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泰國大米計劃
阿暪
發表於: Feb 6 2014, 16:02  評價+1
Quote Post


一品官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6
聲望:1208


http://cn.wsj.com/big5/20140206/bas134505....source=whatnews

泰國大米計劃——作繭自縛的遊戲



企圖控制市場往往會招致市場的報復。

在泰國北部一個名叫Ban Non Son的村子里,64歲的農夫Thongma Kaisuan上個月在自家後院的樹上上吊身亡,據他的家人和鄰居們說,他的死很大程度上與泰國政府試圖控制國際大米價格有關。大米是泰國最有名的出口產品。

投資者和政府常常幻想著控制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利用哄抬價格的手段攫取暴利。上世紀70年代,美國石油富豪亨特兄弟(Hunt brothers)試圖控制國際白銀市場,結果血本無歸。上世紀90年代,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首席銅交易員濱中泰男(Yasuo Hamanaka)掌握了全球5%的銅交易量,最終招致26億美元虧損。而其他例如控制黃金、錫、甚至洋蔥市場的行為也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現在泰國也加入了投機失敗的行列。

企圖控制國際大米價格的泰國已經遭到報復,喪失了世界大米最大出口國的地位,總理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因涉嫌失職面臨調查,成千上萬個像Thongma一樣的農民深陷債務泥淖。

Thongma的悲劇是從兩年半以前開始的,當時英拉政府推出了農業補貼政策,承諾以大約每噸18,000泰銖(合550美元)的價格從農民手中收購大米,較市場行價高出50%左右。

英拉和她的顧問們認為,通過將這些從農民手中買來的大米囤積起來,他們能推高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

他們的根據是,全球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大米只佔大米總產量的7%,這意味只要一個地方的大米出口中斷,國際價格必將受到重大影響。2008年,印度和越南等國因為擔心國內米價不斷上漲而暫時限制了大米出口,導致國際米價從每噸300美元飆升至1,200美元,在海地和菲律賓等國引發了糧食騷亂。


Reuters
圖為泰國東北部一家工廠里囤積的大米。泰國政府發現,這些庫存大米在國際市場賣不出去了。

英拉的大米計劃在一個方面取得了成功,那就是讓泰國農民手里忽然有了很多現金。

有了錢的泰國人開始紛紛購買電視機和3G智能手機。根據泰國央行的數據,泰國家庭負債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已突破80%,達到危險的高位。

為了給女婿買一輛小型貨車用來跑運輸,Thongma向農業合作社借了40萬泰銖(約合1.2萬美元)。

Thongma的妻子Thongbai Kaisuan說,當時政府的大米計劃好像能夠保證他們獲得穩定的收入,所以他們不擔心還不起錢。

可殘酷的現實很快就來了。

泰國政府出台大米補貼計劃的時機極其糟糕。就在泰國開始囤積大米的時候,印度恢復了長期中斷的大米出口。菲律賓等主要大米進口國也吸取了2008年米價飆升的教訓,開始生產更多大米。國際米價非但沒漲,反而從2008年每噸逾1,000美元的高位滑落至當前的約390美元。

泰國被迅速擠出了市場,無法以接近買入價的價格出售巨大的大米庫存。2011年和2012年頭兩季收成的帳面損失已經達到40億美元,而據前央行行長蒂耶通(Pridiyathorn Devakula)計算,總損失可能高達120億美元。CIMB Securities認為,泰國運行大米計劃每年需要花費92億美元(大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5%),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已經表示對該計劃的長期經濟影響感到擔憂。

這一補貼計劃已經沒有資金,對農民的支付也被拖欠。該計劃還在曼谷街頭引發了對英拉政府的抗議。

大多數中產階級示威者認為,提供大米補貼是英拉的哥哥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所追求的不計後果的民粹主義的表現。他信政府在2006年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此後英拉政府執掌政權。

泰國的反腐機構目前正在展開快速調查,該機構擁有調查腐敗和管理不善的廣泛權力。調查可能導致英拉因無視大米補貼計劃的巨大虧損而被彈劾。如果彈劾發生,她可能會接受參議院的問訊,最終可能被解職。

