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好書入手 -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
阿暪
發表於: Aug 26 2015, 14:36  評價+5
Quote Post


一品官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7
聲望:1208


早幾天買了《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
剛剛送貨來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9638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1885.htm

http://blog.xuite.net/speculatortw/twblog/...%BA%94%E8%A3%82

這本書的主題很吸引到我. 看到香港各方都以正義自居而都認為其他各派邪惡, 確是感到了人們總是自以為是. 希望人們看過這本書後會更能去嘗試了解不同人的想法和立場. 不以正邪區分不同意見的人和不以對立對抗來代替了解和對話.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9638

道德之刃
凝聚人心,亦使人目盲。
每個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是目盲得無法視物。



  為什麼(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好像是偽君子?

  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造成二元對立的分裂局面。政治與宗教就是兩大角力場,人們相互打鬥,彷彿世界的命運有賴於我們這方贏得每一場戰役。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我們的心智一分為二,理性的騎象人就是要服侍情緒的大象,騎象人為大象直覺噁心或神聖的事物編造出各種論據理由,從而做出道德判斷。什麼才是合乎正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德的基本原則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關懷、公平、忠誠、權威、聖潔與自由,組合成世上林林總總的道德母體。道德母體相近的人走在一起形成團體,我們先天既是自私的黑猩猩,但同時也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蜜蜂,為保蜂巢擊退入侵者,犧牲小我也在所不惜。蜜蜂般的天性促成了利他主義、英雄主義,也帶來了戰爭、種族屠殺⋯⋯。

  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得看不見事實。本書以神經科學、遺傳學、社會心理學、演化模型等的最新研究結果,闡釋人類難以和睦相處的原因。想要瞭解自身、自身的侷限與潛力,那麼就先放下自己的那一套道德主義,運用心理學的技巧,分析大家正在玩的這場遊戲。

  大家都應該要自知,自己其實是個自以為是的偽君子。

============================================================================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導讀
文/朱家安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是本有趣的書。海德特在書裡綜合過去30年來的心理學和人類學研究,說明這些研究在哲學上的意義,並試圖論證他的非理性論立場。

道德哲學的跨領域合作


自古以來,道德哲學家的任務之一是找尋道德真理,他們專注於思考:到底怎樣的行為,或者怎樣的人,才符合道德?為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大量直覺。道德哲學家建造虛構的故事,詢問人們「你覺得這個故事裡的人做的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如果你是主角,你覺得自己應該怎麼做?」道德哲學家認為,經過恰當的設計,這些故事可以「汲取」人們的「道德直覺」,而哲學家們,就可以利用這些直覺作為線索,去推測人們的道德決定背後的那些原則。例如說,你可以想像,如果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我們不應該殺掉一個無辜的人,拿他的器官去拯救其他五個病危的人,那或許代表在道德上,「人對於自己器官的權利」有時候可以凌駕效益。

有人把哲學家這種「透過虛構故事來探索人心中的原則」的做法,類比於科學家「透過實際操作來探索自然律則」的活動,並稱它為「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

在歷史上,哲學家大量使用思想實驗和其他邏輯、概念上的推論,來支持自己提出的道德理論。在這個研究活動裡,經驗科學很少介入。如果有人試圖使用經驗科學的數據,來主張我們應該支持某個道德原則,他很可能會被說是犯了「從實然(事實上如何)推論應然(我們應該如何)」的謬誤,或者像社會達爾文主義者那樣被排擠。

然而,即便經驗證據沒辦法全然決定「我們應該如何」,我們也不能否認,我們在思考和決定「我們應該如何」時,是仰賴一些心理和神經機制,這些機制的內容,決定了我們心裡的道德原則(如果有的話),也決定了我們使用這些原則的方式。若想了解這些機制,我們不可能迴避經驗科學。

在過去30年,一個名為「道德心理學」(moral psychology)的學科逐漸成型:哲學家開始把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嶄新研究引介到哲學爭論中,例如主張某些道德哲學的理論預設的心理機制不符事實。四年前我在嘉義中正大學念哲學碩士,曾在課堂上讀到幾篇相關的文獻,並為這個跨領域研究的形成感到興奮。

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

在當時,《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的作者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的論文〈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就是我們討論的材料之一。而他在那篇論文裡提出的洞見,也是這本書的主要論點。

