鯉魚上下都有些奇怪文字。錦盒一打開﹐盒內物事發出一陣耀目藍光﹐楊曹兩人細心察看﹐原來盒內的是一條項鏈﹐鏈子是銀﹐鏈墜是金﹐約有兩寸直徑﹐成雙魚追逐之形﹐雙魚中間是一顆藍珠﹐最奇怪的是藍珠竟會發出藍光。

楊虎看得目瞪口呆﹐結結巴巴地道﹕「這……這想必是海洋之心了﹖真奇妙﹐怎麼會發光的……」

曹昂道﹕「嗯﹐這應該是傳說中的大秦國夜光璧﹐以前我都只聞其名﹐不相信天下間有如此奇怪物事﹐今晚一見﹐真的是大開眼界。對了﹐這是楊兄弟要找的物事嗎﹖」

楊虎點頭道﹕「對﹐這是董將軍的家傳之寶﹐是先帝所賜﹐先前被董卓強行索去﹐所以董將軍派我來找。曹公子怎麼會在這裡的﹖你不是跟曹太守一起逃回陳留了嗎﹖」

曹昂說道﹕「我原本和父親分別回到陳留﹐但父親起兵之後﹐他就派我潛回洛陽打探消息﹐伺機破壞董卓的行動。」

楊虎說道﹕「原來曹公子如此苦心﹐真是我大漢之幸。」心中對曹昂越加敬佩。

曹昂一拱手﹐說道﹕「楊兄弟過譽了﹐其實我也沒做過甚麼。」

楊虎說道﹕「曹公子請莫過謙。嗯﹐曹公子又是為甚麼來這裡呢﹖」

曹昂說道﹕「我也聽說過董卓搶走了海洋之心﹐這是董大小姐最喜愛的珍寶﹐所以我就來找找﹐看看找不找得到﹐想給她一個驚喜。」

楊虎聽罷﹐心中不覺間竟有一種異樣感覺﹐心裡想著﹕「對﹐曹公子把寶物送還給大小姐﹐是最好不過……我……我算甚麼呢﹖曹公子是最好不過……」心裡想著﹐不禁衝口而出道﹕「曹公子是最好不過。」

曹昂不解﹐奇道﹕「嗯﹖」

楊虎不禁臉紅耳赤﹐幸好黑夜之間曹昂也看不清楚﹐他連忙說道﹕「啊﹐我是說﹐不如請曹公子把寶物送還吧。」

曹昂說道﹕「這樣不好吧﹐你有差事在身﹐你還是拿寶物回去覆命吧。」

楊虎說道﹕「這……」曹昂不等他說完﹐把錦盒塞進楊虎懷中﹐說道﹕「別這個那個了﹐回去吧﹗」

兩人走出郿塢﹐取回馬匹﹐正要上馬﹐楊虎忽道﹕「你聽﹐這是甚麼聲音﹖」

兩人屏息靜氣﹐只聽西北遠處一陣「隆隆」輕響﹐隱隱覺得不妙﹐楊虎指著不遠處一個小山坡道﹕「上去看﹗」

楊曹二人飛身上馬﹐急急走到小山坡上﹐極目一望﹐登時嚇得魂不附體﹐曹昂驚道﹕「西涼兵﹗」

發表者: 懶蛇 Oct 28 2003, 06:44
楊虎傳(四)

從山坡上往下看﹐只見西北方遠處有一大隊騎兵﹐正向著長安殺去。官軍之中﹐只有幽、涼二州能夠有這麼多戰馬﹐這隊兵馬必是涼州兵無疑。

楊虎戰戰驚驚地道﹕「這……這是西涼兵嗎﹖他們竟敢再回來﹐難道……難道竟是要為董卓復仇﹖」

曹昂說道﹕「看來大有可能。董卓被誅後﹐卓將李傕、郭汜等曾請求大赦﹐但被王司徒拒絕﹐這樣做太絕了。今次大事不妙。」

楊虎急道﹕「這便如何是好﹖西涼兵馬勇冠天下﹐長安城又毫無防備﹐這……我們快趕回去﹐只要呂布將軍能夠及時應戰﹐應該可以應付得來的。」

曹昂點點頭﹐說道﹕「對﹐楊兄弟﹐我的馬快﹐你騎我的馬趕回去吧﹗」

楊虎猶豫道﹕「這怎麼行﹖我不能丟下曹公子你不管。」

曹昂說道﹕「不要緊﹐西涼兵要突襲長安﹐不是要抓我﹐只要我躲藏起來﹐應該會沒事的。你快回去吧﹐如果長安守得住﹐你我再在董將軍府相見﹐否則我會想辦法混出關外﹐請我父親入關。楊兄弟﹐長安合城軍民和董府上下的安危就靠你了﹐快走﹗」

楊虎心道﹕「不錯﹐不能讓董將軍和大小姐有事﹗」堅決地道﹕「好﹗曹公子﹐你一切小心﹐我去了﹗」

發表者: 懶蛇 Oct 28 2003, 06:46
楊虎傳(五)

楊虎騎著曹昂的快馬﹐自覺身旁境物不住往後倒退﹐不一會已到了長安城外。守城兵士都在喝酒賭錢﹐只看了他一眼﹐便讓他過去了。董卓雖已死了四天﹐但長安城內仍然到處張燈結彩﹐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仍然沉醉在喜慶之中﹐渾不知噩運之將至。

楊虎走過塞滿途人的街道﹐好容易到了董承府中﹐解下馬匹兵器﹐逕自走到內府門外﹐請下人通報求見董將軍。過了一會﹐下人通報說董將軍要楊虎到書房晉見。

到了書房之外﹐隔著窗紗隱若可見董承正在和兩名侍女喝酒嬉戲﹐楊虎有點不好意思﹐在門外朗聲道﹕「屬下楊虎求見將軍。」

只聽董承輕聲吩咐了幾聲﹐兩名侍女退下﹐說道﹕「進來吧。」

楊虎進了房內﹐躬身行禮﹐正要報告西涼兵馬一事﹐董承卻道﹕「楊虎﹐我叫你辦的事有結果了嗎﹖」

楊虎回答道﹕「是﹐屬下已經找到將軍所要的東西。」

董承一聽此言﹐一雙憊懶的眼睛忽地發出精光﹐急道﹕「真的嗎﹖快呈上﹗」

楊虎從懷中那出錦盒﹐雙手捧著﹐呈上給董承。董承接過錦盒﹐一打開﹐立即射出一陣藍光﹐把室內的燈光都蓋過了。董承只看得目瞪口呆﹐楊虎雖然先前已見過海洋之心之奇﹐也禁不住心中驚嘆。

