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模式主題
按這裡檢視本主題的原始格式
香港三國論壇 > 天水城 > 一起愉快的上法律課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Jul 17 2015, 08:13
最近有點冷清了,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法庭的事。可能有點悶,但說不定哪天會有用。即使是守法良民,都有機會某日成為原告人。我將盡量說得簡單易明,應該以甚麼開始好呢‥

「答辯」
它是一個讓被告向法官表示認罪,或不認罪的程序。如果被告選擇認罪,案件就無須進入審訊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一名認罪的被告免去了繁複的審訊,節省了法庭的時間。法官有理由相信一名認罪的被告有真誠的悔意。認罪是最大的求情理由,被告可以因此獲得三分之一的量刑折扣。例如一年監禁改為八個月監禁;三十萬罰款改為二十萬罰款。除此之外,辯方律師亦會為被告求情(這是另一課題,日後再詳述)。至於經審訊後被定罪的人,將不會得到三分之一的量刑折扣。在答辯進行之前,法官會確認被告知曉以上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法官不會遊說被告認罪,他只是讓被告知道自己的權利,以便在答辯前作出完整的考慮。當被告選擇不認罪,案件將要進入審訊程序。審訊日期由法官決定,通常法官會與控辯雙方溝通,務求作充足準備而使審訊順利進行。如果案情繁複,涉及大量證物和證人,審訊可以被延期幾個月甚至更久。

發表者: Caesar Jul 17 2015, 09:39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17 2015, 16:13 )
最近有點冷清了,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法庭的事。可能有點悶,但說不定哪天會有用。即使是守法良民,都有機會某日成為原告人。我將盡量說得簡單易明,應該以甚麼開始好呢‥

「答辯」
它是一個讓被告向法官表示認罪,或不認罪的程序。如果被告選擇認罪,案件就無須進入審訊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一名認罪的被告免去了繁複的審訊,節省了法庭的時間。法官有理由相信一名認罪的被告有真誠的悔意。認罪是最大的求情理由,被告可以因此獲得三分之一的量刑折扣。例如一年監禁改為八個月監禁;三十萬罰款改為二十萬罰款。除此之外,辯方律師亦會為被告求情(這是另一課題,日後再詳述)。至於經審訊後被定罪的人,將不會得到三分之一的量刑折扣。在答辯進行之前,法官會確認被告知曉以上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法官不會遊說被告認罪,他只是讓被告知道自己的權利,以便在答辯前作出完整的考慮。當被告選擇不認罪,案件將要進入審訊程序。審訊日期由法官決定,通常法官會與控辯雙方溝通,務求作充足準備而使審訊順利進行。如果案情繁複,涉及大量證物和證人,審訊可以被延期幾個月甚至更久。

不錯耶

可以多說一點嗎?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Jul 17 2015, 12:22
QUOTE (Caesar @ Jul 17 2015, 09:39 )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17 2015, 16:13 )
最近有點冷清了,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法庭的事。可能有點悶,但說不定哪天會有用。即使是守法良民,都有機會某日成為原告人。我將盡量說得簡單易明,應該以甚麼開始好呢‥

「答辯」
它是一個讓被告向法官表示認罪,或不認罪的程序。如果被告選擇認罪,案件就無須進入審訊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一名認罪的被告免去了繁複的審訊,節省了法庭的時間。法官有理由相信一名認罪的被告有真誠的悔意。認罪是最大的求情理由,被告可以因此獲得三分之一的量刑折扣。例如一年監禁改為八個月監禁;三十萬罰款改為二十萬罰款。除此之外,辯方律師亦會為被告求情(這是另一課題,日後再詳述)。至於經審訊後被定罪的人,將不會得到三分之一的量刑折扣。在答辯進行之前,法官會確認被告知曉以上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法官不會遊說被告認罪,他只是讓被告知道自己的權利,以便在答辯前作出完整的考慮。當被告選擇不認罪,案件將要進入審訊程序。審訊日期由法官決定,通常法官會與控辯雙方溝通,務求作充足準備而使審訊順利進行。如果案情繁複,涉及大量證物和證人,審訊可以被延期幾個月甚至更久。

不錯耶

可以多說一點嗎?