在哲學上,以康德為代表的理性論者,認為只有出於特定理性思慮的行為,才有資格符合道德。如果你是想避免罪惡感,所以沒有把陌生人留在公園長椅上的錢包據為己有,對康德來說,你的行為並不算是道德上善的:你必須「從普遍原則推論出自己不該那樣做,並因此決定不那樣做」才算。對康德這類理性論者來說,道德判斷是涉及理性的、邏輯的、認知的。

對照一些心理學研究,海德特發現理性論有一些不合事實的預設。例如,如果道德仰賴的是理性認知的能力,那在受試者執行需要大量理性認知能力的工作的同時,他們做道德判斷的效能應該會下降。然而相關實驗顯示這不是事實。這讓海德特開始思考:或許道德判斷仰賴的並不是理性推理這類思考,而是某些「自動化」程序,例如直覺和情緒。

海德發現道德判斷和理性思慮確實很不一樣。就像我們只要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對剛認識的人產生好壞印象,我們在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情境或行為時,就已經直覺地下了道德判斷。當然,若事後被質問為何做出那些判斷,我們還是說得出理由,不過一些實驗的結果指出,這些理由很大一部份真的只是我們為自己先前的判斷找的理由。

理性論者預設思慮先於道德判斷,並相信更好的思慮能力會改善判斷。海德特的看法與此相反:「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人們幾乎總是先站到某個立場上,才開始構思可以為自己辯護的理由。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不需要理性和邏輯了。海德特認為,這些發現的珍貴之處,在於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和其他人是如何做決定,並進一步研發更有效率、更正確的社會討論以及改善道德的方案。例如,當我們知道直覺先於理性,也知道當自己站上某個立場,就會因此更不容易察覺反對這個立場的證據,我們就會知道要朝哪個方面謹慎,才能讓自己的看法盡量建立在客觀事實上,以促進跟立場相異者的溝通。

除了「避免傷害」,人們也伏膺其他原則

為什麼我們需要跟立場相異者溝通?因為在社會上立場跟你不一樣的人不見得都是自私的壞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跟你爭辯。例如說,我相信護家盟對於同性戀的看法是錯的,但我並不認為他們是為了賺錢而反對同性婚姻和同性性行為。我相信他們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真的相信那些事情在道德上是錯的。

這種道德觀上的差異,在每個社會都引起衝突。一種典型的衝突,是人覺得別人「管太多」。當代自由主義者崇尚自由,認為若要限制人的自由,「為了避免傷害」是唯一合理的理由。你可以理解,在面對那些似乎無助於避免傷害,卻又對人的行為限制重重的「社會成規」(例如守貞、反同)時,自由主義者時常憤怒指出:這些社會成規不該假裝自己是人人都該接受的道德規範。

海德特的政治立場傾向於自由主義的這種自主倫理觀,但他認為,既然大家必須在同一個社會裡過活,我們就應該嚴肅看待,並試著理解自由派以外的立場。

心理學家曾有好一段時間相信,人自幼童時代,就有足夠認知能力在「用於避免傷害的道德規範」和「其他社會成規」中做出區分。在典型的心理學訪談裡,小孩會同意「不該把別的小朋友從鞦韆上推下來」,也同意「上學時不該穿便服,要穿制服」。但如果你問他們:

1.    如果老師說可以把別的小朋友從鞦韆上推下來,這樣做就沒關係,對嗎?
2.    如果老師說可以穿便服,穿便服就沒關係,對嗎?

他們會對(1)回答 NO;對(2)回答 YES 。這些小孩不見得能詳述「道德規範」和「社會成規」的差別,但他們顯然有辦法就個案區分。

然而,海德特懷疑上述實驗結果可能無法代表普遍人性。他設計了一些「看起來不恰當,但不會造成傷害」的行為故事,並在巴西的愉港、席勒非,以及美國費城進行了360個訪談。他發現,其實世界上只有一小撮人把「是否用於避免傷害」當成社會成規和道德規範的分野。海德特指出,在東方社會,以及在美國和巴西某些社會階級區分比較顯著的地方,許多社會成員並不區分社會成規和道德規範。