海洋之心雖是董家之物﹐但一向由董太后收藏﹐董承也只是聽聞過。他家中雖然也有不少珍寶﹐但這樣稀奇的寶物卻一生也沒見過﹐禁不住道﹕「楊虎﹐你做得好……做得好啊……」

楊虎應道﹕「多謝將軍讚賞。將軍﹐剛才在城外……」

楊虎正要再說城外之事﹐董承驀地醒覺﹐只覺有些失儀﹐蓋起錦盒﹐咳了一聲﹐說道﹕「楊虎你幹得不錯﹐這裡沒你的事了﹐下去和其他兄弟喝酒去吧。」

楊虎急道﹕「可是……將軍……」

董承打了個呵欠﹐不耐煩地道﹕「下去吧﹐本將軍要歇息了。」

發表者: 懶蛇 Oct 29 2003, 05:52
楊虎傳(六)

董承拿著海洋之心的錦盒﹐逕自走進了內堂﹐楊虎獨個兒呆站在書房內﹐雖然心中焦急﹐卻不敢違逆董承的意思﹐心道﹕「將軍不想我打擾他﹐那怎麼辦﹖去看看兄弟們有甚麼辦法吧。」

楊虎走出內府﹐到了董承親兵的營房。他只是一個什長﹐手下只有九人﹐其實就和普通兵士沒多大分別。他和隊中其餘九人﹐可說是情同手足﹐平時起居飲食﹐都是在同一個營房。

楊虎回到自己營房之內﹐只見九位兄弟都和全城其他兵士一樣﹐喝得酩酊大醉。其中﹐趙鳳、錢龍、孫海、李山已然醉倒﹐文豹和周金則勉勉強強地在猜拳﹐吳銀、鄭銅、王鐵更不在營內﹐不知道去了哪裡鬼混。

楊虎大力地拍了幾掌﹐大聲說道﹕「兄弟們﹗別喝酒了﹐有大件事啊﹗」

周金打了一嗝﹐說道﹕「對啊虎哥﹐今天董將軍賞給全營兄弟很多美酒﹐今晚一定要喝完啊﹗」

孫海看來還沒完全醉倒﹐迷迷糊糊地道﹕「嗯……虎哥快來幫手……嗚……小孫敬你的……」說著左手向楊虎虛晃一下﹐好像遞酒杯給楊虎的模樣﹐可是手中卻沒拿著東西。

楊虎氣得快要瘋了﹐急道﹕「我是說正經的﹗城外有大軍殺來……」

文豹和楊虎最是要好﹐步履蹣跚地走上前﹐把右手搭在楊虎肩上﹐說道﹕「嗯虎哥……管他甚麼大軍小軍……這個長安城有呂布大將軍嘛……天下無敵啦……還有你和我﹐虎兄豹弟……怕誰啊……」

楊虎心道﹕「對﹐呂布將軍一定不怕西涼騎的。嗯﹐現在沒辦法了﹐只好這樣。」一把推開文豹﹐出了營房﹐逕往呂府走去。

呂府和董府都在城西﹐相距不遠﹐不一會已走到。現在呂布兵權在握﹐聲勢一時無兩﹐呂府也是城中最大的宅院﹐只比不上皇宮而已。楊虎請門前呂府家丁通報﹐說有緊急軍情要報告呂將軍﹐家丁見他只是個小兵﹐便喝令他離去﹐楊虎再多說幾聲﹐其中兩個家丁更把他亂棍轟出。

楊虎避過了家丁的亂棍﹐心道﹕「這些家丁是不會讓我進去的﹐這……」想到這裡﹐一咬牙﹐心道﹕「沒辦法﹐只好闖進去。就算拼了這條命﹐也要見到呂將軍。」

楊虎在附近街道繞了幾圈﹐走到呂府東則的一堵牆外﹐只見呂府的牆也是高人一等的﹐少說也有十二三尺高﹐楊虎心道﹕「聽說草莽之士有一種高來高去的輕功﹐應該可以跳過這堵牆吧﹐早知道我也去學一學。」

楊虎正自著急﹐忽地想到旁邊那條街有不少賣餛飩、燒餅的小販﹐靈機一動﹐立即走回去﹐走到兩個小販面前﹐說道﹕「嗯﹐兩位老兄﹐我需要你們幫忙。」

官軍一向都是橫行慣的﹐兩人冷汗直冒﹐以為又要破財了﹐其中一人低聲下氣地說道﹕「這位軍爺﹐小的都是沒有錢的﹐家裡有的都被董卓刮去了﹐請軍爺行行好吧﹐這些餛飩你喜歡的就拿去吧。」

楊虎不耐煩了﹐說道﹕「誰要你的錢﹖我要你們的擔挑﹗」

兩個小販面面相靦﹐對望一眼﹐真的不相信世上有此奇事﹐賣燒餅的說道﹕「可是小的怎樣拿這……」

賣餛飩的搶著說道﹕「是是是﹐隨軍爺的喜歡吧。」

楊虎接過兩人的擔挑﹐他也知道兩人回家的時候可是很不方便﹐心裡有些不好意思﹐便從懷中摸出些銀子﹐勉強只揍合到幾錢﹐交給兩人﹐說道﹕「這是給你們的﹐多謝了。」

兩人又是面面相靦﹐楊虎可不理會他們﹐走回呂府牆外﹐用佩刀在兩條擔挑的一端切出一個兩寸的小坑﹐一手拿著一條擔挑﹐對準小坑一拍﹐兩條擔挑立時合成了一條大擔挑﹐差不多有呂府的牆那麼高。楊虎把大擔挑比了一比﹐心道﹕「不管了﹐試試再說。」

