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知乎]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懶蛇
發表於: Oct 16 2014, 19:45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6
聲望:1908


QUOTE (君臨)
在香港電影的衰落這個問題上,中國和某黨真是一個超級竇娥。
事實上,讓香港電影走向沒落的,不是香港的回歸,不是中國的合拍片浪潮,也不是某黨的審查。
真正的原因是:19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電影產業的數字化浪潮。

好吧,我們首先回顧一下,香港電影的成長史,了解他得以繁榮的主要原因。

1,1960年代以來,香港通過出口加工業,開始經濟騰飛,收入的上升,中產階層的形成,帶旺了文化消費的需求。 1974年,許冠傑許冠文兄弟的本土草根喜劇片《鬼馬雙星》一炮而紅,使得香港電影告別了古裝武俠片的時代,走向新生。這一幕的場景,和2012年徐錚大熱的本土喜劇片《泰囧》誕生的意義是一樣的。 (參見我的另外一篇答文「中國目前的經濟水平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國」的說法正確嗎?

2,1974-1984年,連續11年的香港電影市場上,許氏兄弟的草根喜劇片8次榮登票房冠軍寶座,一次位列亞軍,票房冠軍的成績從600萬元提升到2900萬元,足足提升了5倍。這11年的高速成長,使得香港的電影產業培養了大批的製作人才,產業體系開始完善。

3,1985-1996年,成龍的功夫武俠片、周潤發的熱血英雄片、周星馳的草根喜劇片壟斷了票房排行榜。這十二年裡,三大巨星各奪得四次票房冠軍,平分秋色。票房冠軍成績從3000萬元線,上漲到5700萬元,達到了階段歷史的頂峰。這個成績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沒有被突破,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強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業片製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電影在台灣、新馬泰等海外華人社會獲得了廣泛的認同。這些海外市場的經濟發展和電影產業生態相對香港要落後5-10年,因此很容易就被香港電影所征服。

4,龐大的海外市場支撐了香港電影的繁榮,為他帶來了資本、人才和題材的百花齊放。比如陳可辛來自泰國、徐克來自越南、楊紫瓊來自馬來西亞、林青霞來自台灣。沒有海外市場的電影消費,就不會有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5,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東南亞的電影市場上,香港電影曾經佔有很大的份額,甚至與美國片並肩而立。但他們仍然沉溺於這種繁榮中,而不知道在同一時代,美國電影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自我改造,涅槃重生了。 1997年,美國大片《泰坦尼克號》掀起滔天巨浪,創下2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而香港市場上的華語片冠軍——成龍的《一個好人》票房開始低於前一年,只有4500萬元。
這一次的失敗,並不是偶然,此後香港的本土電影票房開始日趨走低,但是香港的電影市場規模實際上並沒有縮小,只是本土電影的市場份額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一年,恰好是香港回歸的一年,於是中國成了替罪羊。

6,1997年以後,香港電影在海外市場上開始節節敗退,本土市場失守,1999年開始票房冠軍線幾乎都徘徊在3000萬元線左右。香港電影還是那些香港電影,草根喜劇片、功夫武俠片、熱血英雄片,明星還是老三張,新生代的鄭伊健、劉德華、梁朝偉似乎總是欠了一點火候。

是新生代明星的演技不如前輩嗎?是香港電影的製作技術退步了嗎?是廣電X局開始插手香港本土電影的製作了嗎?
通通都不是的,只是老三樣不再受到市場的歡迎了。
觀眾們看膩了這些電影花樣,開始追捧美國特效大片了。