謝。會抽時間再寫的。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Jul 18 2015, 04:08
「求情」
無論被告是自己選擇認罪,還是經審訊後被定罪,任何被告都有機會向法官求情。求情多數是辯方律師為被告陳呈的,有些選擇自辯的被告沒有代表律師,仍然可以自行向法官求情。在法律上,並不是說得出口的求饒話都可以作為求情,只有可能被考慮用作輕判被告的因素,才算是有效的求情。可以是以下的因素:

-被告坦誠認罪,節省了繁複的審訊程序(只適用於認罪的被告)
-被告過去沒有定罪紀錄,是個守法的人,這次是初犯
-被告長期照顧家人,是個盡責的爸爸/媽媽/兒子/女兒/丈夫/太太...
-被告有穩定的工作,得到同事、上司的認同,對社會有貢獻
-被告已經向受害人道歉、賠償,並且已獲對方接納(較常見於襲擊、傷人一類案件)
-被告背負重大的家庭責任,例如是家庭的經濟支拄;家有長者和幼兒需要照顧
-被告承受著傷病或不幸,例如患有抑鬱症,或長期受人歧視、欺壓...
...(不能盡錄)

以上是較為常見的求情理由。因為案件的不同情況,很多特別的求情理由無法一一盡錄。有些選擇自辯的被告沒有代表律師,又不懂得替自己求情,法官會問他們一些問題。像「你家裡有經濟困難嗎?有沒有老人和小朋友需要照顧?」那是法官想對被告從輕發落,要找一些理由。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Jul 25 2015, 03:42
其實把姓氏集合用作為商號取名有甚麼好?e.g. 陳李張黃何會計師事務所、史廖林白蔡律師行...( = =") 既冗長,又沉悶。

發表者: 懶蛇 Jul 25 2015, 14:23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4 2015, 23:42 )
其實把姓氏集合用作為商號取名有甚麼好?e.g. 陳李張黃何會計師事務所、史廖林白蔡律師行...( = =") 既冗長,又沉悶。

這是普通法系的律師行的慣例吧?

發表者: Pearltea Jul 25 2015, 16:01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5 2015, 11:42 )
其實把姓氏集合用作為商號取名有甚麼好?e.g. 陳李張黃何會計師事務所、史廖林白蔡律師行...( = =") 既冗長,又沉悶。

Western style - people are recognized by their family names in their professions. This is very common in partnerships. To use first names would actually be a disrespect to their qualifications

發表者: 懶蛇 Jul 25 2015, 20:01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4 2015, 23:42 )
其實把姓氏集合用作為商號取名有甚麼好?e.g. 陳李張黃何會計師事務所、史廖林白蔡律師行...( = =") 既冗長,又沉悶。

所以說,盲目跟從西方是病,得治。 cool.gif

漢字文化圈自有法統,豈能生安亂套西方價值。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Jul 26 2015, 04:16
QUOTE (Pearltea @ Jul 25 2015, 16:01 )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5 2015, 11:42 )
其實把姓氏集合用作為商號取名有甚麼好?e.g. 陳李張黃何會計師事務所、史廖林白蔡律師行...( = =") 既冗長,又沉悶。

Western style - people are recognized by their family names in their professions. This is very common in partnerships. To use first names would actually be a disrespect to their qualifications

Such style itself feels natural in English. Meanwhile, I'll say Chinese Language owns an unique custom. With the stiff integration of western style into Chinese, it ruins the original dignity, and feels quite sucks.

發表者: Pearltea Jul 27 2015, 13:33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6 2015, 12:16 )
QUOTE (Pearltea @ Jul 25 2015, 16:01 )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5 2015, 11:42 )
其實把姓氏集合用作為商號取名有甚麼好?e.g. 陳李張黃何會計師事務所、史廖林白蔡律師行...( = =") 既冗長,又沉悶。

Western style - people are recognized by their family names in their professions. This is very common in partnerships. To use first names would actually be a disrespect to their qualifications

Such style itself feels natural in English. Meanwhile, I'll say Chinese Language owns an unique custom. With the stiff integration of western style into Chinese, it ruins the original dignity, and feels quite sucks.

I don't disagree with that. I was merely providing an explanation to the common practice.

It's rather confusing to adopt the naming convention just because it was it was commonly used in Western style and it's probably the best to spell out their full names if they want to build the brand value with their credentials and names, but then if there are 8 partners in the firm, the name would be ridiculously long.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Jul 27 2015, 15:11
QUOTE (Pearltea @ Jul 27 2015, 13:33 )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6 2015, 12:16 )
QUOTE (Pearltea @ Jul 25 2015, 16:01 )
QUOTE (試驗帳號2 @ Jul 25 2015, 11:42 )
其實把姓氏集合用作為商號取名有甚麼好?e.g. 陳李張黃何會計師事務所、史廖林白蔡律師行...( = =") 既冗長,又沉悶。

Western style - people are recognized by their family names in their professions. This is very common in partnerships. To use first names would actually be a disrespect to their qualifications

Such style itself feels natural in English. Meanwhile, I'll say Chinese Language owns an unique custom. With the stiff integration of western style into Chinese, it ruins the original dignity, and feels quite sucks.

