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精]《三國志》文獻學探微
黃巾小賊
發表於: Dec 9 2007, 12:01  評價+7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香港公共圖書館藏舊本《三國志》初探

近日開始嘗試一下親身接觸舊本《三國志》,因母校在這方面可謂近乎零,因此只能從公共圖書館開始。只看過少許介紹文章,仍在孤陋寡聞階段,他日有空要多多進修。

在網上search到台灣東海大學圖書館的文章《館藏〈三國志〉板本考略》,夠具體,頗具參考價值。
上:http://www.lib.thu.edu.tw/~lidato/15-200212/Lib15-5-1.htm
下:http://www.lib.thu.edu.tw/~lidato/16-200301/Lib16-3-4.htm


百衲本與仁壽本的關係

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多套百衲本二十四史、仁壽本二十五史,以及它們的影印本。由於距離我家最近的九龍公共圖書館只有一套仁壽本,所以對此特別在意。

東海大學圖書館之文已指出百衲本與仁壽本《三國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但他們未能咬定兩本是否同一本,只能置疑。其中最大的疑問是百衲本卷四第一頁的三個印(從卷四開始是日本藏紹熙本)。
QUOTE
1.三國志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附目錄三卷二十冊 晉陳壽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四部叢刊初編百衲本二十四史 民國二十年上海涵芬樓景印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藏宋紹熙刊本配補宋紹興刊本初版 民國三十三年再版

附: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三國志目錄>(1) 、北宋咸平六年(1003)<中書門下牒>、張元濟<跋>。

......

QUOTE
2.三國志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附目錄三卷二十冊 晉陳壽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仁壽本二十五史 民國四十四年二十五史編刊館景印南宋紹熙刊本原闕魏志三卷據紹興間衢州刊本配補

附: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三國志目錄>、北宋咸平六年(1003)<中書門下牒>。

......

QUOTE
A.細審「仁壽本二十五史」《三國志》,與《四部叢刊初編》之「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國志》所據底本之板式行款完全相同,惟:

1.「仁壽本二十五史」所鈐之「御史之寶」、「季印振宜」、「滄葦」、「季振宜藏書」、「華亭朱氏珍藏」、「大宗伯印」等方型硃印的位置,與「百衲本二十四史」完全相同,但後者因係影印再版,故藏印呈現墨色;「百衲本二十四史」於《魏書》「少帝紀第四」另見「賜蘆文庫」長條印戮及兩個難以辨識的方印,其中一枚隱約可見「帝室圖書」四字,顯如張元濟<跋>所云借照自日本帝室圖書寮者。
2.「百衲本二十四史」書末附張元濟<跋>,而「仁壽本二十五史」則缺。
3.「仁壽本二十五史」題「二十五史編刊館景印南宋紹熙刊本原闕魏志三卷以紹興間衢州刊本配補」,「百衲本二十四史」牌記題「上海涵芬樓景印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藏宋紹熙刊本原闕魏志三卷以涵芬樓藏宋紹興刊本配補」,二者僅有詳略之別。

B.黃曉斧、陳林<二十四史現存版本述略(一)>記《三國志》版本,記載:1.宋紹熙刊本原缺《魏志》三卷,用涵芬樓藏宋紹興刊本配補百衲本;2.民國二十年中華學藝社用日本帝室圖書寮藏宋紹熙本影印原缺《魏志》三卷,用上海涵芬樓藏宋紹興本配補上海中華學藝輯印古書之八;3.影印南宋紹熙刊本原缺《魏志》三「志」(按當為「卷」之誤),用紹興中衢州刊本配補仁壽本,為二十五史所收。(7) 將同一書分記為三,就所載內容歸之,又可分為二種。然據館藏所見,百衲本與仁壽本二者同為配補本,且所配補的葉碼完全相同,能否即云二者所據之底本非同出一源?但是,如果二書所據之底本是相同的,何以「百衲本二十四史」據「日本帝室圖書寮」藏本景行,已有其藏印可證;但「仁壽本二十五史」卻缺「帝室圖書寮藏書」之藏印?而其所謂的「南宋紹熙刊本」究是據何人所藏?實有再進一步追索的必要。

我看過的介紹從未提及仁壽本,也許仁壽本實則來自百衲本,這點已有定論,只是東海大學館方當時未知而已。

其實,百衲本並非純粹的影印,是有挖改的,因此,如果仁壽本有同樣的挖改,則差不多可以肯定兩者是同一本。除非仁壽本依從百衲本進行了同樣的挖改,又沒有明言,但這樣的可能性應該極低。而1999年張元濟的遺稿被重新整理、影印出版成《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記》,我們對於百衲本何處有進行過挖改就一目了然。只要找出一些《校勘記》裡表明已修的條目作為例子,查看百衲本是否真的有那些修改,再比較仁壽本是否有一模一樣的修改,就非常清楚了。於是,我略略查了幾處,確實是有同樣的修改。

至於百衲本卷四首頁的三個印中,其中兩個方印並不是印於空白位置,是大幅與內文部分重疊,覆蓋了一些原文文字,因此要完全抹去印痕,而不被發覺,並不輕易。仁壽本的情況,就我親眼所見,要不是事先得知,一般人絕對不會懷疑曾有東西被抹去,在百衲本中被覆蓋的文字部分也沒有殘缺之感,又不覺是重新補上(但我沒有經驗)。我不知道當時有沒有技術可能做到這個效果。不過,我覺得在某些空白地方,還是有極微小的痕跡,不排除是先入為主。


