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14年][知乎] 如何由西班牙世界杯慘敗出局看近四年足壇風格發展趨勢?
懶蛇
發表於: Jun 20 2014, 05:12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4
聲望:1908


QUOTE (Charlie Yang)
個人先拋磚引玉一下。
自09年瓜叼帶著新巴薩tiki-taka橫空出世,橫掃歐洲怒奪六冠,這套戰術體係就被無數人研究,如同足壇哥德巴赫猜想,十分難解。

09-10賽季穆鳥的國米在小組賽試水兩場,聯賽半程練兵的情況下作了挑戰tiki-taka的先鋒。半決賽首場3比1我至今仍不時翻看學習。穆鳥的戰術總結出來就是蹲坑+防反,將禁區二十米區域前全讓給巴薩,看準巴薩球員普遍身材不高,完全放兩條邊路四十五度角傳中,死守中路蹲坑,依仗著后防幾個大神的逆天表現,再加上一點運氣保證巴薩不打瘋。反擊則主要靠兩人,一是長傳準到無敵的斯內德,二是射術出色狀態全紅的米利托。戰術簡單但是招招致命。而這套戰術的閹割版就是第二回合的0比1。由於布斯克茨的著名捂臉,國米少一人情況下只保留蹲坑,全隊的戰術思想毫無動搖,加之少一人作戰在當年意甲演練過多場(不知道是否有意為之。。),當然還要靠一點的運氣,終於在諾坎普全身而退,穆帥成為挑戰這道難題成功第一人。

這兩場比賽個人認為對當屆世界杯有十分顯著的影響。導致這屆世界杯大家都流行蹲坑,連一向進攻如風的荷蘭也選擇了低調蹲坑,使得南非世界杯成為了最醜陋的一屆。西班牙隊在當時這屆世界杯上有無比強大的控制力,雖然第一場意外告負,但七場進八球失兩球的意大利式數據顯示了大多數球隊的無奈,蹲坑有力但反擊卻乏力。各球隊最大的難題是拿不到球權,最典型的就是半決賽打德國那場,前兩場進球如麻的德國隊完全被溜猴,根本拿不到球權,剛拿到由於陣線實在過後反擊草草了事,導致被逐漸悶死。而決賽的荷蘭由於有斯內德,是最接近當時國米的一套陣容。不過前鋒線範佩西剛傷愈復出毫無狀態,羅本的單刀水平蛋疼無比,兩個單刀要是有今年的水準也許就能複制國米的傳奇。

10-11賽季穆鳥上任皇馬,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抗巴薩歷程。令人諷刺的是一個出自巴薩的教練結果成了反巴薩前線的第一人。第一回合大家都說皇馬配備兩大巨星很有戲,穆鳥可能也覺得這種陣容再蹲坑說不過去(或者是主席不允許他這麼幹),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被無情溜猴,整隊戰術思想不統一,C羅卡卡拿不到球,被無情give them five。自這場起,穆鳥的皇馬徹底放下來額姿態,堅決以蹲坑為手段,打巴薩為首要目標,怒乾了三年,卓有成效。全世界都是看著皇馬如何一步步用全隊的高位逼搶,用迅猛的反擊速度和巴薩搶球權,到13年穆鳥離任,皇馬已經完全轉變為一支打巴薩的隊伍。然而這條路走到黑也始終沒有破解難題,巴薩仍然在戰績上擁有主動。

與此同時一起開發的有兩條線,一條是意大利隊的3後衛體系,普蘭德利在12年歐洲杯上展示了352這一套被眾人遺棄多年陣型的魅力。這套戰術可以說開始於馬建國的那不勒斯。通過兩個強有力的邊衛,無論在防守還是進攻時都保證人數優勢。進攻強力套邊,防守就是五後衛。從而真正實現全攻全守的思想。這套戰術依賴於兩個有力的邊衛,如果能藉來02年的卡洛斯和卡福,其威力將充分顯現。這套戰術在小組賽打西班牙時收到了極好的效果,當時的一大創新還有就是德羅西打中後衛,扮演類似一個後場出球者的角色,解決後場球員出球能力差,對抗tiki-taka時輕易喪失球權的問題。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皮爾洛的大師級表現,控制,傳球,長傳直塞,任意球,跑動和防守無所不能。輔以出自巴薩的脆化版哈維---莫塔,能夠保證中場的控制能力。意大利這套戰術告訴世界除了蹲坑和反擊,還能以控制控,以攻對攻。不過由於決賽時基耶利尼和莫塔的悲劇故事,以慘敗告終。但是13年聯合會杯打西班牙仍然不落下風。