英拉為大米補貼計劃進行辯護,稱該計劃幫助增加了農民收入,而她的政府則指責抗議活動導致對農民的支付延遲。

由於英拉政府受到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一些國有銀行不願再為該項目提供融資。在最近一輪抗議爆發前發行的一批債券所籌集的資金不及計劃籌資規模750億泰銖的一半,不過之後又一批債券發行幫助彌補了部分短缺資金。週二,泰國商務部(Commerce Ministry)表示,針對英拉的彈劾調查促使中國一家國有機構取消了購買120萬噸泰國大米的計劃。

現在許多農民叫嚷著要求政府返還他們的大米以便他們拿到自由市場上出售。還有一些人則設置路障向政府施壓,要求支付拖欠的款項。

Thongma的遠方親戚Sa-art Kaisuan稱,他通常等待15到20天後能拿到政府支付的大米款。但這次他已經等待了四個月,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到錢。

他坐在Ban Non San路邊的陰涼處說:“我們需要租拖拉機,購買化肥;爲了生存,我已經在借錢了;我覺得我們必須學會忍受這種情況。”

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負擔似乎太重了。

1月27日,距離Ban Non San東南部約170公里村莊Sisaket的村長上吊自殺了。據調查了他的家人和鄰居的警察稱,原因是他無法拿到自己和鄰居參加政府補貼項目的大米款。

與此同時,Thongma發現自己很缺錢。鄰居形容他是一個勤勞努力的人。Thongma的妻子Thongbai稱,政府已經四個月沒有給他支付最新一季的大米款了,他無法償還女婿小型貨車的貸款,儲蓄也快花光了。

Thongbai跪在Thongma的棺材旁說,當政府不再支付大米款,Thongma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停地擔憂這件事,最後終於扛不住了。

James Hookway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

當年他信有紅衫軍支持, 今日英拉沒有農民入城支持, 就是因為大米計畫失敗了?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PMEmail Poster
Top
懶蛇
發表於: Feb 6 2014, 17:10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4
聲望:1908


我是搬運工。。。 grin2.gif

原文: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663908/answer/22181330

QUOTE (鼠小呆@中方為什麼要主動取消中泰大米協議?)
上知乎那麼久了一直不明白為啥有些題目要怒答。今天算是懂了。幾個人沒有基本的專業知識就在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下面信口開河。不知道來龍去脈也就算了,麻煩開口前至少先百度一下基本常識成不?

呼~罵爽了就是舒服。上面那一段是給那幾隻大尾巴狼的,普通讀者可以無視。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也歡迎大家來評論區共同討論。當然了,帶上你的干貨;)

【正文】

鑑於很多讀者對於中國購買泰國大米這件事情並不十分清楚,我會對此事件作一個簡單的梳理,最後再來分析一下“中方主動取消中泰大米協議”可能的動機和影響。

1、泰國政府的大米從何而來

泰國歷來是大米的主要種植區,這毋庸置疑。但是泰國政府手裡積壓了那麼多大米還是頭一回。這些大米是從哪裡來的呢?

政府典押大米計劃,簡稱典米計劃。

他信-英拉政府一直以來是依靠泰國北部和東北部的農民作為票倉的。由此,英拉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來鞏固農民的支持,其中就有典米計劃。簡單來說,典米計劃就是政府用高於市場價格40%-50%的補貼價格從米農手中收集大米,再由政府負責大米的出售。

但是,政府對於農民的大米並非錢貨兩清,而是過一段時間再結算。所以農民在把大米交給政府之後是不會立即收到米款的。

典米計劃的實施導致了大量原本把稻米賣給出口廠商的農民轉而把稻米交給了英拉政府,農民的收入也由此上升了。但是這不可避免的使得泰國大米的價格上升競爭力下降,更多的外國進口商開始從越南等國進口大米。最近幾年全球產糧大國大米豐收,泰國大米出口進一步疲軟,於是1500萬噸大米就堆在了英拉政府的糧倉裡。