楊虎走到離牆五十來步的地方﹐雙手挺著擔挑﹐深深吸一口氣﹐向著牆衝去﹐差不多離牆十來尺的時候﹐楊虎把擔挑在地上一撐﹐雙腿一彈﹐把前衝之力轉為上躍之力﹐擔挑像旗竿一樣直立起來﹐楊虎一翻身﹐雙手在擔挑頂端一推﹐便翻進了呂府牆內。楊虎心中正喜﹐忽地想到自己是由十二尺之高直摔下來﹐一轉念間﹐只聽「啪噠」一聲﹐已摔得死去活來。幸好楊虎摔下來的地方好像是沒人的角落﹐似乎沒有人發現他闖了進來。

楊虎雖然摔得痛極﹐但也沒忘了自己是在呂府之內﹐立即閃身在一座假山之後。到處一望﹐呂府內亭臺樓閣﹐假山流水﹐奇花異卉﹐比董府奢華不知多少倍。只見呂府中央有一座高樓﹐樓上燈火通明﹐而且不住傳出宴樂的聲音﹐心道﹕「看來呂布將軍是在那樓上飲宴。」

楊虎正要向那高樓走去﹐忽地身後一把女聲說道﹕「大膽小賊﹐竟敢來呂府偷竊﹖」

發表者: 懶蛇 Oct 30 2003, 05:09
楊虎傳(七)

楊虎聞言大吃一驚﹐想不到還是給人發現了。轉過身來﹐只見說話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相貌長得甚美﹐身穿一件淡紅色綢鍛﹐頭上綁著兩個小髮髻﹐左邊髮髻上繫著一個金鳳髮飾﹐金鳳雙眼閃閃發亮﹐不知是甚麼寶石所造。楊虎心道﹕「想不到呂府的婢女也穿得如此考究。」

楊虎心想自己既然已被發現﹐倒不如大方一點﹐雙手一抱拳﹐說道﹕「小的乃是守城官兵﹐現有緊急軍情要向呂將軍報告﹐煩請姑娘通傳一聲。」

那女孩雖見楊虎穿著軍服﹐可是看著他腰間佩刀﹐便厲聲喝道﹕「你帶刀偷進本府﹐分明不懷好意﹐還想砌詞狡辯﹖」

楊虎急道﹕「姑娘﹐這……」那女孩心道﹕「平時父親教的武功都沒得好用﹐正好拿這個人來試招。」不讓楊虎說話﹐喝道﹕「小賊﹗看腿﹗」左腿一晃﹐右腿踢向楊虎腰間﹐出腿之快竟不遜色於鬚眉男子。

楊虎剛才已吃過呂府家丁亂棍的苦頭﹐想不到這個婢女又好沒來由的惡招相向﹐真不明白為甚麼呂府的下人都是這麼無理。當下左臂一沉﹐往女孩腿招一格﹐豈料腿招乃是虛招﹐女孩袍袖一拂﹐左拳從不可思擬的方位擊出﹐結結實實打在楊虎肚腹﹐楊虎眉頭一皺﹐心道﹕「呂布將軍真不愧是武神﹐連府中一個婢女﹐武功也如此之高。」

可是那女孩始終是女孩﹐這一拳雖中要害﹐可是臂力既小﹐楊虎又皮粗肉厚﹐也不覺得怎樣。一招既過﹐女孩也知道自己的臂力不可能傷到對方﹐心道﹕「要用腿招對付他﹐再不然就插他眼鼻。」

楊虎中了一拳﹐卻沒有甚麼痛楚﹐心想你一個小女孩又怎能傷得到我。正想再說話﹐女孩二話不說又是一腿踢至﹐這次楊虎左臂擋格之餘﹐亦聚勁於右臂防她後著﹐豈料女孩右腿轉踢為踏﹐左腿橫掃﹐踢向楊虎足脛﹐楊虎急忙退後三步﹐只險險避過了這一招。

女孩得著上風﹐更是絲毫不留情﹐左肘搥向楊虎胸口﹐楊虎不禁有些火了﹐心道﹕「欺人太甚了﹗先打倒你再說。」但對方始終是女孩﹐出招仍留有餘地﹐當下右掌托向女孩左肘﹐左掌虛擊女孩下顎﹐希望女孩會愛惜面容﹐知難而退。

豈料女孩不退反進﹐收起左肘﹐竟往楊虎胸膛靠去﹐楊虎臉上一熱﹐急忙退後兩步﹐女孩身形一轉﹐右腿一勾﹐而把楊虎勾跌在地。女孩拍手笑道﹕「哇哈哈﹐小狗跌個四腳朝天﹗」

楊虎在地上翻了兩翻﹐一個蜈蚣彈﹐站起身來﹐心中大怒﹐喝道﹕「姑娘你太過份了﹐我也要你四腳朝天﹗」右腿掃向女孩左足﹐女孩往右一避﹐楊虎左拳打向女孩臉孔﹐女孩頭一低﹐右腳同時踢出﹐楊虎左臂下擋﹐女孩左腿竟然飛腿踢出﹐楊虎急忙用右臂擋格﹐豈料女孩雙腿都是虛招﹐人在半空﹐右手伸出食中二指﹐插向楊虎眼睛﹗楊虎驚叫﹕「哇啊﹗」要躲避已來不及﹐只好低下頭以天靈蓋硬接女孩手
指﹗

女孩想不到楊虎有此一著﹐生怕自己指力不足﹐插在對方天靈蓋上可能反傷了自己﹐右手急忙轉指為掌﹐在楊虎天靈蓋上一按﹐借力彈開。楊虎暗嘆好險﹐轉念一想﹐自己身上已中了女孩三招﹐卻連對方衣袖也沾不到﹐心道﹕「你不過手腳靈便﹐哼﹐我就算硬吃你幾招也要讓你好看。」

此時女孩又飛腿踢至﹐楊虎咬一咬牙﹐竟然不閃不避、不擋不格﹐以胸口硬接女孩的飛腿。女孩這一招只是虛招﹐往後還有六七式變招﹐可是她想不到楊虎竟站著不動﹐一愕間﹐只聽「砰」的一聲﹐女孩已踢中楊虎胸口﹐楊虎強忍痛楚﹐雙手抱著女孩右腿向下一摔﹐把女孩摔倒在地。楊虎哈哈大笑﹐說道﹕「嘿嘿嘿﹐你這叫狗吃屎﹗」