對於印度席勒非勞工的小孩來說,「不穿制服」跟「把人推下鞦韆」是同樣性質的壞事。這些巴西小孩的「道德母體」顯然跟美國費城的大學生不太一樣。

道德的演化


我們該怎麼理解這些道德上的差異?海德特認為,一旦同意「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的說法,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在道德論辯當中,而是存在於道德直覺背後的心理機制裡。而你有多大程度同意人類的心理機制是演化來的,對於演化對道德直覺的影響,你就應該抱持同等程度的重視。

「天擇,是在哪些層次上運作?」一直是演化生物學上重要的爭論:如果演化純粹只是個體與個體的競爭,那為什麼有些動物會犧牲自己來拯救族群?有些生物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天擇也會運作在群體的層次:擁有「願意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個體」的族群,比其他族群更容易存活下來。

演化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曾試圖論證:若同意「基因」是天擇運作的基本層次,我們就可以用更少的預設,來解釋生物的許多利他行為。例如說,為什麼人願意犧牲自己去拯救親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你們擁有部分相同的基因。「使個體願意犧牲自己拯救親人」的基因在演化競爭中炙手可熱,因為它在一些情況下更有機會將基因傳承給後代。(*1)

在演化賽場上,有無數選手和競爭方式。演化學家認為歷史上曾出過幾次「大轉變」,這些大轉變改變競爭的層次,也改變選手們的關係。例如生命剛出現時,細菌類的原核細胞彼此競爭,幾億年後,有些細菌組成複雜細胞,同一個細胞內的細菌仰賴同一個方式遺傳,它們不再彼此競爭,就好比由好幾個人組成的參賽隊伍榮辱與共一樣。某些這類程序繼續進行,持續增加有機體的體積和複雜程度,最後形成植物和動物。

海德特指出,道德的出現,是因為人類組成了比有機體更複雜的「超有機體」:社會。在語言和工具的支持下,社會為演化競爭帶來巨大好處:保護幼小個體、保護珍稀資源(例如水源),成員之間的討論和智慧共享,也讓科技發展迅速。在2015年,人類組成的超有機體稱霸地球,這一切的基礎,在於人類在恰當的時候演化出「道德模組」。道德模組是一些心理機制,使人恰當地信任、評價、處罰其他人,來讓這些超有機體成為可能。

有些靈長類動物第一次看見蛇的時候就會有恐懼反應,因為牠們經由演化內建了「避開蛇」的模組。(*2)然而,這些動物看到「很像蛇但不是蛇」的繩子時,也會一樣恐懼。在這個例子裡,有些學者把「蛇」稱之為該模組的「原始觸發物」,而「蛇以及所有跟蛇長得很像的東西(例如繩子)」則是「目前觸發物」。所有的「目前觸發物」都能觸發模組反應,但只有「原始觸發物」跟當初的演化優勢有因果關係。

海德特認為,人類的道德模組也有「原始觸發物」和「目前觸發物」的差別。在書裡,他整理了六個道德模組,並說明它們可能是如何演化出來的。海德特認為,雖然所有人類可能都共有這六個道德模組,但是不同的文化會改變模組的「目前觸發物」,例如「聖潔╱墮落」模組,原來可能是為了避免雜食性的人類吃下怪異的東西而演化出來,但到了現代,它們受到不同的文化影響,讓人類擁有自由主義者難以理解的各種道德禁忌。而在各個社會(超有機體)當中生活的人,也基於演化和文化的影響,擁有維護該社會傳統與習慣的傾向。

在這本書裡,海德特用了不少篇幅說明六種模組的不同,以及它們可以怎樣幫助我們了解自由派、保守派和自由意志派的道德立場,例如保守派對於改變現狀很敏感,這可能是源自於「權威╱顛覆」的道德模組,此道德模組之所以演化出來,是為了避免我們為了在文化上創新,而傷害到社會共同生活仰賴的「道德資本」。海德特認為這些見解可以讓我們理解各種道德意見對社會的幫助,並在將來共同研擬更好的社會合作方式。

結論


對於有志於探索道德機制的人來說,《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提供了新穎且具啟發性的創見;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本書揭露了人類進入道德討論時的種種傾向和盲點:「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讓我們正視自己總是先選邊站再找理由的事實,並使用更多力氣反省;而作者關於道德模組的說明,則讓我們有理由用更加寬容和友善的態對待和自己相差甚遠的立場。

NOTE
1.    理查.道金斯 1995 《自私的基因》天下文化 p.138
2.    http://news.sciencemag.org/evolution/2013/...d-primate-brain
3.    感謝王映人、陸子鈞和張修誠為本文初稿提供建議。