殿本的分支

東海大學圖書館之文提到他們藏有:

QUOTE
1.三國志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附目錄一卷考證六十五卷二十冊 晉陳壽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清陳浩等奉敕考證 清光緒十年(1884)上海同文書局據清乾隆四年(1739)校刊本石印
附: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七月二十六日<上(乾隆)諭>、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三國志目錄>,清李龍官等<三國志考證跋語>。
……

QUOTE
2.三國志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附目錄一卷考證六十五卷十六冊 晉陳壽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清陳浩等奉敕考證 上海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四部備要聚珍倣宋版
附: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三國志目錄>、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七月二十六日<上(乾隆)諭>、清李龍官等<三國志考證跋語>。
……

俱為據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本重刊,兩本字體、版式都完全不同。又張敏文《〈三國志〉研究資料簡編》一文,「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中寫道「嘉慶圖書館有清孫爾准校、沈衍純校並跋本,民國16年上海書局有鉛印本,四部備要本」,並未提及「光緒十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之類。東海大學圖書館之文又提到:
QUOTE
A.清張之洞《書目答問》「欽定二十四史」條云:「武英殿附考證本,江寧、蘇州、揚州、杭州、武昌五書局合刻本,新會陳氏覆刻殿本。」范希曾《書目答問補正》云:「殿本中,《舊五代史》乾隆四十九年刻,餘皆乾隆四年,其《宋》、《遼》、《金》、《元》四史,在乾隆十四年後印者,為譯名新改之本。道光四年修補殿版本,經淺學誤改,不善。光緒間湖南寶慶三味書坊翻殿本。光緒間上海同文書局影印殿本,惟《舊五代史》則由他本託名殿本者。」 范希曾所云:「光緒間上海同文書局影印殿本」,當指館藏同文書局光緒十年石印本,是書版心題「乾隆四年校刊」者,即為世傳「武英殿本」。
……

其實,它們雖同列於殿本之下,實經重刻(至少部分如是),似乎不能當成內容毫無差別。

香港公共圖書館固然有不少四部備要本,亦很易確認,搜索系統中寫明是「同文書局」「光緒十年」的亦有一套,但它與東海大學圖書館之描述又是不同。首先,香港公共圖書館那一套是共704冊的二十四史,《三國志》是第87冊至第100冊,共14冊,而非東海大學圖書館之文所說的20冊;另外,暫未發現有「板心下方間見『森寶齋』及各葉字數」;未見「光緒十年夏四月上海同文書局石印」,但有「光緒十年甲申仲春上海同文書局用石影印」;魏、蜀、吳三志首尾均未見有「清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上(乾隆)諭>」;「板心上方題『乾隆四年校刊』」(以《史記》、《三國志》為例)、「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俱同。

香港公共圖書館的這一套二十四史,館藏資料如下:
全套共704冊,缺92冊,《三國志》是第87冊至第100冊,所缺的剛好就在《三國志》。
索書號:610 1465
第1冊(史記) BIB:218403
第704冊(明史) BIB:219105
第87冊(三國志) BIB:218489
第100冊(三國志) BIB:218501
現為中央圖書館參考部所藏,屬珍本書,上有學海書樓藏印。

然而,香港公共圖書館其實還有一系列的書,現在搜索系統所提供的資料上只寫著「涵芬樓印, 歲次丙辰」,這一系列的書包括《史記》等等,沒有同列於「二十四史」或其他名稱的叢書項,所以紀錄上看似是獨立的,唯一共通點就是「涵芬樓印, 歲次丙辰」,而這些《史記》、《三國志》等書的冊數和上文所說的那套二十四史是一樣的,而且,它們的索書號同樣是610 1465,查一查這個索書號下還有甚麼書,似乎610 1465是代表著一些二十四史。也許搜索系統上雖未有明言,但當初館方人員亦是了解箇中關係的。「歲次丙辰」應為1916年。

這一系列「涵芬樓印, 歲次丙辰」本,館藏資料如下:
索書號:610 1465
史記 第1冊 BIB:1113716
明史 第112冊 BIB:1079590
三國志 第1冊 BIB:1079379
三國志 第14冊 BIB:1079416
現為中央圖書館參考部所藏,不屬珍本書。

其實公共圖書館搜索系統所提供的資料,通常只是按照封面和首尾幾頁的資料抄出來。本來我想一併借出兩者的《三國志》、《史記》首尾、《明史》首尾來比較,但趕忙之下,最後並沒有做足。

前者各書首冊皆有「光緒十年甲申仲春上海同文書局用石影印」;《史記》首冊有乾隆十二年二月陳邦彥《御製重刻二十一史序》、乾隆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和碩和親王等《勅校刻二十一史告竣恭呈》及《校刻二十一史諸臣職名》,《明史》首冊另載有關於修明史的上呈等。後者的唯一明顯分別是,各書首冊沒有「光緒十年甲申仲春上海同文書局用石影印」,首頁只寫著「涵芬樓印 歲次丙辰」,公共圖書館搜索系統所提供的資料正是出於此分別。兩者字體、版式似乎完全一樣,後者亦具有前者與東海大學藏本的異同。兩者只有一些微小的分別,如《史記索隱序》後「史記索隱序」五字,前者顯得有點不正常。

