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三國志 · 版規 |
![]() ![]() ![]() ![]() ![]() ![]() |
歡迎訪客 ( 登入 | 註冊 ) | 重寄認證電子郵件 |
![]() ![]() ![]() |
冰火劍士 |
發表於: Jul 23 2004, 18:24
|
![]() 九品官 ![]() ![]() ![]() ![]() 發表數: 8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20-2004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 |
林士站簡介
平日所見的林士地鐵站,或稱上環站小月台,長約六十餘米,只可擺放若三個地鐵車廂。月台位於中環林士街地底,與林士街平行,於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三日與上環站同時啟用。據地鐵公司一九七零年的設計,該站為東九龍線(曾經被稱為沙 中線)的終點站,是東九龍線及港島線的轉線站。 林士站起源 依照工程計劃的先後次序,港島線是較東九龍線早一些興建的,地鐵公司遂於興建上環站時順勢連同連接上環站及林士站的一部份一併興建,以免於未來興建東九龍線時要封閉部份上環站,影響上環站的正常運作。及後,因客量需求降低,東九龍線取消興建,令這個已預留的月台被荒廢了。在最近的「鐵路發展策略」中,再次提到興建東九龍線一事,但可惜的是路線經修改後,已經與一九七零設計的有所不同。新設計的終點站由林士站改為中環西站,令到這個小月台可能再沒有機會有列車到達。 林士站的沿途車站 林士站的沿途車站是: 林士站 , 馬連拿站 , 紅磡站 , 土瓜灣站 , 馬頭圍 , 啟德 , 新蒲崗 , 鑽石山 , 和 沙田站 車站設計 據一些於上環站工作的地鐵職員所述,站內供職員使用的升降機亦有標示該層月台為「東九龍線林士站」。除此之外,其實林士站月台已建有約二百餘米,足夠擺放一列八卡的地鐵列車。只是有關部份被磚牆封閉,一般乘客不能進入而已。據筆者所見,月台兩端的確設有小門,相信可通往被封閉的部份 。 林士站的設計與上環站的不同,風格反而有點像荃灣線及觀塘線部份建於地底的車站。整個月台有八條扶手電梯,連接售票大堂及上環站一號和二號月台。隧道內沒有鋪設任何路軌或架空電纜。另外,隧道兩端盡頭處均以磚塊封閉,而月台邊與隧道則用欄杆分隔,以防止有乘客誤墮隧道內。 於月台北面的一端設有兩條上了鎖的臨時樓梯,方便清潔工人到隧道內進行清潔工作。月台上的吊板、柱及牆壁上均沒有印上站名和任何資料。以上各點,再加上與上環站一樣使淺棕色作為車站主色,整個被荒廢了的月台更加令人覺得陰深恐怖。 想看林士站的相片 , 去以下的網址: http://hk.geocities.com/dennis19972002/ls.html -------------------------------------------------------------------------------------- 港 島 線 的 起 點 ( 或 稱 終 點 ) 站 - 上 環 , 一 向 予 人 的 感 覺 是 神 秘 , 陰 沉 。 為 何 會 給 人 這 樣 的 感 覺 ? 上 環 站 位 於 港 島 線 , 一 九 八 六 年 五 月 二 十 三 日 啟 用 , 車 站 色 彩 為 淺 啡 色 。 