=============================================================================

http://blog.xuite.net/speculatortw/twblog/...%BA%94%E8%A3%82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Jonathan Haidt)

   The Righteous Mind,即正義之心.看到書名會以為要談什麼是正義,其實不是,甚至恰恰相反,繁體版用了個取其義不用其名的書名,作者Jonathan Haidt是個心理學者,這本書的主旨是在談為什麼A認為的正義範疇與事物,在B的眼中卻是不正義的事,而B認為的正義在A的眼中卻是不堪的禍事.因為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東西有不一樣的看法,甚至從政治,宗教,至習俗,文化,教育等各種層面會產生完全相反的主張,每個人都認為我對你錯,自認更為正義更具道德性,以至於社會總是被這些相異的主張給分裂,破壞社會穩定與阻礙了社會進步發展.這本書就是從人類的心理層面開使談起,說明人的心理道德是如何產生的,受哪些因素影響,又如何由個人道德情感做出道德推論,以至於產生出完全相異的道德主張,而Haidt透過這些道德主張去描述自由派與保守派各自偏重於那些道德特質,以至於產生完全不同的政治立場,而最後作者從現實論述中,要相互對立的政治主張者去注意對方偏重的道德特質的優點與可行性,若能理解並包容,將有助於降低政治,宗教,社會的對立程度,促進人類社會更文明.

    讀完第一章後,就發現這是一本合心意的書籍,Haid從人類的道德心理面開始談起,那時就已經猜想作者的道德論述與正義主張會歸於何處?.隨著作者的論述到保守派,自由意志派,海耶克到涂爾幹,自身開始有警醒,會認為這書合口味,甚至會認為它是一本好書,可能的原因正是這本書第一部份的主旨,Haidt指出人類是直覺先到,理性推理後至,可能正是因為這書可能的論述偏重與個人的價值觀點有相契合的部分,所以能夠認同他的主張,甚至認為它的好看度破表,但是,相對的,若是不太同意作者關於自由派的論述與定義,或歷來反對保守派的一切,反效率論,那麼可能就會覺得這是本立論偏頗的書,比起保守派的論點,Haidt自認自己在政治上是同情民主黨,偏向自由派,但他透過心理學,從生物演化,文化演化與多樣的主張論述比較之後,竟然能夠同意效率論有其正當之處,了解權威,忠誠,聖潔等道德主張有其價值,雖然他沒有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卻因此更能體會保守派的道德主張能有其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所以與其抱著自身的圍籬對於不同意的主張矇眼,不妨試著從一個新的角度與方式來看一下這本書的論點.

    在Haidt看來人類的理性往往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為自己的直覺服務,書開場Haidt做了很多心理實驗讓受測者身處道德困境中,很多受測者做出了道德判斷但是無法自圓其說,同時他還讓人在理性思維受干擾下進行道德判斷,測試發現結果與無干擾的情況下沒有差別,這些實驗顯示的正是為什麽人們往往覺得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人們在理性辯論時,其實並不是在探討真理,而是在用各種論據使得自己內存的觀點合理化,和人類基因的演化相比,人類理性的發展遠遠落後,Haidt認為從柏拉圖康德等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嚴重高估理性的能力,他指出道德不是完全先驗的,不是完全經驗的,更不是通過理性推理出來的,我們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人類心理演化的角度討論,讓道德經驗在先天基礎上進行的修正.道德感官的差異並不僅僅出於先天,並不完全由基因演化造就,Haidt採用了神經學家馬庫斯的觀點,認為基因演化充其量只為人類的道德提供了初稿,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這張初稿是不停地被繼續塗抹改編的,不同文化下人們不一致的道德偏好就是由此而來,東西方道德差異就是其中一個例證,甚至即使在相同的文化環境下,個體的情感與精神體驗的差異也會使得人們的道德觀點呈現殊途兩端,道德是可以從後天塑造,這是一切道德教化存在的原因,作者提倡一種更偏直覺主義的道德和道德教育路徑,這種路徑對個人能力的看法更為接近事實,更看重能使人們所思所行更加良善的環境和社會體系. 