一星期前我曾借過後者的《三國志》一次,當時看見「涵芬樓印 歲次丙辰」,還以為是百衲本一系,一看才知是殿本一系,於是就作了一個非正式的提議,我說在資料上表示版心寫有「乾隆四年校刊」及附考證會較為清楚,一星期後職員卻說不知那套書被移去哪裡了,不會是拿了去給專家研究吧?而後者的《明史》也沒有借來比較,結果今天直接比較的只有《史記》首冊。


其他

另外,香港公共圖書館至少有兩套屬毛晉汲古閣十七史本一系,但其中一套極為殘缺。


PS
1. 我非常非常討厭一切佔據圖書館坐位而不是在看館藏之徒,包括在大學。
2. 今年不捐錢給HKSAN了,要保留車馬費儲備。 grin2.gif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Dec 8 2008, 08:12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Jan 3 2008, 12:03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補充:

1.百衲本並非只有卷四首葉(紹熙本的開始)才有兩個方印,部分卷次首葉亦有。而仁壽本之中,卷十九首葉明顯殘留著方印的痕跡。

2.細審那「光緒十年」本與「涵芬樓印, 歲次丙辰」本《三國志》的版式,前者白口,後者上下黑口;兩者都是單魚尾,但未肯定是否與東海大學藏本一樣間有雙魚尾。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Sep 10 2008, 12:23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補充:

《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的叙例指出,他們是根據光緒癸卯(1903)五洲同文書局石印二十四史本編纂。這比上文提到的光緒十年同文書局本為後。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Dec 1 2008, 14:06  評價+9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殿本再探

總結以往所得,出於殿本的本子中,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四部備要本經過重新排印,庫本更不知有否更多刻意的刪改,只有同文書局本可能被視為真正的殿本。

近來得知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開明書店曾出版過《二十五史》影印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也出版了《二十五史》影印本,前者是《二十四史》加以《新元史》,後者是《二十四史》加以《清史稿》,而兩者的《二十四史》均採用殿本。又公共圖書館藏有香港文學研究社1959年出版的《二十五史》,其實亦是開明書店本。開明書店本又附有參考書目、人名索引,參考書目包括異本、注釋訓詁者、考證質疑者、增補整理者,非常有用。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版本編》:
「在晚清石印本中,以同文書局影印的《古今圖書集成》和《二十四史》為最有名。該局『於京師寶文齋覓得殿板白紙《二十四史》全部、《古今圖書集成》全部,陸續印出,不下數十萬部……』(引《中國出版史料》補編:《上海石印書籍之發展》注二)」
「其後商務印書館也利用石印的方法影印了大量叢書,其最有名的有《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及《影印四庫全書未刊珍本初集》。」
又引錢基博《版本通義•讀本第二》:
「光緒間,泰西石印法初傳至中國時,粵之徐氏創同文書局,印精本書籍;最著名者為覆印武英殿《二十四史》,皆全張付印。徒以所得非初印本,字蹟漫漶,乃延人描使明顯,便于付印;又以書手非通人,遇字不可解者,輒改以臆,譌謬百出!尤可笑者,自云所據四年本,而不知四年所刻,固無《舊五代史》;又未見乾隆四十九年殿本,輒依殿版行款,別寫一通,版心亦題乾隆四年,書估無識,有如此者,然世乃以其字蹟清朗,稱為佳本。竹簡齋印《二十四史》遂用同文書局本,故錯字一仍其舊;而以合兩行為一行,有錯行者,有應另行而圖省紙與前行迸為一者,至諸表則強以次葉附于前葉之下,乖舛不可究詰。」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二十五史》出版說明:
「殿版初刻本印數不多,清末已經罕見。現在存書更少,剪貼拼版困難重重,加之有的版面墨色不夠均勻,《舊五代史》印製又差,影響影印效果。為此,我們改用一九一六年涵芬樓影印本照相製版縮印,因為歷來影印殿版《二十四史》的各種本子,以涵芬樓本最接近殿本原刻,且版面清晰。」

開明書店《二十五史》刊行緣起:
「以前曾經有幾種石印的二十四史,把殿版的九頁拼做一頁,每頁三欄,俗稱『橫行《二十四史》』。這就一般的經濟能力說,當然比較輕而易舉,但是那些本子把字體縮得太小了,石印既然不見得怎樣清楚,而線裝又多到一百本以外,翻閱、保存、攜帶都不方便。現在我們特鑄鋅版印刷,把字體縮到新五號字那樣大小,更把這麼大的一部東西勻裝做九本,這樣無論從那方面看,都覺得沒有絲毫缺憾了。」

從中,又對殿本的流通情況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二十五史》影印的1916年涵芬樓本(不保留版心、版框),應該就是當初我所見的那套「涵芬樓印 歲次丙辰」(涵芬樓即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書室)。
看來,同文書局、涵芬樓等影印本,從晚清以來一般已被當作真正的殿本使用。然而,據錢基博所言,同文書局本和原來的殿本有所分別,更出現錯字。那麼,是否有部分學者能用到更近真的殿本呢?有時,我所見的與學者所描述的相違,或者兩名學者所描述的相違,這是否出於所用殿本不同?四庫全書本又是否有助於探究殿本原貌?當初,我對公共圖書館所藏的同文書局本和涵芬樓本非常粗略地比較過幾眼,覺得字體、版式都無差別,但現在看來,有必要繼續查探兩者在源流上、質素上有否差別。
開明書店的影印亦未保留版心、版框,它跟同文書局本、涵芬樓本在字體上、每行字數等版式上亦無差異,只是並沒有行與行之間的間線,這代表它影印的本子又有別於其餘兩本嗎?