美國電影到底在這個時代發生了什麼呢?
讓我們看看美國的電影發展史吧。
美國電影在一百多年間,經歷了商業片的探索時代(1910年代),喜劇片(1920-30年代),動畫片(1937-1955年),史詩片(1956-1963年),歌舞片(1964 -1974年),科幻片(1975-1983年),動作片和藝術片(1984-1994年),特效大片的探索和復興(1995-2000年),幻想大片(2001至今)九個時代。
美國電影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上所向披靡,只有一個原因:唯票房是從,什麼樣題材的電影受到市場歡迎,就大量複製、抄襲、山寨,直到觀眾都唾棄了為止,然後又換一種新的題材,繼續賺錢。
他們從來不裝清高,跟自己的錢袋子過不去。

在早期的默片時代,喜劇片最早獲得成功,通過表演方式的誇張、異類,塑造了一種與日常生活經驗完全不同的視覺享受。觀眾很喜歡,於是喜劇片大量誕生,卓別林成為這個時代的喜劇之王。

1937-1955年,動畫片的時代。
動畫片出現後,很快就統治了銀幕。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記、小鹿斑比、灰姑娘、小飛俠、小姐與流氓,迪士尼製作的動畫片幾乎每一部都成了傳世的經典。
在這18年的時間裡,迪士尼的動畫片雖然不是每年都有,但是只要一出來,就基本上穩坐票房冠軍,其受到市場的歡迎程度,遠遠超過其他的類型片。
動畫片的誕生,可以說是現代電影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幻想題材電影相對於真實社會題材電影,更能滿足觀眾的口味,得幻想片者得天下。

1956-1963年,史詩大片的時代。十誡、賓虛、埃及豔后,三大希臘羅馬史詩,是這個時代的主要記憶。史詩片,本質上也是一種幻想片題材,但是高成本的製作費用,不可預測的市場風險,使得史詩片很快就走不下去了。

1964-1974年,歌舞片的黃金時代。大片衰落,愛情片、喜劇片、歌舞片、西部片、黑幫片、恐怖片、災難片紛紛出籠,探索革新類型片模式。音樂之聲、畢業生、教父,驅魔人,是這個時代的四大經典作品。在這些新商業片類型中,歌舞片獲得了相對更大的成功,11年的票房冠軍有4年被歌舞片奪得。

1975-1983年,道具科幻片開始興起。通過逼真製作的道具,引人入勝的科幻世界傳奇,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各以三部作品領銜票房冠軍榜,將電影帶入了科幻片的第一次黃金時代。星球大戰和外星人ET是這個時代永恆的記憶。
尤其是星球大戰,對美國電影史的意義是極為深遠的:第一部星球大戰的全球票房7.9億美元,比上一年的票房冠軍洛奇的2.2億美元,竟然達到了3.6倍。見錢眼開的美國電影人從此開始卯足了勁,大量製作科幻片,不把觀眾的錢袋子掏空決不罷休。偏偏觀眾就是喜好這一口,於是一直吃了六年,直到完全倒了胃口。那時候,天天在電影院都能看到外星人,就像我們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格格皇上一個狀況。
傳統的道具技術,終究是有弱點的,當外星人玩不出新花樣,傳統的道具科幻片就開始衰落了。

史詩片、歌舞片、科幻片、動作片​​,無非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實現與日常生活的隔離,創造一種與別不同的視覺享受。
隨著傳統技術的疲乏,終於出現了一個短暫的藝術片小高潮。
1984-1994年,美國電影進入小成本電影的時代,動作片和藝術片獲得市場的歡迎。湯姆克魯斯和湯姆漢克斯、史泰龍和施瓦辛格成為超級巨星。雨人和阿甘正傳,是這個時代彌足珍貴的回憶。
這是美國電影史上,巨星輩出的年代,藝術經典的黃金十年,也是美國電影商業史上相對低迷的十年。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確實是美國電影在全球市場上統治力相對弱勢的年代。歷年的電影票房冠軍,全球票房收入大致徘徊在3-5億美元之間,低於前十年的星球大戰系列5-8億美元的記錄。

