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網上《三國志》之再整理
黃巾小賊
發表於: Jun 16 2011, 15:14  評價+5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雖然一些常見的古籍全文,如四書五經、二十四史,或三國演義等著名古典小說,在互聯網上經已俯拾皆是,但大部分網站所貼的古籍全文,多屬複製而來,尤其是篇幅較長的史書,究其源頭,往往不過兩三處,多出於學術機構或有商業背景的網站。

數年前,曾想過在本站主頁貼上《三國志》及裴注全文,開始尋找網路版/電子版(繁體)中的「善本」。以下是對當年所見及新近所得的一點整理。版友如發現好物,記得來此推介。


瀚典/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下稱漢籍電子版)
http://hanji.sinica.edu.tw/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建,其《三國志》是依據中華書局校點本第一版,一字不改地電子化。站內自設檢索系統,但只對應異體字,而未有古今字、通假字,未夠專業。漢籍電子版是網絡上大部分繁體版《三國志》的祖本,簡體版本中也有不少是利用漢籍電子版(或其後出)繁簡轉換而成,但國內網站比港台蓬勃,簡體版的源頭似乎沒繁體版那樣集中,只是質素非常參差,而繁轉簡、簡轉繁者,更是不堪入目。
漢籍電子版的校對質量雖不算上佳,但已是比較好的一種。此站架構屢經改版,但在古籍原文方面,多年來似乎少有訂正。唯數年前曾推出3.0測試版,用後發現此版《三國志》改以中華校點本第二版為底本。其時我正熱衷於搜集中華校點本兩版之異文,而兩版俱被電子化,檢索便利,事半功倍。但使用不到一年,3.0測試版便關閉了(或不開放予公眾使用),此後該站之《三國志》都不似源於第二版,網絡上又未見有其複製本,深感可惜。中華校點本兩版之中,我們對第二版的印刷錯誤所知較多,因此當日要貼《三國志》全文,取漢籍3.0測試版為底本,是平衡效率與質量的最佳選擇,如今良機一去不復返。

站內並無交代漢籍電子版出於第一版哪個印次。我自己曾用過的有第5、第6次印刷(第一版最後兩個印次)。至今為止,我只知道一個第5、第6次印刷之間的差別:《諸葛亮傳》(所附諸葛瞻傳)「屢遷射聲校尉、侍中」,第6次印刷及第二版「侍中」誤作「待中」。漢籍電子版不誤,似出於第5次印刷或其前的印次。以下例子疑是漢籍電子版之獨有誤文,未見於我所見之第5或第6次印刷,可作鑒定之用:

《魏志一•武帝紀》注:「羽鑿齒漢晉春秋曰:許攸說紹曰」,「羽」乃「習」之訛。
(公共圖書館藏第5次印刷第一冊已註銷,無法確認)

《魏志十•荀彧傳》注:「于寶晉紀曰:武帝使侍中荀顗、和嶠俱至東宮」,「于」乃「干」之訛。
(公共圖書館藏第5次印刷第一冊已註銷,無法確認)

《魏志二十二•桓階傳》注:「世說曰:階孫陵,字元徽」,「說」乃「語」之訛。
(《世語》為郭頒《魏晉世語》之簡稱,《世說》則是《世說新語》之簡稱,裴注從未引用《世說新語》,此誤在諸例中遺害至深。此誤當年亦見於3.0測試版,中華校點本第二版不誤,故疑3.0測試版亦以原來之電子版為工作本改成。)

《蜀志一•劉二牧傳》注引張璠說:「雖有君臣之義不正」,「有」字衍。

《蜀志四•甘皇后傳》:「納以為妄」,「妄」乃「妾」之訛。

《蜀志七•龐統傳》:「將致大因」,「因」乃「困」之訛。

《吳志一•孫堅傳》:「與其子詔扇動諸縣」,「詔」乃「韶」之訛。
(許韶,《東觀漢記》作許昭,「韶」避晉諱,見《後漢書集解》、《三國志集解》引惠棟說。今電子版又訛作「詔」,令書友更添困惑。)