從 地 圖 上 觀 看 上 環 站 , 可 發 現 車 站 大 致 被 分 為 兩 個 區 域 : 第 一 個 區 域 位 於 禧 利 街 附 近 , 包 含 了 出 口 A1 , A2 , B , C , D; 第 二 個 區 域 位 於 較 東 的 林 士 街 附 近 , 包 含 了 出 口 E1 至 E4。 而 車 站 大 堂 也 是 分 開 的 , 幾 乎 可 將 其 當 成 兩 個 車 站 。 而 且 扶 手 電 梯 及 月 台 的 設 計 比 其 他 地 鐵 站 繁 複 得 多 , 根 本 沒 有 可 能 從 第 一 個 區 域 入 閘 , 走 到 第 二 個 區 域 出 閘 ( 縱 使 一 般 乘 客 並 不 需 要 這 樣 做 )。 如 果 您 經 常 從 上 環 地 鐵 站 的 「 第 二 個 區 域 」進 出 的 話 , 你 便 會 發 現 從 第 二 區 域 入 閘 後 乘 扶 手 電 梯 到 月 台 時 , 會 發 覺 一 個 只 可 擺 放 一 至 兩 卡 列 車 的 月 台 。 這 月 台 的 兩 端 都 被 磚 塊 封 住 , 沒 有 鋪 設 路 軌 和 架 空 電 線 。 黃 色 的 欄 杆 則 負 責 封 住 月 台 與 路 軌 間 , 只 有 其 中 一 端 有 入 口 ; 入 口 鎖 上 , 寫 著 「 嚴 禁 進 入 路 軌 」 。 月 台 牆 壁 和 架 空 標 示 牌 沒 有 寫 上 「 上 環 」 字 眼 , 教 人 聯 想 起 一 個 荒 廢 了 的 月 台 , 在 月 台 上 都 沒 有 乘 客 經 過 時 , 就 像 進 入 了 一 個 時 空 不 明 的 空 間 , 連 自 己 也 會 忘 記 :「究 竟 我 在 哪 裡 ? 」 , 很 是 恐 怖 。 偶 爾 還 會 傳 來 一 陣 怪 聲 ( 相 信 是 附 近 列 車 經 過 產 生 的 ) , 教 人 不 寒 而 慄 。 這 就 是 鐵 路 迷 所 謂 的 「 上 環 小 月 台 」 。 •上環小月台 回 到 現 實 , 月 台 的 形 成 原 因 很 多 人 都 有 不 同 的 說 法 。 不 過 大 多 人 都 相 信 , 這 是 1970 政 府 對 地 鐵 系 統 研 究 後 的 東 九 龍 線 的 「 產 物 」 。 當 時 計 劃 以 地 鐵 林 士 站 (Rumsey Station , 即 上 環 小 月 台 ) 連 接 至 紅 磡 、 九 龍 城 、 土 瓜 灣 一 帶 , 直 至 鑽 石 山 站 與 觀 塘 線 交 接 為 轉 車 站 , 最 終 以 沙 田 為 終 點 站 。而 林 士 站 就 擔 當 與 港 島 線 的 轉 車 站 角 色 。 由 於 避 免 在 港 島 成 建 成 後 , 再 在 上 環 站 ( 當 時 稱 為 上 環 街 市 站 , Western Market Station) 旁 興 建 林 士 站 會 影 響 原 有 上 環 站 的 日 常 運 作 , 故 先 在 建 造 上 環 站 時 一 併 興 建 林 士 站 的 大 堂 和 靠 近 上 環 站 的 一 部 份 月 台 。 待 日 後 東 九 龍 線 的 方 案 落 實 後 , 才 繼 續 林 士 站 的 工 程 。 林 士 站 預 計 會 建 於 林 士 街 至 九 如 坊 一 帶 之 地 下 , 可 是 由 於 種 種 的 問 題 影 響 , 東 九 龍 線 至 今 仍 沒 有 興 建 。 餘 下 來 的 只 有 兩 個 遺 物 : 上 環 小 月 台 和 鑽 石 山 神 秘 月 台 。 林 士 站 最 終 改 為 上 環 站 的 其 中 一 個 入 口 。 至 於 鑽 石 山 站 , 至 今 仍 沒 有 人 清 楚 有 關 的 月 台 建 在 哪 裡 。 