當美國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相對下降,在東亞的土地上,香港電影卻開始了高歌猛進、活力迸發的青春期。
但是1993年,侏羅紀公園誕生了。
這又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作品:這是1990年代美國IT革命改造傳統產業的標誌性成果,其全球票房達到9.2億美元,遠遠超過前一年的票房冠軍,這個成績讓好萊塢的電影老闆們徹底瘋狂了。
毫無疑問,1993-1995年,是現代電影史上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以前的商業大片,實現視覺奇觀的主要方式是逼真的道具,以後的商業大片,電腦數字技術全面介入,創造了無可比擬的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
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是第一部獲得成功的數字特效商業大片;
1994年的阿甘正傳,是最後一部真實世界的小成本美國電影票房冠軍;
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之後,電腦技術全面統治了電影產業,美國電影年度冠軍的全球票房數字開始躍上10億美元級別。

但在1995-2000年,特效大片的商業模式仍然處於探索期。3D動畫片玩具總動員、科幻片獨立日、災難片泰坦尼克號、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奇幻片聖誕怪傑輪番登頂。
2001-2012年,魔幻片、玄幻片、科幻片、動畫片的特效大片模式開始固定,進入黃金時代。哈利波特、蜘蛛俠、星球大戰、玩具總動員,是這個時代最成功的四大系列。導演和明星的影響力下降,小說和漫畫成為主角。
歷年票房冠軍統計:
魔幻片:哈利波特(2001,2011)、指環王、加勒比海盜。
玄幻片:蜘蛛俠(2002,2007)、蝙蝠俠(1989,2008)、復仇者聯盟(主角鋼鐵俠)。
科幻片:星戰前傳(1977,1980,1983,1999,2005,累計5次)、阿凡達。
動畫片:玩具總動員(1995,2010)、史瑞克。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黃金時代(1985-1996年),正是美國傳統特效大片衰落的時代。星球大戰三部曲終結,依靠道具營造的科幻世界已經黔驢技窮,小成本動作片和藝術片抬頭,對世界市場的控制力出現鬆動。正是在這個時代,香港電影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誕生了獨具本土特色的熱血英雄片、無厘頭喜劇片。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和好萊塢的史泰龍、施瓦辛格、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在同一時期的東西方世界交相輝映。
1995年後,美國電影經過電腦技術的視覺改造,完成了產業升級。技術戰勝了創意,在全世界所向披靡。不但扼殺了香港電影,也邊緣化了本土的動作片、小成本電影。
1995年以後,美國再也沒有誕生一個史泰龍、施瓦辛格級別的動作巨星,只剩下蜘蛛俠、蝙蝠俠、鋼鐵俠這些無所不能的超自然英雄。

1997年,香港的華語票房冠軍是成龍的功夫片《一個好人》,全球票房冠軍是美國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號》。
很明顯,是《泰坦尼克號》打敗了《一個好人》。
香港電影的衰落,是美國電影大片時代的勝利,香港電影市場本身並沒有縮小,只是泰坦尼克號、哈利波特、指環王搶占了本該是香港電影的固有市場。台灣、新馬泰等傳統海外市場相繼淪陷,而香港電影狹小的本土市場,更是無法支撐大片時代的高成本投入。
內地市場興起後,喜劇片由於文化差異失去競爭力,功夫武俠片受制於成本投入被內地的合拍片打敗,熱血英雄片受制於製度環境未能有所突破,惡性循環之下,投資壓縮、人才離去,終至凋零,可嘆可悲。

那麼在未來,香港電影還有復興的機會嗎?
我的觀點是:幾乎不可能了。
華語電影製作中心已經轉移至北京,華誼、光線這樣的民營電影公司已經開始掌握市場的話語權,未來即使審查制度放開,香港電影的大片投資製作能力也將比不過北京的幾家巨頭。在這樣的趨勢和環境之下,香港電影將和台灣電影一樣,通過一些小成本的本土藝術片、愛情片、動作片​​獲得粉絲的關注。