2、售華大米案

米賣不出去就沒有錢給農民,農民沒飯吃還會把票投給英拉投給為泰黨麼?英拉政府比誰都急,四處推銷大米。 13年10月李總訪泰,英拉就特別談到了大米的事情。後來協商下來兩件事,一件是中國購買泰國大米,每年100萬噸;另一件是“農產品換高鐵”。所以,這兩份協議不是一回事。題目中說的中泰大米協議,也沒高鐵什麼事

問題就出在這份售華大米協議的執行上。

這一份售華大米協議是泰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簽訂的,因此在泰國被稱為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這份協議由泰國商業部對外貿易廳和中國的國企中糧和北大荒執行。但是泰國肅貪委員會發現,原本應當有備案的跨國交易,居然沒有留下任何跨國交易痕跡。 14年1月,肅貪委員會典米計劃corruption案調查結果明確指出,對外貿易廳將稻米出售給了兩家中國企業在泰國的代表處之後,這些稻米根本就沒有被出口到中國,而是先轉手給了泰國國內的企業,最後又高價賣回了英拉政府的糧倉。由於G2G交易的價格要低於市場價格,中糧和北大荒的泰國代表處大賺了一筆,而泰國商務部則蒙受了雙重損失。

事實上,兩家中國企業委任的代表都是英拉所在的為泰黨的民代助理。而且其中一人的雇主和他信關係密切。涉案的各個官員,包括英拉內閣前商業部長、前商業部助理部長在內,其個人財產也都有大幅增長。

而北大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提出了解約。

3、後續影響

現在,典米計劃corruption案已經是泰國各大報紙的熱門話題。全泰國都已經知道了英拉政府在G2G交易中來了這麼一出corruption。

憤怒的是農民,政府從G2G獲得的資金原本應當用於償還農民的賣米錢,這下資金沒了,拖了好久的米錢英拉政府還是不給。農民紛紛上街表達對於英拉政府的不滿。

頭疼的是英拉,大選投票率低下連任有問題,軍方態度依然不明朗,肅貪委員會又查到了自己頭上,農民的支持不知道還保得住麼?

民主黨算是小賺,總之出事的是為泰黨的人,阿披實也樂得隔岸觀火,有時候也順便澆一把油。

中糧和北大荒呢?沒有任何的消息和評論。不過中國政府一貫支持英拉,兩家國企沒必要去拆她的台;而且書記最近corruption又抓得緊,在這個李總定下來的協議裡頂風作案是弱智行為。因此可能的結論就慢慢浮出水面了。

兩家中國企業無意之間趟了一趟大渾水。面對一片混亂的泰國國內形勢和不知從哪裡惹上的corruption案件,北大荒最後選擇了明哲保身,取消了購米的計劃。

(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疑點,兩家總公司對於幾十萬噸稻米的去向竟然一無所知?於是泰國出現了一個更加小道一點的消息,即中國原本就不想買這些大米。我個人是不相信的,如果很多人感興趣的話我可以說說這個說法的由來。)

4、中方為什麼要主動取消中泰大米協議

終於回到了正題。知乎有一句名言,遇到問題先問是不是,後問為什麼。這裡也是一樣。

簽訂G2G交易協議的雙方是中國政府和泰國政府,而執行這一份協議的是泰國商業部和中國的兩家國企。現在,中國政府並沒有提出要中止這一份協議,只是北大荒作為協議執行者的退出,協議依然是在的。之後繼續執行或是因此而中止就要看中國政​​府下一步的打算了。

回答區裡各種“中國政府是在挺英拉”的結論,不知道是怎麼腦補出來的。協議一暫停,原本支持英拉的農民出來堵路向英拉政府討債,感情是來挺英拉了?