女孩雙手在地上一撐﹐一個鯉魚翻身﹐已站直身子﹐楊虎見她身手如此矯捷﹐連自己一個大男人也自愧不如﹐心裡不禁喝一聲采。女孩拍拍身上塵土﹐罵道﹕「狗口長不出象牙﹗」正要再上﹐忽地旁邊一把女聲說道﹕「姊姊﹐發生甚麼事了﹖」

楊虎暗暗叫苦﹐心道﹕「糟了﹐又來一個這樣的婢女﹐我楊虎真是禍不單行。」

--------------------------------------------------------------------------------

嗯﹐大家可以給少少意見嗎﹖ wub.gif tongue.gif biggrin.gif

發表者: •天地志狼• Oct 30 2003, 07:39
(一)
<b>合</b>城百姓都在慶祝

全城

(四)
楊虎<b>戰戰驚驚</b<地道

戰戰兢兢

(七)
左拳從<b>不可思擬</b>的方位擊出

不可思議


我覺得楊兄你在抽寫楊虎和董承的關係時可以再深入一點
就目前來看我覺得楊虎不太值得去為董承付出那麼多呢…

嘿~那個小女孩,不用說一定是少女老嘿吧…哇哈哈
想起少女老嘿和少男老介打,不知誰勝誰負~呵呵

發表者: 懶蛇 Oct 30 2003, 14:46
QUOTE (•天地志狼• @ Oct 30 2003, 02:39 AM)
我覺得楊兄你在抽寫楊虎和董承的關係時可以再深入一點
就目前來看我覺得楊虎不太值得去為董承付出那麼多呢…

嘿~那個小女孩,不用說一定是少女老嘿吧…哇哈哈
想起少女老嘿和少男老介打,不知誰勝誰負~呵呵

謝謝狼兄的意見。 biggrin.gif 或者我在寫長安之亂前先修改一下解釋楊虎和董承的關係。不過......打完再說。 laugh.gif

那個小女孩嘛......嘿嘿嘿﹐你看她這麼橫蠻都知道是 tongue.gif ......(逃啊..........)

對了﹐我叫懶蛇啊......怎麼大家都叫我楊兄的﹖ huh.gif

發表者: 懶蛇 Oct 30 2003, 15:56
之前不是說好了﹐呂布的女兒不是貂蟬所生﹐是正室嚴氏生的嗎﹖

四國開場的時後呂布剛剛被殺(197年)﹐呂輕顰大概18歲﹐董卓死的時候是193年﹐呂輕顰大概是十二三歲吧﹖如果呂布和貂蟬在董卓死後才有關係﹐那麼呂布被殺時兩人的兒女最大不過3歲﹐所以之前不是說過呂輕顰、呂靜瑜不是貂蟬所生嗎﹖

發表者: 王聰明 Oct 30 2003, 16:12
http://hk.geocities.com/ken_kenyu/story_12.htm


QUOTE
曹操聽後大笑道:「奉孝之計,可謂妙絕,我當即修書給劉璋和張魯。」正欲下筆,忽有人報荀攸於許昌有緊急信件,曹操一看,低頭無語,眾人見曹操面色沉重,夏侯惇急問:「丞相,許都發生甚麼事?」
曹操嘆道:「荀攸來信,說貂嬋病危…藥石無靈,欲於臨終前見一見靖瑜…向我請示…」
眾人頓時放心下來,但張遼一聽此消息欲是大吃一驚,正想上前請求曹操答允,郭嘉道:「那丞相打算如何?」
曹操道:「若給她們見面,豈不是給她知道自己的身世?成就大事者,不能有婦人之仁,就告訴貂嬋,她的兩個女兒早就死於戰場之上吧…」
張遼一聽,本來欲向貂嬋求情的說話,頓時不敢說出來,曹操續道:「這件事就由張遼去辦吧,文遠和貂嬋有故主之情,由他說出口貂嬋才會相信。」
張遼一聽,登時心生一計,便上前道:「末將領命,現在就趕回許都。」
曹操道:「嗯,順便去看看曹靖瑜有何反應,自從上次回來,就一直躲在丞相府中,你去看看她到底發生甚麼事,早去早回。」張遼領命後,遂連夜奔回許昌。