    全書以三個部份組成,第一部份就是前面所說直覺在前,策略推理後到,這部份以一個小故事開始,他以有一戶人家的狗在家門口被撞死,狗主人聽說狗肉很香,所以就切碎了狗的屍體煮了當晚飯,但沒人看到他們做的這一切,一般人看到這樣的故事,第一反應就是覺得這麽做是不道德的,那麽我們內心的道德從何而來?,這種對他人沒有傷害,但看起來卻令很多人無法判斷的悖論事件,就是作者用以嘗試作為心理實驗的一種手法,他想從這種悖論性的問題中,看到人們道德心理的過程.而心理學上的一條導理是人的心理是分為幾個部份的,不同部分之間會相互沖突,就如騎象人和大象的比喻,作者發現人類的道德判斷其實是天生的,是憑直覺快速做出的,是我們頭腦一瞬間的反應,然後才是人們根據情感因素做出策略性的推理,這樣的結果其實就是說人們會根據自己的情感喜好塑造自己的道德判斷,並且前後是相互影響的,作者也以他自己生活中例子來說明這種心理上的謬誤,他妻子因為他做家務而準備指責他,他瞬間的反應就是毫不猶豫立即的說了謊,把自己的道理為直覺來服務,而在真實的世界爭,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誠實的,是因為我們只看到利於我們的那部分事實真相與道理,然後很好的加以掩飾,以至於我們自己都信以為真.  
  
    第二部份Haidt則從前面的基礎出發,指出人間道德的內涵有多種,道德的內涵不僅止於傷害和公平,至少從政治上的保守派與自由派來看,就有5種道德內涵,而作者從論述與探討中又發現第6種,這一部分作者開始具體講述道德直覺的具體內涵,他以自己去印度的經歷說明中西文化的道德矩陣之間的巨大不同,在人類共情能力的幫助下,他開始理解東方的社會倫理和神聖倫理,並對他個人的三觀產生影響,通過這個例子,他想告訴我們,走出個人一直所在的文化道德體系,去理解其他地區或族群的道德體系,人們會發現真理不止一個,人類的道德內涵是多元的,而非單一的你對我錯,然後,作者開始講述他認為的道德模塊,這6大道德模塊,1.關懷/傷害2.公平/欺騙3.忠誠/背叛4.權威/顛覆5.聖潔/墮落6.自由/壓迫是從分析自由派與保守的政治立場中產生的,作者指出這個道德模塊分析來看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不同,就是它們所偏重的部份不同,自由派僅重視的是關懷與公平,而保守派則重視以上的這6種,而從保守派中衍生的自由意志派則最重視自由,因此也會有了效率論與義務論的論戰,而我們若不能了解個體間出發點的不同,自然就容易陷入各自的意識形態之中,而流於論戰式的討論.

  第三部份才是作者想要說理的重點,雖然很簡單,卻不容易執行,這個道理是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這句話清楚表現了社會對立越發嚴重的現象,這一章開始涉及了許多演化學,宗教與超自然的論述,這些內容都是在支撐作者的一個論點,人類的選擇是多層次的,人類的天性中,90%是黑猩猩,10%是蜜蜂,作者引用的理論就是為他的這個論點做依據,就是說人類基於各種基因,進化,乃至生物學的原因,有著群體選擇的能力,人類選擇和其他人一起圍繞在這些事情周圍,將自身廉潔至追求更大目標的團體中去,人類需要一種歸屬感來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Haidt指出90%是黑猩猩,10%是蜜蜂就是以此表現人類多數時候是自利的,但是有些時候也會有屬於群體的精神,而這有賴於蜂巢開關.只要蜂巢開關能夠開啟,就有機會去做促進團體有意的事,這是宗教存在的理由,,也是政治得以進行的主軸,所以輸到最末還是要回到政治,在最後一章,作者通過大敘事和個別分析的方法,具體分析為何自由主義之路難行的原因,指出了自由派的優點與問題,同時也提出了保守派忠誠,權威,聖潔三個道德要素的重要性,並據以提出自由意志論的優良性,而這也是個人認為不一定能被接受之處,但這些政治主張的優劣辯論不是這本書的主要論點,Haidt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後一章的章名"為何不能化歧見為助力",整本書所談也就是這個目的,單純的辯論與崇拜義務或效率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使取長補短各取所能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興盛的國家應該是多元的,需要自由派,保守派和自由意志者共同存在才能獲得更加文明的政治制度,求同存異本來就是常態,無需過度反應.以上
 
=================================================================================