————————

各位說審查制度的朋友,請理順一個邏輯——

1,香港電影的衰落,發生在1997-2002年這5年,這個時候的香港電影海外市場開始大片淪陷,而並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2,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之後,院線制改革,釋放市場活力,大陸市場才開始起飛,香港電影才認識到大陸的重要性,開始大規模的進入。

3,大陸市場雖然在大幅擴大,但是香港電影並沒有獲得恢復的機會,因為大陸電影的本土文化親和力和大製作電影的投資力度,是香港電影所無法比擬的。香港電影無法跟大陸的本土電影力量競爭,導致失去復活的機會。注意,是失去復活的機會,而不是進一步衰落,因為她的市場實際上是增加了的。

4,審查制度對大陸本土電影的抑制作用是同時存在的,不構成香港電影的威脅。香港電影一直以來就有面向海外和大陸製作兩個版本電影的手法。

5,即使審查制度放開,大陸本土電影同樣可以製作江湖黑暗題材的電影,在適應本土文化上有天然的優勢,香港電影也難以重拾輝煌。

香港電影的製作水平和能力,我認為並沒有下降。
爛片是每個時期都有的,在優秀的電影中,寒戰、毒戰系列電影的製作水平與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並沒有大幅下滑。但是,這些電影的票房吸引力,明顯無法跟大陸本土的大特效魔幻​​片,像畫皮、狄仁傑這些競爭。

香港電影的衰落是由於香港經濟的衰落這個問題,我認為也是不合理的。
香港經濟在今日雖然無法像1990年代那樣耀眼,但是gdp仍然是在增長的,金融業、房地產業、零售業、旅遊業等很多支柱產業仍然繁榮,香港電影市場的總體票房也沒有減少。
在其他娛樂產業方面,香港的電視劇、音樂雖然在大陸失去了影響力,但是在本土仍然是受到歡迎的,同樣受到盜版的影響,但香港仍有陳奕迅這樣的歌手,TVB的電視劇在本土的市場份額也沒有受到衝擊。但是電影,確實衰落的更加嚴重了,連香港人也主要去看美國大片,而不再追捧本地的港產片。

在面對盜版的衝擊方面:
全世界的電影業都在面臨這個問題,但是在所有的娛樂產業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小成本製作的娛樂產品,比如小說、音樂,受到盜版的衝擊要比電影嚴重的多。相對來說,電影產業的整體規模並沒有縮小,否則無法解釋近年大陸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

電影產業和其他文化產業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
其單個產品製作成本的投入,要遠高於其他文化商品,尤其是如今這個多媒體時代,電影要想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大特效大場面的幻想片模式是最重要的法寶。
在大片時代,擁有巨大的本土市場,可以提供天價成本的大製作投入,可以通過高投入的數字技術和其他國家電影拉大視覺效果差距,是美國電影能夠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權地位的重要原因。
2010年的阿凡達,全球票房收入27億美元,所過之處一片炮灰,管你是什麼國家的電影,莫不俯首稱臣。從此之後,美國電影紛紛製作立體電影(特別是動畫片,全部3D化),其視覺體驗、製作成本要求與其他小地方的2D電影的差距更加拉大。

即使是日韓這樣的發達國家,本土電影也只是依靠一些接地氣的影片來維持生存,比如日本的動畫片、電視劇片,比如韓國的諜戰片、黑幫片、情色片。只要美國大片一上映,基本上紛紛躲避。
香港電影與日韓相比,其本土市場的狹小,在大片時代的嚴重不適應,是一個致命的原因。
而香港電影,要想接上大陸的地氣,很難很難。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懶蛇
發表於: Oct 16 2014, 20:05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6
聲望:1908


QUOTE (SydneyCarton)
先說結論:

作為一個特殊文化意義上的“香港電影”這個概念,已經死掉了,基本是對歷史的追溯與概括,基本談不上再有較大的更新。這個概念截止期沒有明確界線。在我看來,97只能算ICU,而且更多顯現出來的是“果”而非“因”,《無間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電影”這一概念的最終輓歌。關於這一點,我在(如何評價《無間道》三部曲?) 下有具體闡述。