事實上,中國對於泰國的影響沒有達到左右Party輪替的地步,這與泰國一貫以來的平衡外交政策有關。但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使得泰國不論是誰上台都勢必要保持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中國並沒有那麼關心到底是為泰黨還是民主黨上台,只要國家利益不受到損害即可,因此也沒有必要力保英拉。對於英拉的支持主要在於希望泰國有穩定的政府和政策,確保中國在泰投資的順利進行。截至目前,新華社的大方向依然是挺英拉,但是口風已經有了微小的轉變。面對這個案件和泰國最近的動盪,中國先作收縮再見機行事的可能性更大。

以上是回答全文,歡迎批評討論。以下接著吐槽。

說售華大米是從南部收購的,請回家好好背誦幾遍泰國農業概況。
說阿披實上台高鐵修不成的,請回去複習2010年哪個黨派的誰和中國簽訂了高鐵合同。
說民主黨親美為泰黨親華的,請右轉去百度查美國國務院對封鎖曼谷和民主黨抵制選舉的評價。
說泰國大米高價賣給中國的,請你給大家算算這高價大米用市場價賣回給泰國當地企業能賺多少。
說政府的典押大米計劃好的,請你幫人家倉庫裡的1500萬噸大米找一個出路吧。順便把高價收米導致的44億美元國庫虧空也給填了。站著說話不腰疼。

大家好,我是不認真不舒服斯基。

【承蒙錯愛,贊同已上千。多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鞠躬。 】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阿暪
發表於: Feb 7 2014, 16:06  
Quote Post


一品官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6
聲望:1208


QUOTE (懶蛇 @ Feb 7 2014, 01:10 )
我是搬運工。。。 grin2.gif

原文: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663908/answer/22181330

QUOTE (鼠小呆@中方為什麼要主動取消中泰大米協議?)
上知乎那麼久了一直不明白為啥有些題目要怒答。今天算是懂了。幾個人沒有基本的專業知識就在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下面信口開河。不知道來龍去脈也就算了,麻煩開口前至少先百度一下基本常識成不?

呼~罵爽了就是舒服。上面那一段是給那幾隻大尾巴狼的,普通讀者可以無視。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也歡迎大家來評論區共同討論。當然了,帶上你的干貨;)

【正文】

鑑於很多讀者對於中國購買泰國大米這件事情並不十分清楚,我會對此事件作一個簡單的梳理,最後再來分析一下“中方主動取消中泰大米協議”可能的動機和影響。

1、泰國政府的大米從何而來

泰國歷來是大米的主要種植區,這毋庸置疑。但是泰國政府手裡積壓了那麼多大米還是頭一回。這些大米是從哪裡來的呢?

政府典押大米計劃,簡稱典米計劃。

他信-英拉政府一直以來是依靠泰國北部和東北部的農民作為票倉的。由此,英拉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來鞏固農民的支持,其中就有典米計劃。簡單來說,典米計劃就是政府用高於市場價格40%-50%的補貼價格從米農手中收集大米,再由政府負責大米的出售。

但是,政府對於農民的大米並非錢貨兩清,而是過一段時間再結算。所以農民在把大米交給政府之後是不會立即收到米款的。

典米計劃的實施導致了大量原本把稻米賣給出口廠商的農民轉而把稻米交給了英拉政府,農民的收入也由此上升了。但是這不可避免的使得泰國大米的價格上升競爭力下降,更多的外國進口商開始從越南等國進口大米。最近幾年全球產糧大國大米豐收,泰國大米出口進一步疲軟,於是1500萬噸大米就堆在了英拉政府的糧倉裡。

2、售華大米案

米賣不出去就沒有錢給農民,農民沒飯吃還會把票投給英拉投給為泰黨麼?英拉政府比誰都急,四處推銷大米。 13年10月李總訪泰,英拉就特別談到了大米的事情。後來協商下來兩件事,一件是中國購買泰國大米,每年100萬噸;另一件是“農產品換高鐵”。所以,這兩份協議不是一回事。題目中說的中泰大米協議,也沒高鐵什麼事

問題就出在這份售華大米協議的執行上。

這一份售華大米協議是泰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簽訂的,因此在泰國被稱為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這份協議由泰國商業部對外貿易廳和中國的國企中糧和北大荒執行。但是泰國肅貪委員會發現,原本應當有備案的跨國交易,居然沒有留下任何跨國交易痕跡。 14年1月,肅貪委員會典米計劃corruption案調查結果明確指出,對外貿易廳將稻米出售給了兩家中國企業在泰國的代表處之後,這些稻米根本就沒有被出口到中國,而是先轉手給了泰國國內的企業,最後又高價賣回了英拉政府的糧倉。由於G2G交易的價格要低於市場價格,中糧和北大荒的泰國代表處大賺了一筆,而泰國商務部則蒙受了雙重損失。