本篇文章已被 阿暪 於 Aug 29 2015, 07:23 編輯過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PMEmail Poster
Top
Pearltea
發表於: Aug 26 2015, 15:49  
Quote Post


四品官
*********

發表數: 1,28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5
聲望:614


A suggestion:

Perhaps it's clearer to have the source (link) above each of the reviews? At first I didn't click on the links and thought the last section was the original review by 阿暪
PMEmail Poster
Top
懶蛇
發表於: Aug 26 2015, 16:26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7
聲望:1908


譙/襄陽?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Pearltea
發表於: Aug 26 2015, 21:05  評價+3
Quote Post


四品官
*********

發表數: 1,28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5
聲望:614


Thanks for sharing.  I like the reviews (especially the 2nd one) and might actually pick up the original book from Amazon. 

This topic is very compelling to me but in where I am it's extremely tough to start a discussion on political issues. It either takes someone really thick skin or even at the cost of friendship to start the discussion, because things can turn south really quickly when people don't see eye-to-ey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issues. 

When I moved to the states, I started reading about issues and where politicians stood on them. At first I was really sold on some ideas and determinedly thought that I'd be on one side.  However, the part that I neglected to see was that I simply lacked awareness of the lives of people who stand on the opposite side. If I look back at my old self today, I would seem rather naive or even borderline ignorant.

As I started to work with, travel to, or even live in areas/states with totally diffe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 I met people with very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perspectives, and that's when I began to be aware of and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mattered to them, and why they stood on their sides of the issues. People from environmentalists, big game hunters, conservationists, military reserves, or company executives are among some of the best people I met, they could be put in the same room to do business and form a high performance team; however, if they were to debate on political issues, ideas would diverge greatly and things turn ugly quickly. Their standpoint would be very driven by what pertain to their monetary benefits or cognitive satisfactions, and when they stand firmly without open ears on others' interests, they would be fighting endless battles. While most issues have no one-size-fits-all solutions, some people seem to discount the fact that the either extreme end comes at the cost (not necessarily a zero-sum game) from the opposite side. 

I don't want to start a debate here but I found myself agreeing with the author's points based on the second review.  If I have to cite an experience that I can relate to - it'd be from work (of course!). One time, a guy and a lady came to me separately to complain about each other. I spent about 30 mins with each one of them 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t. The two sounded like two parties standing at the extreme end on the same issue. I challenged both of them for their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and the failure to respect differences.  They both became defensive and said, "Why are you defending him/her? You're obviously taking sides." 

I have heard similar claims when I commented on work issues on another board. My explanation to address these was this: Think of your own side of the issues as one circle, while you may not support the opposite side, you can expand your circle with awareness, acceptance or respect.  Then the bigger circle would have a greater chance of crossing and overlapping with those from others, and that's where you can peacefully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If you can go a little bit 'above & beyond' and 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 the outcome could be much more powerful than fighting an endless battle.

Now that might be an utterly (and overly) simple way to propose a solution. 

本篇文章已被 Pearltea 於 Aug 27 2015, 01:35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
Top
Pearltea
發表於: Aug 27 2015, 02:40  
Quote Post


四品官
*********

發表數: 1,28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5
聲望:614


I just looked him up on TED and watched one of his speeches where he talked about "moral psychology".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http://www.ted.com/talks/jonathan_haidt_ho...olitical_ground

There are also subtitles in various language available (bottom right of the video)

本篇文章已被 Pearltea 於 Aug 27 2015, 02:45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
Top
徐元直
發表於: Aug 28 2015, 13:04  評價+1
Quote Post


攤抖首領
************

發表數: 7,909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64
聲望:4175


QUOTE
本篇文章已被 徐元直 於 Aug 28 2015, 05:40 編輯過

幫樓主修正了排版,內容沒改。


--------------------
......
PMEmail Poster
Top
阿暪
發表於: Aug 29 2015, 07:24  評價+1
Quote Post


一品官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7
聲望:1208


QUOTE (Pearltea @ Aug 26 2015, 23:49)
A suggestion:

Perhaps it's clearer to have the source (link) above each of the reviews? At first I didn't click on the links and thought the last section was the original review by 阿暪

剛把連結移到各個書評前面, 以更清晰顯示哪個連結是哪個書評 user posted image

本篇文章已被 阿暪 於 Aug 29 2015, 07:24 編輯過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89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