自上次曹靖瑜於張遼口中得知身世後,便終日閉門不出。張遼返回許昌後,當夜便立即趕到丞相府找曹靖瑜。
曹靖瑜見到張遼,只是冷冷道:「張將軍找我有甚麼事?」
張遼急道:「快換上這件士兵服,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曹靖瑜頭也不回道:「你走吧,我甚麼人也不想見…」
張遼見曹靖瑜對他不理不睬,只好道:「我帶你去見夫人…即是…貂嬋…夫人如今病重,你再不跟我去見就沒有機會了…」
曹靖瑜一聽,心頭一震,急回頭道:「我娘親不是死了嗎?你別胡說八道的騙我!」
張遼道:「我何時說過夫人死了?夫人自城破之後,被丞相軟禁於丞相府地下密室之中,終日鬱鬱寡歡,如今病危,太醫束手無策,只希望能見二小姐一面…」
張遼話未說完,曹靖瑜已經拿走衣服換上。張遼便吩咐曹靖瑜扮作其近身護衛。二人接著面見荀攸,荀攸便帶他們到密室。
走到房間門外,荀攸道:「這裡就是貂嬋的房間了,丞相吩咐在下,每次只可一人入內。」
張遼道:「那…那末將先行入內吧…」
荀攸嘆道:「為子女者欲見父母,此乃人之本性,將軍還是在門外守著吧…」
二人聽得荀攸之言,大吃一驚,荀攸道:「在下和將軍很久沒有詳談了,將軍要不要和在下把酒言歡?」
張遼一聽,已知荀攸有意讓曹靖瑜單獨入內面見貂嬋,便笑道:「好!」
曹靖瑜感激道:「此恩此德…無以為報…」
荀攸和張遼只是報以一笑,曹靖瑜此時推門入內,房間內擺設殘舊,堂上除了一桌﹐此外便無他物,此時忽聽一柔弱的聲音道:「是荀大人嗎?」
曹靖瑜回頭一看,只見床上睡著白衫女子,眉目如畫,雖帶病病容,但仍不感清麗脫俗之氣,不是貂嬋是誰?曹瑜靖一見,只感到似曾相識,貂嬋續道:「咳…荀大人…是…是不是曹丞相不允我見香香…其實…其實我也知道曹丞相不會答允的…不過就算香香和顰兒來了…我也見不著…只求可以聽一聽她們的聲音…也就心滿意足了…」
曹靖瑜這時已淚流滿面,貂嬋含淚道:「荀大人…這些年來多得你照顧…我這個沒用之人…本應隨奉先於九泉之下…但我天天朝思夜想…以淚洗面…也只是想見一見我兩個女兒最後一面…哭得眼睛也哭壞了…要不是荀大人可憐…天天命人照顧飲食…恐怕也撐不到今天…如今只希望荀大人能在我死後…葬於奉先墓旁…我也心滿意足了…」
曹靖瑜已忍不住放聲大哭,貂嬋一聽,認得聲音,立即撐著身子起床激動問道:「香香…是不是香香…」曹靖瑜走到床邊扶著貂嬋嗚咽道:「我是香香…娘…香香來見你了…是文遠將軍和荀大人偷偷放我進來的…」
貂嬋用手溫柔的觸摸著曹靖瑜的臉,憑手中感覺,慢慢替曹靖瑜擦去淚水,貂嬋柔聲安慰道:「傻孩子…別哭…能聽到你的聲音…娘天天也昐望你來見我,如今雖然看不見,但聽到你的聲音…我也心滿意足了…可惜…可惜還是不能聽到顰兒的聲音…」
曹靖瑜想起自己上次刺傷傲輕顰,至今生死未卜,哭得更加厲害了,貂嬋見曹靖瑜哭得更厲害,輕撫著曹靖瑜的臉,哽嚥著道:「香香…我知道你記掛著姐姐,娘也很想她…很想很想她…還記得你們小時侯…每次哭的時…娘都會唱歌給你們聽…你們一聽這首歌,就不哭了…娘再唱一次你聽…你還記得那首歌嗎?」說著說著,便哼起歌曲來,溫柔歌聲之中雖然帶著淒美的感覺,但聽在曹靖瑜心裡,卻比起任何歌聲來得動聽,腦中泛起絲絲記憶,聽著聽著,彷彿兒時的記憶就發生在眼前,只聽得曹靖瑜淚水簌簌而下,未幾,歌聲轉催柔弱,慢慢的歸於平靜,有如流水遠去,最後寂然無聲…



怎麼看,貂蟬都比較像她們的娘XDD..

發表者: 嘿嘿嘿 Oct 30 2003, 16:23
其實之前我曾經唸過輕顰和靖瑜都是貂蟬所生,不過輕顰的爹是董卓,靖瑜的爹是呂布....

不過最後放棄,因為唔想同自己過唔去

發表者: 懶蛇 Oct 30 2003, 16:34
怎樣解釋貂蟬和呂布(董卓)相識5年會有一個18歲、一個15歲的女兒﹖

發表者: •天地志狼• Oct 30 2003, 23:57
如果解釋成貂蟬一早已和呂布有關係
而貂蟬送進去用連環計是王允和呂布合謀的話…

嘿~不過好像把呂布當成"送老婆給人家玩"的"姑爺仔"似的~呵
但我想這樣會較合理吧?(我指在兩呂的年歲方面)

發表者: 懶蛇 Oct 31 2003, 01:27
QUOTE (•天地志狼• @ Oct 30 2003, 06:57 PM)
如果解釋成貂蟬一早已和呂布有關係
而貂蟬送進去用連環計是王允和呂布合謀的話…

嘿~不過好像把呂布當成"送老婆給人家玩"的"姑爺仔"似的~呵
但我想這樣會較合理吧?(我指在兩呂的年歲方面)

嗯﹐這樣說的話﹐年齡方面可以說得過去﹐可是...... rolleyes.gif

1:呂輕顰出生年份約為180年﹐黃巾之亂是184年﹐董卓入京是189年。

2:呂布是山西人﹐貂蟬和王允都在洛陽﹐董卓是西涼軍閥﹐180年的時候三人相隔蠻遠的。 rolleyes.gif

3:演義中王允獻貂蟬的時候(192年)貂蟬約16歲﹐算她18好了﹐180年的時候貂蟬6歲......能生小孩嗎﹖ ohmy.gif

4:好﹐就算貂蟬180年16歲生育﹐192年便28歲了﹐老董會不會要一個年近30的婦人﹖

5:好﹐就算老董喜歡年紀大一點的女人﹐那如果王允送一個和其他男人有過一手﹐連孩子都十多歲的女人給老董......王允會有甚麼後果呢...... smile.gif

發表者: Phoenix@南海 Oct 31 2003, 01:51
呂布是五原(內蒙)人........ tongue.gif

D名好正.....八家姓....又銅又鐵.....父母一起生的嗎?!改名都一起改了 biggrin.gif

↑拿!作故事就不必拘泥於歷史,年齡這事不必深究.你看金庸把歷史中十多歲的鄭二寫到廿幾都有啦.

發表者: 懶蛇 Oct 31 2003, 02:18
呵呵......名字起得這麼隨便的......下場當然是......嘿嘿嘿...... ph34r.gif

有關呂氏姊妹的身世問題﹐對我是沒甚麼影響的﹐因為她們沒甚麼戲份......呵呵......(逃啊......)