另一條線則需要感謝兩個人,一是多特少帥克洛普,二是馬競少帥西蒙尼。此兩人對今年世界杯的戰術演變提供了巨大的貢獻。 13年的多特和14年的馬競都有以下特點,團隊磨合時間長,球員之間默契度高,注重團隊協作而非個人天賦的發揮,跑動十分積極,壓迫對方交出球權,多特靠的是年輕人的積極度和速度,馬競靠的是身體對抗和合理犯規,用這種方式實現主動式防守,搏命式進攻。兩位少帥都依靠一批百分之百忠於他們的屌絲,實現了對高帥富的逆襲。當然多特並沒有直接對戰巴薩,但是與之在聯賽中纏斗數年,吃虧無數的拜仁顯然從多特那邊學習到不少,通過11到12年曾連吃過五連敗,拜仁逐漸成長為一支作風硬朗,跑動積極,壓迫堅決,團隊協作的強大球隊,於是乎誕生了13年的七喜事件。如果說13年是巴薩的第一場真正意義的慘敗,那麼14年則是全陣線,全角度的全面潰敗。這一年,皇馬通過球星天賦對巴薩已經完全不落下風,聯賽第二回合雖然落敗,但如果沒有裁判的三個點球搶鏡,皇馬未必輸給巴薩。其上半場是今年個人看過的最精彩的半場比賽。而西蒙尼的馬競則更是在歐冠八強賽第二回合用對抗完全殺死了巴薩的體系,即使是聯賽最後一輪主將缺陣的不利情況下仍然頑強逼平對手獲得西甲。

再回到這兩場西班牙的潰敗,簡直就是四年來抗擊巴​​薩tiki-taka的戰術巡演。有荷蘭上半場的蹲坑防守,有下半場羅本範佩西的個人天賦,有荷蘭隊三後衛體系的雙邊後衛發威,有智利隊團隊協作的高位逼搶。這麼多豐富的戰術已經將巴薩逼迫的不會踢球,其最後的慘敗出人意料卻又合乎情理。

當然作為一種足球戰術,必須依賴於球員實力的發揮,不可否認,四年來哈維的跑動控制越來越弱,煤球王在打到個人數據巔峰後淪為了前場散步帝,后防線皮克的夏奇拉誘惑,卡西聯賽缺少主力位置近兩年的狀態起伏,這些tiki-taka戰術所依賴的球員已經不可抑制的老去沒落。這也充分證明tiki-taka的難以復制性和史無前例性,這套戰術被無數教練球員研究了四年,這四年使得足壇的戰術發展突飛猛進,已經遠遠領先於本世紀開始時的靠個人天賦和瞎雞巴踢野球。而這些戰術在這屆世界杯集體展現,使得本屆世界杯成為本世紀最為好看的一屆。

感謝阿拉貢內斯,感謝瓜叼,感謝博斯克,以及感謝所有抗戰過tiki-taka的志士仁人,為我們真正詮釋了football is not just football,it's everything.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懶蛇
發表於: Jun 20 2014, 05:13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4
聲望:1908


QUOTE (紅黑少校)
比身體老的更快的是心

西班牙的兩場失利其實不算不可接受,只不過是運氣不好,連著輸,讓大家見笑了。相比冠軍提前回家,我更驚訝的是羅本的狀態。 06的時候羅本就已經開始在世界杯上平趟一條線了。 14年的羅本,可以連著兩次平躺一條線。 30歲的人像20歲的人一樣踢球。

當年在CCTV5看到圍棋比賽的新聞頗為驚訝,感嘆這也算運動?後來才發現,腦力運動確實算是一種體力活,而且他對人造成的疲勞積累是絲毫不亞於肌肉運動的。典型的例子就是考試週結束後居然沒有娛樂的力氣,只想睡覺。

說這廢話其實就是想說,西班牙踢的這也算足球?這分明是在下棋好麼,拿球,拜託,傳球,接應。不需要1對1就能完成一整套進攻,在他們眼裡,對方不過是移動的木樁。球員要做的,就是順暢無誤的做好每一個簡單的動作,把球避開木樁,送到球門。這其實就是腦力運動。肌肉系統不過是執行意識的載體。

而這種競技特點對運動員有著特殊的要求:不需要做到哪怕80%的興奮,但是必須要做到100%的冷靜。只有冷靜思考,才能真正發揮。而這個要求其實是競技體育最難達到的境界。相比與冷靜,傳統的戰鬥心態,比如,憤怒,興奮,都是屬於人類的情緒本能,一旦有外界的強烈刺激,人就可以獲得這種情緒。這也是為什麼,當場上的比分達到2:0的時候,比賽的傾向更多的是演化成一場屠殺,或者落後方的絕地反擊完成大逆轉。而很少有雙方仍然保持很平靜,在剩下的時間裡踢出像剛開場一樣的足球。

而西班牙沒法利用這種情緒優勢,且還要避免心態的大起大落,他們必須排除一切情緒干擾,做到冷靜思考。但是很明顯,西班牙沒有做到這一點。 1;3落後荷蘭以後,情緒徹底失控。而對陣智利
,一開場,就已經陷入急躁之中,僅僅是做形式的控球,而技戰術已經空白一片(瞎JB傳)。 2010年首戰失利瑞士也是同樣的狀況。落後的球隊往往處於興奮和急躁的夾雜態,他們只能用高節奏高對抗並對個人突破能力要求極高的打法來破密集防守,希望能在士氣最旺的時候拜託劣勢,而這顯然不是西班牙的長項。所以結論就是,西班牙的打法天然存在的弊端。但不意味這種打法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那西班牙為什麼連續兩場比賽把自己陷入一個不利的位置?冠軍拿到手軟,已經集中不了那麼多注意力了。打法依舊在,球員的狀態卻只能保持幾年?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466 ]   [ 13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