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知乎] 南美洲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現在沒有發達國家?
懶蛇
發表於: Feb 13 2015, 21:17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4
聲望:1908


QUOTE (冷哲)
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每一個拉美國家的情況都不同,每一個國家的發展史都可以寫好幾本書。所以這裡只能泛泛談一談。

其實環顧世界,除了西歐這一片沾了新大陸的光,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迅速崛起的發達國家,全世界其他地區的發達國家寥寥無幾。

美、加、新、澳都是從英國殖民地發展起來的。這種殖民地與南美殖民地不同。這四者本身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容易變現的自然資源。因此一直都要依靠殖民者自己一手一腳開發農業。因此自然會建立起與西歐類似的制度。

南美雖然同樣是殖民地,但是它的不幸在於當地盛產貴金屬。因此從一開始,歐洲人就圍繞開採、掠奪貴金屬而建立了嚴酷的壓迫制度。歐洲先進的政治制度絲毫沒有影響到這個地區。這種制度我們甚至可以說,比中國同時期還要落後。這就導致了當地進入現代社會時,整個社會文化、風氣都是落後於時代的。

因此,不要看南美洲在引進歐洲技術方面並不落後,它的制度、文化、風氣的落後注定了這個區域的發展不可能跟得上歐美發達國家的步伐。即便歐美經歷了戰爭,但由於制度、技術、知識全都沒有丟,最多一代人就能重新恢復之前的高度。而拉美仍然要在泥潭中艱苦地摸索

————————————————————————————

處於高位的某幾個答案有一種很奇怪的傾向,就是把髒水都潑在左翼身上。仿佛是左翼造成了拉美的落後。

其實我們不妨這樣想,如果沒有拉美早期長久的壓迫史、沒有可怕的貧富差距,左翼哪裡有可能執掌權利呢?在美國,類似於貝隆主義的東西一直不可能泛起大的波瀾,這是為什麼?美國人聰明,拉美人蠢?

我們不妨把左拉美左翼上台的邏輯來梳理一下。

對於選民來說,他們總是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如果受益的,總是那麼幾個執政精英、商業領袖,以及外國財團,那麼經濟發展再好,與底層民眾又有何干?更進一步說,就算是民主也一樣。

這就是拉美的現實。民眾沒有感受到任何維護自由市場經濟的意義。外面大公司、大莊園蒸蒸日上,這和貧民窟裡掙扎的無數民眾有什麼關係?左翼的上台,說到底,是對原來貧富差距過大的經濟體系的反動。如果政府不能平抑貧富差距,到頭來這個問題就會毀掉資本主義制度本身。這個道理到今天還有很多人不理解。

既然長久以來,與美國交好的民選右翼領袖或獨裁者都毫無能力改變現實。最終民眾拋棄這些人而擁抱左翼,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不說當年阿連德、貝隆,就看看比較近的查韋斯的崛起,就很清晰了。

左翼上台,就算不講理想主義,只是講維持執政,就要回饋民眾。怎麼回饋?錢從哪裡來?首先當然是稅收,而後是沒收或強行收購外國在本國佔有的種植園、礦場等等。長期在台下的拉美左翼當然並沒有一種成熟的經濟發展思路,對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也不熟悉,劫富濟貧的把戲玩多了,自然對經濟發展沒有好處。像如今委內瑞拉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非常典型。

當時發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發展經濟學的失誤。當時國際上佔據主導的發展經濟學,是所謂結構主義理論。它從30年代逐步起步,在1960到70年代曾經非常盛行。在二戰期間,由於歐美工業轉向軍用,輸出工業品所有下降。一些拉美國家自己辦工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作為有那麼點家底的發展中國家,自然還是有點想法的,都想發展,都想達到發達。於是有不少拉美國家就遵從了結構主義發展經濟學的理論。

當時的發展經濟學認為,是產業結構決定了經濟狀況。因此,要提高國家經濟水平,就要從改變產業結構著手。這就是所謂“進口替代”的開始。簡單地說就是利用貿易保護和國家補貼來建立一套工業體系。然而,拉美的問題在於,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建立工業體系而建立工業體系,參與國際競爭只是一個可選項而不是目標。進口替代搞了幾十年,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並不多,勞動生產率停滯不前。我們今天知道,沒有能力直面國際競爭的產業,不能幫助國家走向富裕,而只會消耗政府的稅金。相比之下,中國這些年也保護,但是中國的目標始終非常清楚,那就是總有一天保護要撤除,總有一天絕大部分產業都要和外國競爭,保護只是暫時的,進口替代只是階段性目標,最終目標總是要在國際市場上直面對手,最終必須具備國際競爭力。

結構主義發展經濟學的失敗,使得拉美在80年代大規模右轉,開始擁抱自由市場理念,擁抱華盛頓共識。

雖然比早年間的結構主義發展經濟學更靠譜一點,但華盛頓共識也從來都不能解決問題。過了一代人的時間,拉美又重新左轉。因為政變而早早從左跳右的智利,如今也沒有和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拉開很大差距。排名前後都是一大堆東歐國家。有人號稱智利證明了華盛頓共識果然比愚昧的左翼要更優越,那我就要問了,怎麼智利和一大堆前共產主義國家排位差不多?


——————————————————————————————————

我們回頭來看,拉美為什麼發展不順利?

早期底子雖然好,但社會文化、制度都過於落後,長期無視底層人民導致社會整體反彈。

然後經濟發展理念選擇錯誤,誤入歧途。

然後經濟發展理念再次選擇錯誤,再次誤入歧途,債務纏身。

六七十年就這麼過去了。拉美國家的情況如今也談不上壞,人均GDP往往都在一萬以上,比中國目前還高不少。但是著實浪費了他們當年的底子。

國家一旦走錯路,對於人民來說就是一輩子。何況走錯兩次?

後進國家是沒有現成的道路可供遵循的。無論是結構主義發展經濟學還是華盛頓共識,說白了都是一種理性設計而不是自發秩序。不是按照本國實際情況與歷史環境逐步摸索出來的道路,都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一個國家要有好的發展,必須尊重經濟規律,依靠實際情況、實際數據不斷摸索,而不是依靠某種理性設計的宏偉藍圖。即便這種藍圖是其他國家通過自發秩序探索出來的道路,也未必就適合你這個國家和當下這個時期。這也許是拉美國家帶給我們的啟示。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54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