發表者: 懶蛇 Oct 31 2003, 03:40
楊虎傳(八)

說話的又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身穿海藍色綢段﹐腰繫暗紅色絲帶﹐臉上比紅衣女孩少了幾分英氣﹐卻比紅衣女孩更美。她身後還跟著兩個年紀更小的女孩﹐她們的衣著卻普通得多了。只見那兩個小女孩對紅衣女孩福了一福﹐恭恭敬敬地說道﹕「大小姐。」

楊虎一聽此言﹐嚇得差點連下巴也掉下來﹐結結巴巴地說道﹕「甚麼﹖你……你……」

紅衣女孩雙手叉腰﹐趾高氣揚地說道﹕「甚麼你你我我的﹖呂溫侯就是我的父親﹐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這裡的呂大小姐輕顰便是。這個是我的好姊妹趙希。」

紅衣女孩正是呂布長女呂輕顰。這晚呂布在府中宴會張遼、高順等部將﹐義妹趙希和妹子靜瑜又嚷著後母貂蟬要唱曲子﹐呂輕顰生性好動﹐正是悶得發慌﹐便一個人隨便在府中走動。恰巧碰見楊虎越牆而至﹐心想正好拿他來做練功沙包﹐便和楊虎打起架來。

楊虎一聽此言﹐雙膝一軟﹐跪了下來﹐說道﹕「大小姐有怪莫怪﹐剛才小的有所不知﹐才多有冒犯……」

呂輕顰哼了一聲﹐說道﹕「你帶刀夜闖本府﹐還不夠冒犯嗎﹖」

楊虎說道﹕「小的真的有十萬火急的軍情﹐在門外又被阻﹐才……才……」

呂輕顰正想再說﹐趙希卻道﹕「姊姊﹐你看他身穿軍服﹐剛才和你交手也一直沒拔刀啊﹐我想他是沒惡意的。不如聽聽他有甚麼軍情再說吧﹖」

呂輕顰想想也是﹐可是要她認錯真是比登天更難﹐只聽她說道﹕「趙大小姐要你說軍情﹐你好好的說﹐說得不好的話……嘿嘿嘿……」

楊虎心想你是呂布女兒﹐也許可以傳話給呂布﹐當下說道﹕「小的剛才從城外回來﹐看見……看見西涼兵馬正漫山遍野的殺向長安城﹗」

楊虎此言一出﹐呂輕顰立即碰腹大笑﹐笑得楊虎臉紅耳赤﹐呂輕顰笑道﹕「西涼兵馬﹖李傕郭汜算甚麼﹖我父親一個指頭也捏死他們了﹗哇哈哈……」

趙希見呂輕顰笑得楊虎大窘﹐柔聲說道﹕「這位兵大哥﹐就算有甚麼外敵到來﹐也會有鳴鑼鋒火的。我看你是來討賞的吧﹐這幾天來討賞的可真不少。等一下我叫下人給你些銀子……」

楊虎見呂趙二女都不信自己所言﹐急得快要瘋了﹐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我不是來要錢的﹗城外真的有大批軍馬殺來呀﹗」

呂輕顰有點氣了﹐說道﹕「你要賞錢也不用編故事呀。」

楊虎急道﹕「兩位小姐要是不信﹐請讓小的報告呂將軍好嗎﹖」

呂輕顰不屑道﹕「你是甚麼身份﹖有甚麼資格見我父親啊﹖」

楊虎實在怒不可遏﹐緊握雙拳﹐說道﹕「你們真的不讓我見呂將軍﹖」

趙希看見楊虎那凶巴巴的樣子﹐不禁有些害怕﹐說道﹕「這位大哥別氣﹐你想要多少賞錢……」

楊虎不讓她說完﹐搶著道﹕「我就算窮也不要你的錢﹗等一下西涼大軍殺進城來﹐大家在黃泉再見吧﹗」

呂輕顰自出生以來﹐從來沒有人這樣對她大聲說話﹐拉著趙希的手﹐怒道﹕「小希我們回去吧﹗他不要錢就算了。」

呂趙二女正要離去﹐楊虎忽道﹕「先別走。」

呂輕顰怒道﹕「怎麼﹖想打架嗎﹖」

楊虎說道﹕「你呂府的牆那麼高﹐你們不帶我走出去﹐我怎麼跳得出去呀……」

發表者: 懶蛇 Nov 3 2003, 05:35
楊虎傳(九)

長安白虎門城樓。

楊虎雖然不是當值守門兵士﹐可是長安城內個個醉得一團糟﹐也沒有人阻止他上來。

郿塢附近發現西涼兵馬﹐快馬趕回長安城﹐見董承﹐會兄弟﹐闖呂府……差不多一個時辰了吧。

聽說西涼兵馬是天下精銳﹐個個都是打過羌戰的勁卒。長安城內連守門兵士都在呼么喝六﹐巡哨兵士也不見得在城外……剛才進城的時候﹐城門還是半開的。

就算呂布武功再高又怎樣﹖敵兵殺進城內﹐任你武功再高﹐最多只能全身而退而已。

楊虎看著城西的一片漆黑﹐他的心也是一片漆黑。

「難道……呂布將軍已有應對之策﹖」

不會﹐就剛才所見﹐敵兵最少有八萬以上﹐長安城內守兵不足四萬﹐絕不可以這樣毫無防備。

「難道……剛才我和曹公子都看錯了﹖」

不會﹐絕對不會……因為城西的一片「漆黑」正在蠕蠕而動。

楊虎睜大眼睛看﹐只見那一片「漆黑」之中似乎有塵土飛揚。

「是真的……到了﹗」

敵人快到了﹐城中還是處處笙歌﹐楊虎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他想喚醒全城的人﹐但怎麼做得到﹖

忽地﹐他心中閃過一句話。

「這位兵大哥﹐就算有甚麼外敵到來﹐也會有鳴鑼鋒火的……」

楊虎看著左邊的鋒火臺﹐臺下的大銅鑼﹐心道﹕「擅點鋒火是死罪……沒法了。」

長安城牆上共有八個鋒火臺﹐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有兵士把守﹐可是楊虎身邊這個的守兵竟然去了鬼混。楊虎衝上了鋒火臺﹐拿起臺上的火把﹐一咬牙﹐丟進去火壇之中﹐火壇上登時起了一個大火﹐之後走到鋒火臺下﹐猛力敲打大銅鑼﹐「噹噹」之聲響遍了全城﹗

「是誰﹗是誰擅點鋒火﹗給我拉去砍了﹗」

「校尉你看﹐那邊一點點的是甚麼光﹖」

「對啊﹐怎麼會有些悶響的﹖」

「嗯﹖這……這是……哇呀﹗騎兵呀﹗」

銅鑼嚮了不久﹐城內已開始騷動﹐守門兵士也開始有反應﹐楊虎差點而喜極而泣﹐心道﹕「成功了﹐成功了﹗我也應該趕回兵營去……」

==================================================

星期五六晚休息﹐星期日晚好懶﹐寫住少少先。 happy.gif

發表者: 武襄 Nov 3 2003, 11:54
其實呂氏姐妹母親問題~我也有想過~因為垵照年齡去計算不太可能是貂嬋所生~不過因為劇情關係~所以呂布的那個正室我不加上去了~貂嬋變了她們的後母也並無不妥吧~反正都是由她照顧