I don't disagree with that. I was merely providing an explanation to the common practice.

It's rather confusing to adopt the naming convention just because it was it was commonly used in Western style and it's probably the best to spell out their full names if they want to build the brand value with their credentials and names, but then if there are 8 partners in the firm, the name would be ridiculously long.

Your explanation is true. And, that naming practice is common in western society. Those doesn't matter. Actually I was complaining on some pig-like teammates, they are Hong Kong people.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5 2015, 03:30
最近的胸部襲警判決引起了坊間的討論,關於這話題,我亦有些閒話可以跟各位聊聊。事情無法用三言兩語說清楚,如果說混亂了,請見諒。我先想想應該怎麼說,組織一下再寫,可以減少混亂...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5 2015, 07:41
所謂「襲擊」,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程度。案情是否嚴重,很大程度取決於原告人受到的傷害,驗傷報告當然成為重要的參考。輕微擦損、抓痕、輕微瘀傷… 以上傷勢通常會以「襲擊造成身體傷害」處理。頭破血流、眼角膜脫落、骨折等嚴重傷勢通常會以「傷人」處理。在一些案情中,原告並未受到嚴重傷害,沒有明顯傷勢可以被記錄,因此沒有驗傷報告。例如用水潑人、在耳邊大叫或吹哨子、用手指戳額頭或胸膛… 這些情況通常會被歸納為「普通襲擊」。大家會發現,「普通襲擊」的案情本身可以是十分瑣碎的事。回到近期的胸部襲警案。顯然地,案中女被告的胸部不可能對警員造成甚麼實質的傷害。但我會大膽地說,如果女被告是用拳頭襲警的話,案情會輕微得多。各位可以想想為什麼,今晚回家後我會給各位解釋。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5 2015, 13:07
A和B都分別在同一間便利店偷了一包便宜的糖。他們偷的糖是同一牌子、同一份量、同一系列的產品,當然價值也相等。然而,他們偷的貨品明明就一樣,B卻偏偏罪加一等?這種事確實有機會發生,因為罪行的嚴重性並非純粹由偷的東西的價值(後果)來決定。當A是便利店的顧客,而B是便利店的員工,B的罪行就嚴重多了。兩人都偷了同樣的東西,都是動了貪婪。但B是監守自盜,他利用了職權上的方便和老闆的信任,嚴重地破壞誠信。B會被加刑,理由是他的行為在法律觀點上屬於更邪惡的一個級別。胸部襲警雖然未有造成傷勢,但被告以「猥褻侵犯」(俗稱非禮) 誣衊及威脅警員的意圖,使她罪加一等。比起一時衝動的襲警,被告的行為嚴重地不誠實,相當卑劣。被告當時的行為不是一時衝動作出的,是經過思考而蓄意作出的,有明顯的犯罪意圖。說真的,被告這一招足以使不少男警卻步,小手段玩得有點過頭了...大家要切記,法律觀點著眼於人的意圖,它寧願放過一時衝動的人,都不會姑息居心不良的人。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5 2015, 13:19
我嘗試盡量簡化法律觀點,可能仍有不足之處,各位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提出。

發表者: Pearltea Aug 5 2015, 14:06
QUOTE (試驗帳號2 @ Aug 5 2015, 21:19 )
我嘗試盡量簡化法律觀點,可能仍有不足之處,各位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提出。

Thanks for your explanations. Sounds like that the charges got more severe due to the motives.
So what was her charge? Intentionally created a fake attack in order to lead to the defamation of the police?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5 2015, 14:19
QUOTE (Pearltea @ Aug 5 2015, 14:06 )
QUOTE (試驗帳號2 @ Aug 5 2015, 21:19 )
我嘗試盡量簡化法律觀點,可能仍有不足之處,各位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提出。

Thanks for your explanations. Sounds like that the charges got more severe due to the motives.
So what was her charge? Intentionally created a fake attack in order to lead to the defamation of the police?

You're welcome. My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se was merely collected from some popular news. The charges against the defendant should be "Assaulting a police officer". Once the trial started, the charges will never be amended, but only possible to retreat. Besides the dishonest intention, the defendant was attempting some sort of stigmatization during the assault, was an abuse of women rights.