上述各《二十五史》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收藏狀況如下:

開明書店《二十五史》,共9冊,另有人名索引一冊,《三國志》於第2冊。資料如下:

民國54年(1965年)台灣開明書店重印
索書號:610.1 1415
第1冊 BIB:1999418
第2冊 BIB:1999413
第9冊 BIB:1999077
人名索引 BIB:1999060
中央圖書館參考部劉靖之教授特藏,不屬珍本書

香港文學研究社影印
索書號:610 1415
第1冊 BIB:105380
第2冊 BIB:105380
第9冊 BIB:105388
人名索引 BIB:105389
中央圖書館參考部藏有全套,另九龍公共圖書館參考部藏有第2至第5冊

另一套香港文學研究社影印本
索書號:610 1415
第1冊 BIB:2012096
第2冊 BIB:2012112
第9冊 BIB:2012127
人名索引 BIB:2012131
屬中央圖書館參考部某文獻特藏,藏於書庫,須七日預約,相信永遠也不會借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二十五史》,共12冊,《三國志》於第2冊。資料如下:
索書號:610 1415
第1冊 BIB:2009931
第2冊 BIB:2009939
第12冊 BIB:2009973
屬中央圖書館參考部某文獻特藏,因本人母校亦有一套,中圖這套暫未借過


也在這裡分享一些庫本及備要本的異文例子:
各影印殿本《吳志八•薛綜傳》:「珝弟瑩」,庫本「珝」作「翊」,各本目錄記此人名皆誤作「翊」,其餘各處不誤。
各影印殿本《魏志九•曹爽傳》注引《魏略》載桓範事:「與徐州刺史鄒岐爭屋」,備要本「岐」作「歧」,其餘各處記此人名皆不誤。
各影印殿本《蜀志二•先主傳》載劉備即位告天文,有「詢于庶民」、「又懼漢邦將湮于地」、「告類于天神」、「祚于漢家」四語,其中「又懼漢邦將湮于地」、「告類于天神」兩語之「于」字,庫本作「於」。又如《蜀志五•諸葛亮傳》「曹公敗于赤壁」、《吳志五•孫晧滕夫人傳》「隨晧遷于洛陽」,庫本皆「于」作「於」。相反地,《吳志十六•陸凱傳》載凱上疏:「先帝憂民過於嬰孩」,庫本「於」作「于」。

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國學基本叢書」有斷句本《三國志(附考證)》,自然亦出於殿本。今以上述例子比較,萬有文庫本並無庫本或備要本的異文。

2001年出版的趙幼文遺著《三國志校箋》,是趙幼文後人趙振鐸等,以其《武英殿本三國志刊誤》等幾種遺稿結合整理而成(部分於趙幼文生前已公開發表)。
趙振鐸於《校箋》前言交代:「這次整理,仍以同治十年成都書局翻刻的武英殿本為底本,凡避清帝及孔子名諱之處作了改正,個別異體字作了規範。考慮到幾種遺稿完成的時間不同,根據的本子有異,作了一番統一工作……」
然而,《校箋》本的《三國志》及裴注原文,不乏中華書局陳乃乾校點本新形成的印刷錯誤,或是陳校本非承自殿本的特徵,相信他們實際上是以陳校本或源於陳校本的電子版為底本,再根據手上的翻刻殿本修改,只是校對工作存有疏漏,仍殘留著陳校本的特徵。而且,對趙幼文校語的整理亦疑有疏忽。因幾種遺稿所據本子有異而作的「統一工作」也不知具體是怎樣。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徐元直
發表於: Dec 1 2008, 21:54  
Quote Post


攤抖首領
************

發表數: 7,909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64
聲望:4175


本主題已被標示為精華。


--------------------
......
PMEmail Poster
Top
諸葛羲
發表於: Dec 3 2008, 11:42  
Quote Post


五品官
********

發表數: 70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10-28-2003

活躍:8
聲望:893


QUOTE
又引錢基博《版本通義•讀本第二》

驗之原書,當作「讀本第三」。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Dec 5 2008, 14:58  評價+4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先謝過


百衲本與《校勘記》的二三事

近一年來經常利用到《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記》之《三國志校勘記》,本文略談一些使用《校勘記》的經驗,以及有關百衲本和《校勘記》的一些疑惑。本來,這應該另開新主題,但文中很多須交代的背景資料都可在上面的帖子中找到,就索性貼在這裡。