發表者: 懶蛇 Nov 4 2003, 06:38
楊虎傳(十)

「噹﹗噹﹗噹﹗噹﹗……」

長安城牆上各個鋒火臺﹐都已全部點亮﹐鳴鑼警報響遍了全城。今晚呂布正在府中大宴諸將和一些朝中大臣﹐警報一響﹐文臣個個掉盃失箸﹐武將也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全都惶恐非常。

席中只有三個人與眾不同﹕下首第三席﹐一將滿臉虬髯﹐濃眉大眼﹐肌肉盤根錯節﹐臉上有兩道刀疤﹐正是高順﹔下首第二席﹐一將眉清目秀﹐留著三略短鬍﹐雙目炯炯有神﹐個子比高順還要高半個頭﹐正是張遼﹔二人都是處變不驚﹐冷靜地正視著主席﹐等待軍令。

而主席上者﹐更是有非凡氣概。只見他臉如冠玉﹐器宇軒昂﹐雙眼狂傲而堅定﹐脣上放著不可一世、目空天下的冷笑。他漫不經心地乾了盃中瓊漿﹐緩緩地把酒盃放在桌上﹐完全沒把鳴鑼警報當作一會事。好一個泰山崩於前而不倒的氣概﹗好一個英雄無敵的人中呂布﹗

呂布緩緩地站了起來﹐冷笑道﹕「李傕郭汜兩個無知小兒﹐竟然真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嘿嘿嘿……」

張遼也站起身來﹐躬身道﹕「將軍﹐現下我等該怎麼辦﹖」

呂布朗聲說道﹕「張遼高順隨我迎敵﹐諸公請各自回府﹐恕本將不送了。」

呂張高三人都是百戰之將﹐不一會已全身披掛﹐在西門城樓會齊。三人到了城樓之時﹐西涼兵已經殺到城下﹐準備攻城。一員裨將報告﹕「稟將軍﹐董賊餘孽李傕正攻打西門﹐張濟攻打南門﹐樊稠攻打北門﹐請將軍示下。」

呂布哼了一聲﹐說道﹕「都是無知小兒﹗張遼領兵一萬去南門督戰﹐高順領兵一萬去北門督戰﹐點兩萬兵士隨我出城迎擊李傕﹗」

※※※※※※※※※※※※※※※※※※※※※※※※※※※※※※

楊虎回到了營中﹐九個兄弟終於到齊﹐只見他們個個亂成一團﹐文豹拉著楊虎的衣袖﹐驚道﹕「虎哥﹐這真的是西涼兵嗎﹖」

楊虎說道﹕「我不是說過了嗎﹖沒一個人信我……」

孫海說道﹕「哇呀﹗我還沒想死呀﹗怎麼辦怎麼辦……」

楊虎大聲道﹕「大家別吵﹗長安城有呂布將軍在﹐不會有事的﹗我們被卓賊帶來這裡﹐不是也活下來了嗎﹖大家快準備好兵器軍服﹐隨時聽令﹗」董承也姓董﹐帳下兵將都叫董卓做卓賊。

眾人正準備間﹐一個傳訊兵走來說道﹕「董將軍有令﹐校尉羅達部下速到北門助高順將軍守城﹗」楊虎只是一個什長﹐他的部隊歸校尉羅達管轄。

※※※※※※※※※※※※※※※※※※※※※※※※※※※※※※

長安乃是舊漢故都﹐城池險峻﹐一般雲梯、土堆等衝上城牆之法跟本不能奏效﹐只有強攻城門一途。西門之外﹐李傕的部隊分成三部﹐弓弩手和城上守兵對射﹐掩護著以土堆填塞護城河的步卒﹐可是有一半兵力皆是騎兵﹐在李傕身旁守護著。激戰間﹐只見西門忽地放下吊橋﹐城門大開﹐一軍出陣﹐為首大將﹐頭帶雁翎紫金冠﹐體挂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連環鎧﹐手執獨刃方天戟﹐胯下嘶風赤兔馬﹐正是﹕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

最後一段呂布的描寫很明顯是老抄的。 laugh.gif

發表者: 懶蛇 Feb 21 2004, 07:01
(對不起﹐久違了。看見武兄寫得起勁﹐我也要加把勁了。我的計劃中是會寫到早期的天地會﹐所以我要趕快些。要追上武兄才行。 tongue.gif )

楊虎傳(十一)

西門外的步卒和弓弩手﹐一見呂布出陣﹐立即嚇得作鳥獸散﹐呂布冷笑道﹕「李傕﹐這種老弱殘兵也見得人的嗎﹖」

李傕也是冷汗直冒﹐勉強地哼了一聲﹐說道﹕「廢話少說﹐來一決高下吧﹗」

呂布冷笑一聲﹐雙腿一挾﹐座下神駒立即如一條火線直衝向李傕﹐銀戟一晃﹐直刺李傕咽喉﹐李傕舉刀勉強一擋﹐雖然擋下了這致命一擊﹐但也震得虎口劇痛。呂布不等招式使老﹐戟尖往下一壓﹐壓下李傕的刀﹐左手反握戟身﹐竟以戟尾橫掃李傕臉門﹗呂布出招既快且狠﹐加上赤兔疾馳之力﹐被這一戟掃中非爆頭慘死不可﹗

好個李傕﹐始終是羌戰中的百戰之將﹐武功騎術亦非等閒﹐右手撤刀﹐右足離蹬﹐左手抓著馬鞍﹐整個人向左伏下﹐險險避過這一招﹐待呂布衝過後﹐一翻身﹐又穩穩騎在馬上﹐「嚓」的一聲拔出腰間佩劍。