事實上,兩家中國企業委任的代表都是英拉所在的為泰黨的民代助理。而且其中一人的雇主和他信關係密切。涉案的各個官員,包括英拉內閣前商業部長、前商業部助理部長在內,其個人財產也都有大幅增長。

而北大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提出了解約。

3、後續影響

現在,典米計劃corruption案已經是泰國各大報紙的熱門話題。全泰國都已經知道了英拉政府在G2G交易中來了這麼一出corruption。

憤怒的是農民,政府從G2G獲得的資金原本應當用於償還農民的賣米錢,這下資金沒了,拖了好久的米錢英拉政府還是不給。農民紛紛上街表達對於英拉政府的不滿。

頭疼的是英拉,大選投票率低下連任有問題,軍方態度依然不明朗,肅貪委員會又查到了自己頭上,農民的支持不知道還保得住麼?

民主黨算是小賺,總之出事的是為泰黨的人,阿披實也樂得隔岸觀火,有時候也順便澆一把油。

中糧和北大荒呢?沒有任何的消息和評論。不過中國政府一貫支持英拉,兩家國企沒必要去拆她的台;而且書記最近corruption又抓得緊,在這個李總定下來的協議裡頂風作案是弱智行為。因此可能的結論就慢慢浮出水面了。

兩家中國企業無意之間趟了一趟大渾水。面對一片混亂的泰國國內形勢和不知從哪裡惹上的corruption案件,北大荒最後選擇了明哲保身,取消了購米的計劃。

(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疑點,兩家總公司對於幾十萬噸稻米的去向竟然一無所知?於是泰國出現了一個更加小道一點的消息,即中國原本就不想買這些大米。我個人是不相信的,如果很多人感興趣的話我可以說說這個說法的由來。)

4、中方為什麼要主動取消中泰大米協議

終於回到了正題。知乎有一句名言,遇到問題先問是不是,後問為什麼。這裡也是一樣。

簽訂G2G交易協議的雙方是中國政府和泰國政府,而執行這一份協議的是泰國商業部和中國的兩家國企。現在,中國政府並沒有提出要中止這一份協議,只是北大荒作為協議執行者的退出,協議依然是在的。之後繼續執行或是因此而中止就要看中國政​​府下一步的打算了。

回答區裡各種“中國政府是在挺英拉”的結論,不知道是怎麼腦補出來的。協議一暫停,原本支持英拉的農民出來堵路向英拉政府討債,感情是來挺英拉了?

事實上,中國對於泰國的影響沒有達到左右Party輪替的地步,這與泰國一貫以來的平衡外交政策有關。但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使得泰國不論是誰上台都勢必要保持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中國並沒有那麼關心到底是為泰黨還是民主黨上台,只要國家利益不受到損害即可,因此也沒有必要力保英拉。對於英拉的支持主要在於希望泰國有穩定的政府和政策,確保中國在泰投資的順利進行。截至目前,新華社的大方向依然是挺英拉,但是口風已經有了微小的轉變。面對這個案件和泰國最近的動盪,中國先作收縮再見機行事的可能性更大。

以上是回答全文,歡迎批評討論。以下接著吐槽。

說售華大米是從南部收購的,請回家好好背誦幾遍泰國農業概況。
說阿披實上台高鐵修不成的,請回去複習2010年哪個黨派的誰和中國簽訂了高鐵合同。
說民主黨親美為泰黨親華的,請右轉去百度查美國國務院對封鎖曼谷和民主黨抵制選舉的評價。
說泰國大米高價賣給中國的,請你給大家算算這高價大米用市場價賣回給泰國當地企業能賺多少。
說政府的典押大米計劃好的,請你幫人家倉庫裡的1500萬噸大米找一個出路吧。順便把高價收米導致的44億美元國庫虧空也給填了。站著說話不腰疼。

大家好,我是不認真不舒服斯基。

【承蒙錯愛,贊同已上千。多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鞠躬。 】

原來還有這些事呢 blink.gif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24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