百衲本並非純粹的影印本,乃是經過張元濟所主持的校勘工作,再根據校勘結果對誤文進行挖改。當年因時局動盪,百衲本校記未能公諸於世,至六十年代原稿為中華書局借去,九十年代歸還時已散失《晉書》等七種。此後,商務印書館邀請王紹曾(當年曾參與百衲本校勘工作的唯一在世者)等人整理存留下來的遺稿,直至九十年代末,相隔數十載,《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記》叢書才得以出版。王紹曾等將校記各種原稿的內容重新整合到新的整理稿之中,過程中又再次對內容進行覆核,《校勘記》就是王紹曾等手書整理稿的影印本。
百衲本《三國志》的底本是南宋紹興本、南宋紹熙本,出版以來一直是《三國志》通行本中最接近古貌的一種。校改確實令它成為質量更高的善本,但從存舊的角度來看,它始終不是真正的宋本,不免為憾。因此,《校勘記》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匯集版本之多,也不僅在於它至為仔細、所記版本異文數目為諸家之冠,更是在於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宋本的原貌。


局限性

《校勘記》之出校,顧廷龍序中稱道:「雖一字之差,一筆之微,均網羅無遺。」2006年出版的蘇杰《三國志異文研究》也說:「在宋本中,我們以百衲本的異文為主要研究對象,這不僅因為百衲本是宋本中的通行本,更重要的是,張元濟的百衲本《校勘記》已將幾種宋本的異文輯錄殆盡……」

那麼,「網羅無遺」的究竟是甚麼呢?
《校勘記》所用本子極多,計有宋本(紹興本、紹熙本)、清代殿本(又稱官本)、元本、明代汲本(又稱毛本)、明代南監本(又稱馮本)、明代北監本(又稱監本)、清代孔繼涵校本、清代汪氏校本、某「大字宋本」、某「宋補本」、另一種不明的「另宋本」、晉抄本(又稱古寫本)《吳志•虞翻陸績張溫傳》殘卷。除了晉抄本殘卷外,「大字宋本」看來只存《魏志》,「宋補本」只存《吳志》最末兩卷,「另宋本」則甚為少見。
這些本子之中,作為底本與對校本的,就只有宋本和殿本,其餘皆為參校本。《校勘記》「網羅」的其實是底本與對校本之間的異文,而參校本(古寫本殘卷除外)只是用以對該些內容作進一步比較。而且,就算排除了上述「宋補本」等殘本,也不是每一條校文都會盡列其他參校本的情況如何,這不知是甚麼原因。(可能性如:當初並未有盡用諸本校每條異文、部分本子偶有殘缺、《校勘記》遺稿有殘缺)。

然而,底本與對校本無異而出校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常見的有兩類:
(1)可利用晉抄本殘卷對校的內容;
(2)一句中有多個異文,其中一些是底本與對校本之間的異文,另外一些是部分參校本與它們之間的異文,因前者而被旁及。

蘇杰指「《校勘記》已將幾種宋本的異文輯錄殆盡」,似乎未把事實說清楚。


疑漏

上文雖說「網羅無遺」,但我們也不能排除從校勘至出版的各個程序中,會因種種原因而導致遺漏。其實《校勘記》「整理凡例」第七條已經提到:「過錄時如發現衲本、殿本確有異文但校勘記漏未出校,均須用另紙抄錄,作為校勘記遺補,附於校勘記之後。」可見原始校記並不完美。可是,《三國志校勘記》卻只附有漏修、誤修字表,未見遺補。(手上另一本《後漢書校勘記》則相反,附有遺補而未有漏修、誤修表。)

以下是少許例子,由於殿本方面仍有問題尚未解決,或與學者之說相違,不能一口咬定:

陳校本、百衲本《吳志十六•陸凱傳》:「先帝愛民過於嬰孩」,出於殿本的本子,包括庫本、備要本,皆「愛」字作「憂」,卻未見《校勘記》出校。以翻刻殿本為底本的趙幼文《三國志校箋》也作「憂」,注云紹興本(實指百衲本)作「愛」;吳金華《略論易氏三國志補注》引易培基《三國志補注》,亦云紹熙本(當據百衲本)作「愛」,吳金華相信陳校本作「愛」是取自百衲本(陳校本所用互校本包括百衲本和殿本)。

吳金華可謂近二十年來《三國志》校讎方面的代表人物,其成果甚豐,但亦偶有疑誤之處。如陳校本《魏志十六•任峻傳》注引《文士傳》「嵩兄腆,字玄方,襄陽太守」中的地名「襄陽」,盧弼《集解》本作「襄城」,注云:「馮本作『襄陽』,《晉書》作『襄城』。」吳金華將此列為馮本(即南監本)、金陵活字本、陳校本遞相沿誤之例(馮本是金陵活字本的底本,金陵活字本是陳校本的互校本之一,吳金華認為它其實是陳校本的底本),他在《三國志校詁外編》言之鑿鑿:「百衲本、元本、北監本、汲本、殿本、局本等《魏志》均作『襄城』……」其學生蘇杰的《三國志異文研究》也指「紹熙本、殿本皆作『襄城』」。據吳、蘇之說,《校勘記》不出校,並無不妥。然而,今檢出於殿本的各種本子,無不作「襄陽」。趙幼文《校箋》本作「陽」,注云:「紹興本、毛本『陽』字作『城』,《晉書》、郝書同。」(紹興本實指百衲本、毛本即汲本),但它對釐清事實並無太大幫助。

