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三國志 · 版規 |
![]() ![]() ![]() ![]() ![]() ![]() |
歡迎訪客 ( 登入 | 註冊 ) | 重寄認證電子郵件 |
![]() ![]() ![]() |
參謀ABC | |
![]() 神隱之主犯-永遠與須臾之罪人 ![]() ![]() ![]() ![]() ![]() ![]() ![]() ![]() ![]() ![]() ![]() ![]() 發表數: 3,458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15 聲望:1860 ![]() |
這一次發生在臺灣的、極其荒誕與怪異的“學運”已經延續了相當時間。在這期間,我的一些學生多多少少有點茫然不解,有的人希望我能為他們做一些“開 示”,有的人希望我像趙剛一樣,寫文章公開批判。我已在重慶大學客座,人不在臺灣,沒有機會就近觀察。這不是我一直不願發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十多年 來,我不看臺灣的報紙、電視、網路,我不想浪費時間。這一次的事件證明我的行為的“明智”,我不想作聲。
最近幾天我到北京跟幾批朋友見面,暢敘舊誼,互問近訊。在閒聊之際,多少也涉及臺灣的事。有人跟我說,網路上大陸年輕人言辭激烈,臺灣學生也反唇相譏,情緒的對立頗為嚴重,應該關心一下。 不久前我剛整理完臺灣統派老前輩陳明忠先生的回憶錄,他今年85歲了,還在為統一問題苦心焦慮。我為這本回憶錄寫了序,這篇序是主要為大陸讀者而寫的,我希望他們更瞭解臺灣。按原來的設想,書出之前一周,序才要上網,現在我決定在大陸先予發表。 我在序裡說,臺灣問題是近代中國命運的一環。為了從帝國主義的侵略下解放出來,中國人民已經奮鬥了一百多年。現在有人可能認為,中國強大了,我們已 經完成歷史任務了。其實沒有。因為香港表面上已經回歸,但總有些人要製造麻煩,而臺灣問題的解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提上議事表,而這些都是帝國主義侵略 中國的“殘跡”。這兩個“殘跡”指向近代中國的兩次恥辱性的敗戰,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也指向中國人在追求未來的過程中的一次不可避免的內戰,以及美國對 中國內政的干涉。 我很希望怒氣衝衝的大陸年輕朋友從這個角度思考臺灣問題。臺灣問題內在於中國問題,如果關心國家,就要把關心臺灣的歷史與前途作為這種關心的不可分割的部份。愛國也需要理智,愛國行為是由一連串堅定的、不懈的努力所構成的。臺灣的一些人已陷入歇斯底里之中,我們不要跟他們一樣。 寫了以上這些話以後,我看到了趙剛最近的文章《思想的貧困:評龍應台評太陽花》,想為他補充幾句。 臺灣青年的無名怒火來自于他們對未來的絕望,他們完全看不到出路。臺灣經濟完全陷入困境,馬政府拿不出任何辦法,唯一勉強維持的方式是接受大陸的 “援助”——大陸不斷的提供觀光客和採購團,不然臺灣經濟即會崩潰。這一點民進黨也了然於心,而且他們也提不出方法。他們只能一再的攻擊馬政府“親中”, 以表示他們一直在為臺灣人民監視馬政府。也就是說,馬政府跟大陸伸手拿錢,民進黨不斷的罵馬政府,這就是臺灣全部的政治。 馬政府為什麼要當這種冤大頭呢?他也有苦衷。經濟上他依靠大陸,政治上他親美。這種荒唐的連續劇總有演不下去的時候,因為唯一拯救臺灣經濟的道路,就是經濟上完全與大陸合作,而這就會導致政、經分離路線的破產。也就是說,馬政府心裡知道,臺灣從經濟上依賴大陸,總有一天,不得不走向政治上和大陸完全和解,他不甘心,美國也不甘心,但他們都無能為力。 民進黨也完全清楚,但他們不執政,他們只要不斷的批評馬政府就可以一直在民意上得分。他們耍無賴,馬政府也知道,但他對付不了,因為他不敢向臺灣人民大聲說出真話:現在我們只能靠大陸,其他都是死路一條。 馬政府和民進黨都批評大陸“不民主,不自由”,大陸人“沒教養”,在“文明”上,他們都傲視大陸。但這有什麼用,因為臺灣連活都活不下去了,沒有大 陸,臺灣經濟完全找不到出路。這就是臺灣政客的嘴臉,一面拿錢,一面瞧不起大陸。他們完全不顧年輕一代的絕望與茫然,不願意讓他們知道真相,不願意根本解 決問題。 臺灣青年相信臺灣比大陸更“文明”的宣傳,既然如此,他們也就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要在經濟上“屈服”於大陸。他們無法想像,總有 一天臺灣不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要跟大陸一起走。這完全超出他們的“智力”。他們無法打破美國和臺灣一直教導他們的文明、野蠻對立的思考邏輯。他 們對國民黨感到憤怒,因為國民黨無能,不能為他們解決出路問題。他們對民進黨也越來越不滿,因為他們逐漸瞭解,民進黨只會罵國民黨,其實也拿不出辦法。他 們對大陸最不滿,因為“野蠻”的大陸居然想吃掉臺灣,而且,如果沒有他們的“崛起”,臺灣還會一直有好日子過。就是因為他們的“崛起”,才把我們逼到“絕 路”。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思想”啊? 長期以來大陸一直有相當一部份人喜歡臺灣更甚於大陸,他們認為臺灣比大陸更民主、更自由、更有人情味、更能傳承中華文化。與其說他瞭解臺灣,不如 說,他們把對於大陸的不滿反向的投射到臺灣。隨著近年來臺灣的“民主演出”越來越怪誕,親台的大陸人似乎在急速的縮小。這也就是說,臺灣與大陸其實表現了 一種獨特的“相互映照”的關係,所以,臺灣這一次的“學運”應該也會對大陸產生一種刺激作用。我希望這種刺激能夠朝著良性的、自我思考的方向發展,而不要 表現出斥駡別人、自己則高高在上的態度。如果能這樣,那就是兩岸關係的大幸。 http://www.guancha.cn/Lv-Zhenghui/2014_04_12_221402.shtml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