這個概念死掉,不是說它不再做電影了,或者說在電影界地位不重要了。這麼多年的積澱擺著,而且背後還有依舊龐大的娛樂業,香港仍然是一處電影重鎮。而香港的電影人依舊會在華語電影中佔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為首的銀河、許鞍華、林超賢等導演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並且也不時推出佳作。但這些都無法挽救香港電影這個概念的死亡。為什麼?聽我慢慢道來。

舊時中國的電影首都應該是上海,但得益於大陸變局,正如納粹肆虐使歐洲藝術家逃往北美,不少電影人也前往香港。來的除了人才,更有資本,這些使得香港部分繼承了舊上海電影工業的衣缽。而香港雖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當長的階段裡,相對的自由度都比海峽兩岸的政權更為寬鬆。這些都促使香港電影產業興起。

後來我們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別看邵氏家大業大,旗下也是明星無數,其實邵氏拍片比較省錢,跟現在這種燒錢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員、導演都是邵氏員工,靠工資過活的,管你人前多麼風光,邵跑跑不多給你一個子兒你一點辦法沒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來的,比如整天吐槽老闆摳門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業垂直壟斷型企業,片場影院一把抓,有片場,拍片場地佈景等花費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產業聯動,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時觀眾對視覺工藝要求還不是特別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現在看起來“粗製濫造”的片子,一樣有市場。就算票房相對低一點有啥關係,成本這麼低,回本壓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時在東南亞市場還頗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賣一賣,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

那麼為什麼香港片會在東南亞一帶有市場?流行文化比較接近是一個方面。這還是要回到前面說的香港的相對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業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時既沒有海峽兩岸的政治負擔,又會主動而有的放矢地針對市民階層的口味開掘娛樂。以邵氏片為例,你們以後後來王晶、周星馳的無厘頭沒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俠片,才知道什麼叫腦洞大開、節操洗地。這種以模糊而游動的道德標準為底線,在界限內肆無忌憚的“勇敢”,是其他各方萬萬不及的。這種口味取向也為後面埋下了伏筆。

或許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會以邵氏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長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裡可能地位會更高。為什麼?這裡要提到的就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了。邵氏雖然雄霸多年,但畢竟還是高度功利的商業指向,大片場經營更是把指標卡得死死的,所以,雖不能說邵氏對香港電影的拍攝語言革新沒貢獻,但是相較它的江湖地位,相對而言,貢獻有限。而香港電影新浪潮則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壯派影人帶來的香港電影語言的狂飆突進。譚家明、許鞍華、徐克等電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態在電影形式和內容上大舉開拓。這次狂飆突進不僅是藝術上的,更是將一些當時看來前衛的手法與內容推而廣之,使得香港電影更加肆無忌憚。前面說到邵氏片雖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觀其實仍是保守和傳統的,電影拍攝方法還是相對守舊的,而經過新浪潮的衝擊,香港電影拍攝上玩得更high,內容上也越來越挑戰傳統底線。 (順便說一句,徐克的《蝶變》我覺得一般,但《第一類型危險》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後補了一些新浪潮的課,新浪潮在中間帶來的美學變化很明顯,這也帶動了觀眾觀賞口味的變化。而隨著新浪潮而來的不止是電影形式與內容之變,更是市場競爭的加劇。邵氏作為一個老片場,多少在這場狂飆突進裡有些守成了。本來鄒文懷、何冠昌分出來的嘉禾就幾乎可以分庭抗禮,80年代後一干其他公司興起,邵氏卻仍堅持著片場產品。作品質量和新穎程度和這些新貴比,明顯有所不及。

而在這場激烈競爭中,大量中小公司湧現出來,融資、拍片方式更加靈活,內容上更無拘束。香港電影在亞太市場真正達到高峰。到這時,“香港電影”這個動態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歸納一下,大致有幾個特徵:

第一,肯定不用講,香港片商投資,或以香港製作班底為主。

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為主,融合有英國的歐美式中產階級文化、廣東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間文化,並對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繼承,呈現出來的是雜糅狀態。

第三,以商業利益的追逐為終極目標,為達到此目標,底線可以無限放低。

這裡的“放低”是中性含義,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無限低俗,像有一階段邵氏片無論必要與否每片必有裸鏡,如果這還不算難以接受,我們也可以拿好萊塢做個對比,同樣是狂熱追逐商業利益,在美國的清教傳統之下,《人肉叉燒包》、《烏鼠機密檔案》中直接表現對兒童的虐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主流影片中出現的。但香港電影對此的容忍度比較高。

而在另一方面,這個“放低”可以理解為,為了贏得最大娛樂效果,香港電影可以怪招頻出,無名山村里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親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 ……這些固然會引起爭議,但也使得香港電影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創作活力。後來常說的“無厘頭”就是這種風格的部分總結。

第四,盡皆狂歡,如果不是喜劇,至少也會有喜劇因素。這一階段香港電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鴻》,94年的《暴雨驕陽》都是不乏社會反思和道德勸誡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場次,只要編導想要,只需一秒鐘,統統變喜劇。這一點對我影響蠻大的。

第五,這是波德維爾提到過的,原話不記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電影呈現出高度量產的狀態,這些影片平均來看,並非完全的爛作,細看每一部要么在技法上要么在內容上都會有些想法,但總體製作會因為趕時間而顯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現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狀態。

這話既可以理解為急功近利,也可以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香港電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學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僅受過速成培訓,甚至速成培訓都未經歷直接在片場拜師學藝摸爬滾打練出來的。這樣出身的班底,雖然很少​​能提出什麼理論,但手活兒極熟練,個別混得不錯的,腦子都很靈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數。所以雖然速度快,但東西都還挺有個樣子,甚至裡面不乏亮點。

這五點大致就是我對“香港電影”在藝術呈現上的定義,它的成因可以從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脈絡看出。

那麼,香港電影是怎麼衰落的?為什麼會衰落?

有人粗製濫造太多,有人說黑幫控制,有人說97回歸,有人說大經濟環境不佳……都有道理。

歸結一下,時代變了。

其實我們回過頭看看它成功的過程可以看出來,香港電影能成功是一個諸多原因促成的產物。

幸運地站在海峽兩岸之外,既沒有太大政治壓力和負擔,又吸收了人才和資金。

本土文化、政治氛圍都很寬鬆,而且對商業有著強烈的追逐意識。

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後期,事兒都變了。

1、影片的普遍製片成本提升,單靠本埠市場支撐不住,而大陸市場尚未成形,更談不上開放。

2、粗製濫造太多導致影片淤積,資金回籠成問題,本土經濟不景氣,台灣片商也在撤資,缺乏金主。

3、周邊重要電影市場,比如韓國,自身的電影產業發展迅猛,而且還設了國產片保護。

4、自身電影人才瞅准機會早早抽身,但造星斷檔,青黃不接,周潤發、成龍、李連杰(這個算出口轉內銷吧)紛紛投身好萊塢,,帶來的空缺很能被填補。

5、上面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導致原有片場師徒傳承製實際破產——師父自己都吃不飽呢,所以帶來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斷檔。別的不說,香港原來世界最強的電影崗位——武術指導,你有見到多少新面孔嗎?