發表者: Caesar Aug 9 2015, 14:23
QUOTE (試驗帳號2 @ Aug 5 2015, 21:07 )
A和B都分別在同一間便利店偷了一包便宜的糖。他們偷的糖是同一牌子、同一份量、同一系列的產品,當然價值也相等。然而,他們偷的貨品明明就一樣,B卻偏偏罪加一等?這種事確實有機會發生,因為罪行的嚴重性並非純粹由偷的東西的價值(後果)來決定。當A是便利店的顧客,而B是便利店的員工,B的罪行就嚴重多了。兩人都偷了同樣的東西,都是動了貪婪。但B是監守自盜,他利用了職權上的方便和老闆的信任,嚴重地破壞誠信。B會被加刑,理由是他的行為在法律觀點上屬於更邪惡的一個級別。胸部襲警雖然未有造成傷勢,但被告以「猥褻侵犯」(俗稱非禮) 誣衊及威脅警員的意圖,使她罪加一等。比起一時衝動的襲警,被告的行為嚴重地不誠實,相當卑劣。被告當時的行為不是一時衝動作出的,是經過思考而蓄意作出的,有明顯的犯罪意圖。說真的,被告這一招足以使不少男警卻步,小手段玩得有點過頭了...大家要切記,法律觀點著眼於人的意圖,它寧願放過一時衝動的人,都不會姑息居心不良的人。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厲害。

我沒有詳細的翻閱相關資料、做資料搜集,
有的只是新聞簡短而片面的敘述,及網上、社交圈第一堆引述及涉入情緒的評論。

除了網上一堆人如 " 智障!胸部能襲擊你什麼? "等,
我能推想的出為什麼女的會罪加一等,我想很多人其實在心底裡也能理解。

可是,我做不到的、很多人也做不到的,
是如你般如此簡潔而有條不紊的把握脈絡從法理觀點解釋此事。

這誠然與你的工作背景有關係,
可我也相信,那字裡行間的邏輯、系統表達,更屬於個人內在修為。

所謂見微知著,read between lines,
確實是佩服了。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11 2015, 05:44
QUOTE (Caesar @ Aug 9 2015, 14:23 )
QUOTE (試驗帳號2 @ Aug 5 2015, 21:07 )
A和B都分別在同一間便利店偷了一包便宜的糖。他們偷的糖是同一牌子、同一份量、同一系列的產品,當然價值也相等。然而,他們偷的貨品明明就一樣,B卻偏偏罪加一等?這種事確實有機會發生,因為罪行的嚴重性並非純粹由偷的東西的價值(後果)來決定。當A是便利店的顧客,而B是便利店的員工,B的罪行就嚴重多了。兩人都偷了同樣的東西,都是動了貪婪。但B是監守自盜,他利用了職權上的方便和老闆的信任,嚴重地破壞誠信。B會被加刑,理由是他的行為在法律觀點上屬於更邪惡的一個級別。胸部襲警雖然未有造成傷勢,但被告以「猥褻侵犯」(俗稱非禮) 誣衊及威脅警員的意圖,使她罪加一等。比起一時衝動的襲警,被告的行為嚴重地不誠實,相當卑劣。被告當時的行為不是一時衝動作出的,是經過思考而蓄意作出的,有明顯的犯罪意圖。說真的,被告這一招足以使不少男警卻步,小手段玩得有點過頭了...大家要切記,法律觀點著眼於人的意圖,它寧願放過一時衝動的人,都不會姑息居心不良的人。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厲害。

我沒有詳細的翻閱相關資料、做資料搜集,
有的只是新聞簡短而片面的敘述,及網上、社交圈第一堆引述及涉入情緒的評論。

除了網上一堆人如 " 智障!胸部能襲擊你什麼? "等,
我能推想的出為什麼女的會罪加一等,我想很多人其實在心底裡也能理解。

可是,我做不到的、很多人也做不到的,
是如你般如此簡潔而有條不紊的把握脈絡從法理觀點解釋此事。

這誠然與你的工作背景有關係,
可我也相信,那字裡行間的邏輯、系統表達,更屬於個人內在修為。

所謂見微知著,read between lines,
確實是佩服了。

這些囉唆的東西,不是人人有興趣的...我很高興自己寫的東西,可以告訴你一點事,哪怕只是一點的事。真正專業的法律解釋,當中有太多引用的條例和專業術語,對於行外人來說簡直冗長又難懂,希望我這種寫法可以讓各位覺得那堆囉唆的東西是可讀的。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11 2015, 14:56
話說一間裁判法院裡大概有十幾位法官,待審理的案件會被隨機地編排到當下有空的法官手上。基本上,法官無法控制自己審理哪一宗案件。我相信當陳碧橋法官看到自己接手的案件時,就料到自己即將成為世人口中的「狗官」。我大概能想像他當時的心情,輕嘆一聲,一笑置之。

發表者: Pearltea Aug 11 2015, 15:41
QUOTE (試驗帳號2 @ Aug 11 2015, 13:44 )
這些囉唆的東西,不是人人有興趣的...我很高興自己寫的東西,可以告訴你一點事,哪怕只是一點的事。真正專業的法律解釋,當中有太多引用的條例和專業術語,對於行外人來說簡直冗長又難懂,希望我這種寫法可以讓各位覺得那堆囉唆的東西是可讀的。

說起法律, 以前我很害怕要讀或理解合同的, 但偏偏入了這個行業. 賣和交易的產品正是合同.