《校勘記》7頁第3行宋本欄「二者設於國」(《魏志一•武帝紀》注引《魏書》)、20頁第1行宋本欄「孫權破劉備於夷陵」(《魏志二•文帝紀》),殿本皆「於」作「于」,可見這種分別亦在《校勘記》的出校範圍。
百衲本《蜀志五•諸葛亮傳》「先主至于夏口」之「于」,出於殿本的本子皆作「於」,但未見《校勘記》出校。
百衲本《吳志二•吳主傳》「文和於內,武信于外」,前後不一,而出於殿本的本子前後皆作「於」。此也未見《校勘記》出校。


疑誤

《校勘記》114頁第7行,宋本欄作「入繼太宗」(《魏志二十•燕王宇傳》),圈點「宗」字,而殿本欄作「大」。今檢百衲本,以及出於殿本的一些本子,可確定宋本欄圈點有誤,當點「太」字。115頁第7行(《魏志二十•東海定王霖傳》)亦是同一異文,其圈點不誤。

152頁第1行,宋本欄作「王凌奏欽貪殘」(《魏志二十八•毌丘儉傳》注引《魏書》) ,圈點「凌」字,而殿本欄作「淩」。雖然百衲本確是作「凌」,但出於殿本的本子皆作「浚」(《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以同文書局本為底本,亦為此「王浚」立條),疑殿本欄有誤。
此人名在舊本中主要有「王淩」、「王凌」兩種異文。據《校勘記》(可參看146頁第1行)及本人所見,百衲本多作「王淩」,殿本在目錄中雖也作「王淩」,但內文多作「王凌」。「王凌奏欽貪殘」一句十分特別,除殿本外,很多舊本皆作「王凌」,以「王淩」為主的百衲本等亦然。

194頁第13行,宋本欄作「備往荊州」(《蜀志二•先主傳》注引《九州春秋》),但未圈點異文位置,而殿本作「住」,宋本欄似當圈點「往」字。由於備註欄表明已修,百衲本與殿本理應相同,無以為證。

206頁第14行,宋本欄作「魏氏跨中土」(《蜀志五•諸葛亮傳評》注引吳大鴻臚張儼作《默記》) ,圈點「土」字,但殿本欄亦作「土」。備註欄表明已修,而百衲本、各出於殿本的本子俱作「魏氏跨中土」,可知宋本欄之「土」字有誤。

235頁第7行,宋本欄作「而官臣黃皓等」(《蜀志十四•姜維傳》),圈點「臣」字,而殿本作「官」。今檢百衲本,作「而宦臣黃皓等」,而各出於殿本的本子皆作「而宦官黃皓等」,可知宋本欄之「官臣」乃「宦臣」之訛。

236頁第7行,宋本欄作「是以右之烈士」(《蜀志十四•蔣琬費褘姜維傳評》注引干寶語),但未圈點異文位置,而殿本作「古」,宋本欄似當圈點「右」字。由於備註欄表明已修,百衲本與殿本理應相同,無以為證。

279頁第9行,宋本欄作「乃自就羽」(《吳志九•魯肅傳》注引《吳書》),圈點「就」字,而殿本欄作「趨」。今檢百衲本,作「乃自就羽」,而各出於殿本的本子皆作「乃趨就羽」,可知宋本欄圈點有誤,當點「自」字。

141頁第15行,宋本欄作「而武子繫之」(《魏志二十七•王昶傳》),殿本「而」作「至」。此校雖無誤,但宋本欄的「繫」字是「擊」字之誤。


盧弼有否使用百衲本?

2006年出版的蘇杰《三國志異文研究》:
「紹興本為南宋紹興年間刊印本,紹熙本為南宋紹熙年間刊印建本,張元濟揍合兩者成百衲本……紹興本今無存,僅可從百衲本見其大概;紹熙本似尚存於日本。張元濟、盧弼統稱為『宋本』,易培基稱為『紹興本』、『紹熙本』。趙幼文每將『紹熙本』誤為『紹興本』,蓋其所見實為百衲本。」

然而,其師吳金華早年對盧弼《三國志集解》的認識卻顯然不是這樣。吳金華在1990年出版的《三國志校詁》引述《集解》有關「宋本」的注語時,每每以百衲本作為比較,其中存在一些盧弼所言「宋本」與百衲本相異的例子;而九十年代末發表的《三國志集解校箋》等文,則多指盧弼「無視百衲本」。

《魏志十六•杜恕傳》「雖歷六代而考績之法不著」,《集解》云「宋本『不』作『以』」。百衲本作「不」,各出於殿本的本子也作「不」,《校勘記》亦不出校。

同傳「頗好言事」,《集解》云「宋本無『言』字」。據《校勘記》100頁第3行,紹熙本本無「言」字,百衲本據殿本等補上。趙幼文《校箋》留意到「宋本無『言』字」一語見於殿本《考證》。《集解》與殿本《考證》所言「宋本」應當不同,那不知是盧弼所見宋本亦無「言」字,還是《集解》脫「官本考證曰」五字。(又如《魏志二十六•郭淮傳》注引《郭氏譜》「父縕,雁門太守」,《集解》云「北宋本『縕』作『蘊』」,語同《考證》;《吳志九•周瑜傳》「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集解》云「宋本無『方連』二字,《通鑑》有之」,前句「宋本無『方連』二字」亦見於《考證》,諸如此類,看來不在少數。但《集解》表明引用《考證》的例子,也確是有的。)