李傕雖然避過呂布連環兩擊﹐但已經失去大刀﹐狼狽不堪﹐呂布正要使一招回馬戟結果了他﹐驀地驚覺四週都是西涼騎兵﹗原來剛才赤兔馬出陣一衝﹐已經把呂布本步兵馬遠遠拋在後面﹐自己已是身入重圍。但呂布自恃勇力﹐一瞬間已回復戰意﹐暴喝一聲﹐銀戟一掃﹐已有三員裨將身首異處。

李傕躲在兵將之後﹐只見一眾西涼騎兵連向呂布出招的機會也沒有就已畢命﹐而呂布的兵士亦已掩殺上來﹐急急下令﹕「西涼兵快退﹗」

李傕後軍勉力擋著呂布﹐向西撤退﹐呂布哼了一聲﹐道﹕「李賊那裡逃﹗眾軍隨我追﹗」

李傕軍且戰且退﹐來到一個山坳﹐忽地北面一軍殺出﹐為首一將道﹕「郭汜在此﹗呂布小兒快下馬授首﹗」

呂布見郭汜來戰﹐放走李傕﹐揮軍和郭汜軍交戰﹐不一會﹐郭汜軍已支持不住﹐郭汜急道﹕「快退﹗快退﹗」

呂布正欲追趕﹐卻見李傕軍竟繞到南邊殺出﹐呂布怒道﹕「今日不斬李郭二賊﹐誓不回軍﹗」

呂李二軍接戰不久﹐忽地一員兵士急報﹕「將軍﹐長安城內火光衝天﹐賊兵已進城了﹗」呂布一聽大驚﹐向西一看﹐只見長安一片大火﹐驚道﹕「不好﹗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李傕大喝道﹕「郭將軍此時不出﹐更待何時﹗」郭汜軍又從北面殺出﹐大笑道﹕「呂布小兒中計矣﹗快快受死﹗」

李郭二軍一會合﹐把呂布軍包圍著﹐呂布軍因為長安城破﹐士無戰意﹐漸漸支持不住……

發表者: 懶蛇 Apr 14 2004, 03:03
楊虎傳(十二)

楊虎和手下兵士﹐在北門城牆上把守﹐或拋石﹐或射箭﹐或搬運矢石。城下西涼兵則分成數批﹐弓弩手射向城上﹐掩護城下填壕撞門的兵士﹐另有一部騎兵護衛著樊稠。戰鬥正酣﹐忽地城上一道聲音道﹕「城下的可是樊稠將軍麼﹖」

這道聲音洪亮已極﹐大戰殺聲竟也掩之不住﹐就如在每個將士身旁說一般﹐說話之人內力可謂強橫。楊虎不禁往說話之人一看﹐只見他身披鐵甲﹐滿臉?髯﹐一副粗獷悍將之相﹐心道﹕「這應該就是高順將軍﹗原來他也會那個內功的。」

城下西涼軍中一將道﹕「正是樊某﹗高順將軍快開門吧﹗」此將的聲音可不比高順﹐只是僅僅可聞而已。

高順答道﹕「別廢話﹗你我同是涼州人﹐何故相攻﹗」

樊稠道﹕「大家同是涼州人﹐但呂賊是并州人﹗你不幫太師報仇﹐卻來助賊﹗」

高順道﹕「董賊弒君逼君﹐天下同誅﹗你我道不同﹐刀口上見真章吧﹗」

楊虎跪在女牆之後﹐和文豹、趙鳳、孫海一起城下放箭。城上木石丟下﹐城下便是一大堆血肉糢糊﹐而箭如雨下﹐被射成刺蝟般的更是不計其數﹐城上也有不少兵士被城下弓弩手射死。

楊虎一箭一箭射向城下﹐也不知道每一箭是射向甚麼地方。當年袁紹誅宦官﹐聽說不少人被砍成肉泥﹐就像剛被巨石砸中的人嗎﹖

「勒—」又是一弓拉滿。

「颯—」又是一箭放出。

「呀—」又是一人倒下。

「砰—」倒下的是離楊虎不遠的一個守城兵士。

「去—」兵士的屍體被丟下城去。兵凶戰危﹐屍體也是一塊擂木﹗

「下一個會是我嗎......」當年董卓徹軍長安﹐西涼兵沿途姦淫擄掠﹐男的殺﹐女的先姦後殺﹐殺了也是這樣丟下坑去。城上不少守軍﹐原本不也是西涼兵嗎﹖

楊虎沒有再想下去。兵﹐一定要服從軍令。他是兵。

「勒—」又是一弓拉滿。

「颯—」又是一箭放出。

「呀—」又是一人倒下。

「虎哥—」倒下的是楊虎旁邊的文豹﹗

「豹﹗你怎樣了﹖」

「虎哥﹐我不行了﹐太......太可怕了......」文豹比楊虎年小﹐膽子亦不大﹐對楊虎頗為依賴﹐當成是大哥一樣。

今日一戰﹐是楊虎從軍以來所未見﹐不但矢石能殺人﹐就是戰場上的殺氣亦令人透不過氣來﹐心想也難怪文豹受不住。此時李山、王鐵剛好丟下一塊巨石﹐看看校尉羅達不在近處﹐便說道﹕「李山、王鐵﹐來接替我們。」

楊虎把弓箭交給李王二人﹐一把拉起文豹﹐說道﹕「來吧﹐我們去搬木石﹐就不會看到城下了。」

楊文二人剛轉身﹐忽地身後兩聲慘叫﹐接著「砰砰」兩聲﹐兩人回頭一看﹐只見李山王鐵身著多箭﹐活不成了。楊虎呆了——

「是我......只是我的一句話......死的原本是我.......」

楊虎跪在李王二人的屍身前﹐雙手猛抓自己的頭盔﹐不敢相信自己的一句話﹐便令兩個出生入死的兄弟成了自己的替死鬼。

忽地一道破鈸般的聲音道﹕「你兩個在做甚麼﹗快把屍體丟下去﹗」

楊虎心煩極了﹐抬頭大聲道﹕「你說甚麼﹗」現在才發現那是上司羅達﹗

羅達不耐煩了﹕「你是誰﹗這是軍令﹗」

軍令......兵﹐一定要服從軍令。楊虎是兵。但﹐那是兄弟呀。怎能把兄弟當成木石﹖兄弟......還是軍令﹖

Powered by Invision Power Board (http://www.invisionboard.com)
© Invision Power Services (http://www.invisionpow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