香港電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辦法救市啊,這才有了《無間道》的應​​運而生。但大家看這個系列可以看出來,片子是非常不錯,但原來意義上的“香港電影”在這個系列中基本蕩然無存了。而且它這一個系列成功了,但並沒有因此拯救香港電影,只是帶來的是隨後一小段時間的跟風——題材、拍攝形式上統統跟風。中間雖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沒有一部能達到《無間道》的成功,而在這個過程中,香港電影自身的特質基本喪失了。

香港電影人怎麼辦呢?他們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國大陸,這個正逐漸開放並興起的新市場。90年代合拍片還只是部分試水,到了這時候香港電影人已經是成批湧入大陸了。有一個段子,一個朋友去見文雋,剛好一個香港編劇找文。編劇問他:文生,導演協會已經開了普通話培訓班,什麼時候編劇協會也開一個?文雋有點尷尬,把那編劇敷衍幾句打發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來大陸拍片不同,時代不一樣了,大陸人不再是那個又土又窮的表姐,土或許還是土,但窮——至少對於金主們來說,是一點都不窮了。

大量香港電影人在大陸獲得了工作機會。我在這裡要強調一下,這不是說大陸是香港電影人的救世主,其實就是個工作機會。大陸畢竟熟諳商業電影拍攝法的人才還不夠多,這時候很需要擁有大量經驗的香港人參與。而即使讓香港人來操盤,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你要在大陸拍片,並且要在大陸公映,你就得面對嚴苛的大陸%^&(大家都懂的)。更何況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陸觀眾又有相當的區別,本來就不是最佳創作狀態,又在高度限制下開工,這樣狀態下出來的作品,你覺得還能叫“香港電影”麼?

更何況大陸電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長,漸漸的,投資方發現,與其讓香港人來拍,不如試試大陸自己的導演,他們可能更了解大陸人的口味。從影片藝術水平上來講,不好說是耶非耶,但從商業成績來看,香港人的“優勢”也在逐漸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較成功已經成名的大導演,像陳可辛,從《如果·愛》開始,一直拍到《中國合夥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業和口碑上贏得了大陸的認可。陳可辛這種文化接受力很強且血統多元一早就倡導“亞洲電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覺得其他人會更好多少麼?

雖然大陸電影產業問題非常之多,但有資本的力量,並且也確實有一些有見識有能力的企業與製作人在推動,“香港電影”這個概念逐漸消亡了,而標誌著大陸、香港、台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塊電影重鎮,仍然有杜琪峰、許鞍華等作者,並且也不時會有個別新人湧現,但這些成就已經是大“華語電影”的成就了。無論從地域人才的參與,還是電影內容的接近,呈現出來的分別是電影作者的分別,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別了。

消亡說起來令人傷感,但只要還有大批熱愛電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創作,仍不時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電影”還是“華語電影”呢?

本文純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電影研究者,只是個港片影迷,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掛一漏萬,權當拋磚引玉。見笑,見笑~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懶蛇
發表於: Oct 16 2014, 20:06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6
聲望:1908


QUOTE (孟德爾)
雙手贊成SydneyCarton的答案。
因為他關了評論我就只好單發一條了。

香港電影不是衰落,而是回歸正常。香港電影的繁榮本身就不是一個正常現象。

那麼少的人口,市場卻極度繁榮,只看數量的話完全可以和幾千萬人口的發達國家相比了。除了香港經濟60年代後的飛速發展,還和長期以來中國知識分子流亡香港有很大的關係。這些知識分子不光作為創作者,也作為消費者存在。台灣實際上也集中了很多知識分子,但是台灣有軍管這個因素,文化創作受壓制,有時候還要藉香港這個地來創作。換句話說,若大的中國,幾億人民,就只剩香港這一個地方可以搞藝術了,如果不火,那就只能說明中國人天生比較笨。

從台灣結束軍管,大陸確定開放路線以後,香港電影進入了巔峰,但是這其實是依靠70年代的商業積累,80年代新生代影人的創造。等到台灣和大陸真的放開手腳,沒有人才又沒有資源的香港馬上就被比下去了。

而大陸電影雖然壓倒了香港電影,但照樣也打不過好萊塢,反正全世界都打不過好萊塢。香港過去那種粗製濫造打短線的玩法,也只有在印度這種比較落後的地方才可能了。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23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