《吳志八•薛綜傳》「借之形勢」,《集解》云:「或云宋本『借』作『備』。」百衲本作「借」,各出於殿本的本子也作「借」,《校勘記》亦不出校。不過既言「或云」,似乎此宋本並非盧弼所用的宋本。

以上三個例子,實際上只有第一個最為有力。《集解》「宋本」的問題,我還是剛剛開始注意到,得繼續從各方面尋找線索。

不僅是《集解》,就是易培基《三國志補注》也有令人疑惑之處。《魏志二•文帝紀》注引鄄城侯植誄(曹植《文帝誄》):「胡寧忍務」,盧弼《集解》云:「《藝文類聚》『務』作『予』。」吳金華《易氏三國志補注今證》引《補注》:「紹興本『務』作『予』」,他將此作為易培基在版本匯校上比盧弼優勝的例子。然而,我所見的百衲本作「務」不作「予」,亦未見《校勘記》出校。趙幼文《校箋》亦只言《藝文類聚》作「予」。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Dec 5 2008, 15:48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諸葛羲
發表於: Dec 6 2008, 16:27  
Quote Post


五品官
********

發表數: 70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10-28-2003

活躍:8
聲望:893


小賊兄如能把文章加以整理,其實已經是學術論文。

欣見小賊兄在這方面的研究上有所發現。我總認為《三國志》的文獻學研究,目前還未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應該有很多發展空間。小賊兄宜把握機會,繼續鑽研。我們支持你。

忽發一想:大概可以把本帖改為「《三國志》論叢」、「研究」、「探微」之類的名稱,讓小賊兄的研究成果能夠匯集起來。

本篇文章已被 諸葛羲 於 Dec 6 2008, 16:28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阿暪
發表於: Dec 6 2008, 17:38  
Quote Post


一品官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7
聲望:1208


QUOTE (諸葛羲 @ Dec 7 2008, 00:27 )
小賊兄如能把文章加以整理,其實已經是學術論文。

欣見小賊兄在這方面的研究上有所發現。我總認為《三國志》的文獻學研究,目前還未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應該有很多發展空間。小賊兄宜把握機會,繼續鑽研。我們支持你。

忽發一想:大概可以把本帖改為「《三國志》論叢」、「研究」、「探微」之類的名稱,讓小賊兄的研究成果能夠匯集起來。

我覺得小賊很厲害, 對文獻的鑽研考究很深入, 我想問問小賊現在是不是在讀研究生?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PMEmail Poster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Dec 8 2008, 08:00  評價+2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大家過獎了,自問這些發現也不過像俗語所謂「手辦眼見工夫」,都是在工餘時間,還有蛇王時間( twisted.gif ),斷斷續續、一點一滴的累積下來。箇中局限,除了自己底子薄弱,更主要是我們常人難以得見珍本。

其實我現在的重心仍是搜集中華書局校點本的異文,及將其來由盡量理清。本主題的研究,其一是為了增進對《三國志》版本源流的認識,其二是過程中巧合得來。校點本異文方面篇幅很大,但終有一天會完成整理,放到主頁。至於從中得來的文獻學方面的發現,都可先集中在此,待他日更為豐富、成熟,也可以放上主頁。這裡就視為初稿,讓大家看看有甚麼意見。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Dec 8 2008, 12:29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Feb 10 2009, 09:50  評價+1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陳校本第一版《孫策傳》注引《吳錄》載策上表:「臣以固陋,孤持邊陲」,錢劍夫1978年發表的《三國志標點本商榷》指出「持」字誤,應從百衲本、殿本正作「特」,注釋18交代所謂殿本乃採用開明本,但出於殿本的四部備要本亦作「持」。《三國志校勘記》未提及此異文,不違錢說。

我所見的涵芬樓本不似作「特」,本以為得到開明本有別於涵芬樓本的線索,哪知自己所見的開明本也跟涵芬樓本一樣,原來只是更添困擾。《吳錄》載策另一上表中有「孤特之虜」一語,上述諸本皆未有誤,可作比較。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Feb 10 2009, 09:54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lzxzyhy
發表於: Mar 6 2009, 13:01  
Quote Post


出世


發表數: 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3-06-2009

活躍:0
聲望:1


吳金華教授所得到的易培基先生《三國誌補註》來自香港某圖書館,見《三國誌叢考》中《略論易培基〈三國誌補註〉》一文附注,他特別推崇,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吧,一般人很難找到,檢索中國圖書館館藏,沒有藏這部書。在香港的朋友,能否找到並複製一份呢?或者掃描製作成電子書上傳,最好是DJVU或者PDF格式的,以造福學林。


--------------------
請多指教!
PMEmail Poster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Mar 6 2009, 13:27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QUOTE (lzxzyhy @ Mar 6 2009, 21:01 )
吳金華教授所得到的易培基先生《三國誌補註》來自香港某圖書館,見《三國誌叢考》中《略論易培基〈三國誌補註〉》一文附注,他特別推崇,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吧,一般人很難找到,檢索中國圖書館館藏,沒有藏這部書。在香港的朋友,能否找到並複製一份呢?或者掃描製作成電子書上傳,最好是DJVU或者PDF格式的,以造福學林。

記得那是來自「香港大學」的圖書館,但既是珍本書籍,未知一般學生是否能借閱甚至影印。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Mar 6 2009, 13:28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May 16 2009, 15:19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原來錢基博《版本通義•讀本第三》批評同文書局本(見上)之後,又提到:「獨涵芬樓四部叢刊景印為得武英殿本之真。」對於涵芬樓本和同文書局本之間的疑問,是一大突破。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May 30 2011, 06:32  評價+2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QUOTE
盧弼有否使用百衲本?