我現在常和公司的律師工作, 從金融的角度看合同和計劃收購是否對公司的收益和發展有利, 和有沒有更好的方案來提高收入.

和我最常合作的一位律師, 有時會非常簡單地解釋法律意義, 有時會解釋得很不必要的複雜, 有時還會問些讓人抓狂的問題, 哭笑不得

有時間會在這裡寫一些

發表者: Caesar Aug 12 2015, 00:28
如果沒反對的話,我有閒暇時會把法律相關的貼子分割開來。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12 2015, 01:56
QUOTE (Caesar @ Aug 12 2015, 00:28 )
如果沒反對的話,我有閒暇時會把法律相關的貼子分割開來。

沒有反對,你別讓自己太忙就是了。

發表者: Pearltea Aug 12 2015, 03:59
QUOTE (Caesar @ Aug 12 2015, 08:28 )
如果沒反對的話,我有閒暇時會把法律相關的貼子分割開來。

我贊成

我也想在天水城發一些工作上趣事或是求職經驗的文章. 我覺得投身工作的日子久了, 早些年總是110%的工作, 聽過和經歷過不少趣事, 又有些招聘和帶新人入行的經驗. 不知大家想不想一起分享呢?

發表者: Caesar Aug 13 2015, 16:00
經授權後進行分割。

把老瞞引來這topic也許是好事 tongue.gif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13 2015, 16:47
真誠提示:小弟在這主題寫的東西屬於閒聊性質,各位看官若遇到官司或法律疑難,建議還是尋求顧問為自己提供設身的意見,最為恰當。

發表者: Pearltea Aug 13 2015, 18:33
QUOTE (Caesar @ Aug 14 2015, 00:00 )
經授權後進行分割。

把老瞞引來這topic也許是好事 tongue.gif

Thanks Caesar. I'm sure the purpose is for keeping some of the prolific and well articulated law topics from 試驗帳號2. My input are just some side discussions arose from the experience I have with binding contracts.

今天公司那位親愛的律師又讓我哭笑不得. 我的上司問她看另一方修改的合同, 是否應該簽署. 她反問 "(上司), 你同意這些條款嗎? pearltea, 請你看一下, 看看他們的計算有沒有問題" 好. 計算後, 我分析合同的cost/benefits和提供意見. 她說, "既然pearltea有異議, (上司)你又on vacation. 等你回來後再討論吧!" Facepalm * 10!

發表者: 試驗帳號2 Aug 14 2015, 02:13
QUOTE (Pearltea @ Aug 13 2015, 18:33 )
QUOTE (Caesar @ Aug 14 2015, 00:00 )
經授權後進行分割。

把老瞞引來這topic也許是好事 tongue.gif

Thanks Caesar. I'm sure the purpose is for keeping some of the prolific and well articulated law topics from 試驗帳號2. My input are just some side discussions arose from the experience I have with binding contracts.

今天公司那位親愛的律師又讓我哭笑不得. 我的上司問她看另一方修改的合同, 是否應該簽署. 她反問 "(上司), 你同意這些條款嗎? pearltea, 請你看一下, 看看他們的計算有沒有問題" 好. 計算後, 我分析合同的cost/benefits和提供意見. 她說, "既然pearltea有異議, (上司)你又on vacation. 等你回來後再討論吧!" Facepalm * 10!

因為那不純粹是法律上的問題,還關乎公司的利益,法律基礎上可以被接受的條款,仍有可能造成公司損失。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集思廣益、從長計議是好事。必要時,取捨和妥協是難免的。

發表者: Pearltea Aug 14 2015, 02:44
QUOTE (試驗帳號2 @ Aug 14 2015, 10:13 )
因為那不純粹是法律上的問題,還關乎公司的利益,法律基礎上可以被接受的條款,仍有可能造成公司損失。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集思廣益、從長計議是好事。必要時,取捨和妥協是難免的。


Your explanation perfectly describes our initial negotiation stage, and we've gone past that.
I rather not disclose too much details; I'll send a msg.

Powered by Invision Power Board (http://www.invisionboard.com)
© Invision Power Services (http://www.invisionpow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