至於中華校點本兩版的異文,可參考拙文:
http://hksan.net/main/article.php?articleid=158
QUOTE
第一版的錯誤,有些仍留在第二版,自然亦有些被訂正過來,但我們對後者所知不多,如吳金華《校詁》凡例云:「附編《三國志標點本兩版校記》旨在說明標點本在文字上的印刷錯誤。凡屬兩版皆誤者,一律出校;凡屬第一版不誤而第二版有誤者,也一律出校。至於第一版有誤而第二版業已改正者,如果原錯誤足以形成閱讀障礙,則說明之;……」的確,改版多年,第一版之誤本來已不太重要,但學者卻想不到,進入互聯網時代,現今網上大部分繁體《三國志》電子版,皆源自以第一版為底本的台灣中央研究所漢籍電子文庫,它對於一般人的影響其實比第二版更深。



錦繡中華
http://www.chinapage.com/main2.html
此站歷史悠久,其《三國志》出於前文所講的漢籍電子版,雖經重新排版,但未似有校改跡象。相信此本亦為不少人所複製。它的特色是把多卷放於一頁,有利於自行使用瀏覽器的關鍵字搜尋功能。其文一般在字與字之間存有間隔,但有時又沒有間隔,所以為求穩妥,搜尋時應嘗試隔開和不隔開。
以往又常用此站的周天遊校注本《後漢紀》,後來買了兩套近年出版的《後漢紀》注本,覺得未能超越周本。但電子版有些地方疑有訛文,不知是否出於原本,最後往圖書館影印回來。


漢川草蘆
http://www.sidneyluo.net/
近年所建的個人網頁,裡面各種古籍原文,經由網主陸續校對。有此熱情,有此恆心,令人肅然起敬。其《三國志》以前文所講的漢籍電子版為工作本,校以百衲本(網主被封面「宋紹熙刊本」所誤),凡遇異文、異體字,多據百衲本改,有時似乎不辨正誤好壞。當然人力所限,亦不乏漏網之魚。百衲本雖是很有價值的舊本,網主的選擇亦突破了坊間多據中華校點本的局面,但網主野心既大,未能專於一書累月精校,並吸收前人成果,現在發表的初校難免有點不倫不類。若視之為百衲本的標點本,則訛文稍多;若視之為新校本,則嫌參考不足又未有校記。
異體字方面,竊以為電子文本應以便於檢索為首要目標,如果沒有能力架設適用於古籍的專業檢索系統,則不應執於反映底本、舊本原貌,反而應盡量採用今人最常用、最沒有電腦顯示問題的字,舊本原貌大可在校記中另行展示。
今年重拾動力,校完幾卷,皆以草蘆版作底本,更喜得張元濟《校勘記》未錄之異文。但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新校本快將推出之風聲日盛,推出後相關著述必接踵而來,舊校點本之價值亦可能大降,看來現在並不宜校二十四史。


http://www.supernet.idv.tw/ebook/
此站已關閉,但很想「悼念」一下,也希望網主只是轉移陣地。沒記錯內容以古典小說為主,其中毛批《三國演義》應為當時獨家,而且排版得宜,相信網主絕非複印機。後來開始發《三國志》,亦似是自行校對,不知關站前完成沒有。


香港新亞研究所典籍資料庫
http://newasia.proj.hkedcity.net/resources/index.phtml
此站《三國誌》似用校點本第二版為底本,但質量不佳,最初並無裴注,又殘留了繁簡轉換的痕跡,如「云」「雲」、「後」「后」,可能是由沒有裴注的簡體電子版轉換而成。又用過其《後漢書》、《資治通鑑》,情況相同。後來曾陸續於首幾卷添上裴注,不久便停滯不前。其《武帝紀》注出現了上文所舉「羽鑿齒漢晉春秋」之例,又不像正文那樣沿襲校點本第二版的獨有誤文,疑注文出於漢籍電子版。半途而廢、不知所謂!香港人,唉!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Jun 22 2011, 07:54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23 ]   [ 13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