2006年出版的蘇杰《三國志異文研究》:
「紹興本為南宋紹興年間刊印本,紹熙本為南宋紹熙年間刊印建本,張元濟揍合兩者成百衲本……紹興本今無存,僅可從百衲本見其大概;紹熙本似尚存於日本。張元濟、盧弼統稱為『宋本』,易培基稱為『紹興本』、『紹熙本』。趙幼文每將『紹熙本』誤為『紹興本』,蓋其所見實為百衲本。」

然而,其師吳金華早年對盧弼《三國志集解》的認識卻顯然不是這樣。吳金華在1990年出版的《三國志校詁》引述《集解》有關「宋本」的注語時,每每以百衲本作為比較,其中存在一些盧弼所言「宋本」與百衲本相異的例子;而九十年代末發表的《三國志集解校箋》等文,則多指盧弼「無視百衲本」。

《魏志十六•杜恕傳》「雖歷六代而考績之法不著」,《集解》云「宋本『不』作『以』」。百衲本作「不」,各出於殿本的本子也作「不」,《校勘記》亦不出校。

同傳「頗好言事」,《集解》云「宋本無『言』字」。據《校勘記》100頁第3行,紹熙本本無「言」字,百衲本據殿本等補上。趙幼文《校箋》留意到「宋本無『言』字」一語見於殿本《考證》。《集解》與殿本《考證》所言「宋本」應當不同,那不知是盧弼所見宋本亦無「言」字,還是《集解》脫「官本考證曰」五字。(又如《魏志二十六•郭淮傳》注引《郭氏譜》「父縕,雁門太守」,《集解》云「北宋本『縕』作『蘊』」,語同《考證》;《吳志九•周瑜傳》「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集解》云「宋本無『方連』二字,《通鑑》有之」,前句「宋本無『方連』二字」亦見於《考證》,諸如此類,看來不在少數。但《集解》表明引用《考證》的例子,也確是有的。)

《吳志八•薛綜傳》「借之形勢」,《集解》云:「或云宋本『借』作『備』。」百衲本作「借」,各出於殿本的本子也作「借」,《校勘記》亦不出校。不過既言「或云」,似乎此宋本並非盧弼所用的宋本。

原來趙幼文《校箋》已提到《集解》徵引他人之說,屢有不明著之例,早在他82年發表的《三國志集解辨証》一文已舉出多個例子(後歸入《校箋》),而吳金華撰《校詁》時亦有引用此文。得《校箋》已久,卻到今天才發現,實在想自刮三巴。

近來得知,中華書局早在計劃新版校點本二十四史,《三國志》據說由吳金華擔綱。又中華書局有種簡體橫排本《三國志》,乃據原來的繁體校點本整理而成,「參考繁體本出版後學術界關於《三國志》的整理研究成果,訂正了原書中的一些錯誤,並補寫了校勘記」。

有兩篇載於學術期刊的舊文章找不到,未知大家有沒有辦法。
錢劍夫《三國志集解校點記》,載於《文獻》1985年第1期
王文暉《中華書局本三國志勘誤七例》,載於《長江學術》2004年第6輯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May 30 2011, 06:57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黃巾小賊
發表於: Jun 4 2011, 12:50  
Quote Post


芻狗
************

發表數: 4,555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3-02-2005

活躍:13
聲望:557


網路資源偉大!想當初為檢舊本,花了多少時間來往圖書館,到後來見識廣了,安坐家中可以隨時查閱百衲本、殿本等。


而吳金華的寶藏--易培基《三國志補注》,原來已在上年流傳到網上,現在誰都可以任意下載。
http://iask.sina.com.cn/u/1226169713/ish?folderid=34977


同時又再發現日本大學的慷慨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index.html

早稻田大學所藏日本寬文十年翻刻陳仁錫評本、汲古閣十七史本(順治十三年補緝本)、金陵書局刻本(同治九年刻,留意此非經常提到的同治六年活字本)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4997/index.html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0053/index.html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0265/index.html

本篇文章已被 黃巾小賊 於 Jun 4 2011, 15:59 編輯過


--------------------
板友Leaf:「黃巾賊本來都和你我一樣是小市民一個,對一個小賊來說,當黃巾賊可能是餓死之外的惟一選擇......」
魯迅:「人民處於官兵與強盜之間,不論被裹從或自願參加,都是拿兩面旗;賊來了從賊,官來了從官。」
板友呂遜:「不論是出於孝心還是貪心,偷就是不對,偷就是賊。」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61 ]   [ 14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