可 肯 定 的 , 是 每 次 看 向 隧 道 內 時 , 都 發 現 那 裡 別 有 洞 天 。 林 士 站 , 後 來 改 為 上 環 E 出 口 , 本 身 規 模 不 少 。它 與 上 環 站 成 九 十 度 角 ,亦 有 通 道 通 往 上 環 站 。 林 士 站 本 身 亦 有 車 站 控 制 室 、 商 店 、 客 務 中 心 、 出 入 閘 機 及 多 條 扶 手 電 梯 , 它 本 身 自 己 可 以 自 成 一 站 。 唯 到 現 時 為 止 , 「 兩 個 車 站 」 通 往 的 也 只 是 上 環 站 本 身 罷 了 。 •上環站(林士站部份)內景 上 環 站 的 路 軌 佈 置 亦 很 獨 特 。 列 車 經 由 路 軌 駛 入 上 環 站 二 號 月 台 , 放 下 乘 客 後 , 將 列 車 駛 進 隧 道 並 掉 頭 駛 入 一 號 月 台 接 載 於 一 號 月 台 接 載 往 柴 灣 方 向 的 乘 客 。 至 於 隧 道 內 有 甚 麼 , 隧 道 達 至 多 遠 , 亦 有 很 多 人 有 不 同 的 說 法 。 順 帶 一 提 , 上 環 站 的 兩 個 月 台 是 比 普 通 月 台 多 出 一 卡 半 列 車 的 長 度 , 用 意 何 在 不 得 而 知 ; 上 環 站 亦 於 較 早 前 裝 了 無 人 駕 駛 列 車 系 統 。 •無論在一號月台還是二號月台,月台頭尾兩端均比普通月台多出一卡半列車的空間。 若 閣 下 欲 親 身 前 往 上 環 小 月 台 , 可 以 依 照 以 下 其 中 一 個 辦 法 。 ─ 從 上 環 站 的 E1、E2、E3 或 E4 入 口 進 入 地 鐵 站 , 然 後 入 閘 乘 坐 扶 手 電 梯 往 乘 車 月 台 。 當 中 乘 客 必 會 途 經 一 層 上 環 小 月 台 的 。 ─ 從 地 鐵 到 上 環 站 並 從 車 尾 部 份 離 開 月 台 往 大 堂 , 乘 扶 手 梯 期 間 亦 會 找 到 該 小 月 台 。 但 如 果 閣 下 要 看 清 楚 一 點 , 就 必 須 穿 越 圍 住 兩 邊 方 向 乘 客 的 欄 杆 。 •上環小月台月台尾端被磚塊封住。月台設有樓梯通往隧道。 上 環 站 就 是 這 麼 的 神 秘 , 有 關 該 站 傳 來 的 鬼 故 亦 不 少 。 本 網 頁 並 不 是 鬼 故 網 頁 , 故 不 會 在 這 裡 摘 錄 有 關 故 事 。 有 興 趣 的 網 友 可 自 行 到 有 關 鬼 故 的 網 頁 查 閱 。 在 過 去 有 關 的 地 鐵 計 劃 中 , 也 沒 有 提 及 上 環 一 帶 的 發 展 。 故 此 很 多 人 都 認 為 , 上 環 小 月 台 不 會 再 被 使 用 。 後話:「驚嚇」景點 在 本 文 撰 寫 後 數 個 月 之 後 , 上 環 站 突 然 傳 來 一 則 「 驚 嚇 」 報 告 。 多 位 鐵 路 迷 在 上 環 站 隧 道 內 看 見 九 十 年 代 初 地 鐵 使 用 的 紅 色 出 口 牌 , 更 又 傳 出 多 番 鬧 鬼 之 說 。 不 過 , 鬧 鬼 還 是 鬧 鬼 , 「 紅 出 」 牌 其 實 只 是 隧 道 內 一 個 緊 急 出 口 標 示 罷 了 。 大 家 可 能 又 會 想 : 緊 急 出 口 是 通 往 哪 兒 的 呢 ? 一 般 有 數 個 說 法 。 有 說 是 通 往 地 面 的 預 留 通 道 , 有 說 是 林 士 站 往 大 堂 的 出 口 之 一... 然 而 , 普 遍 較 使 人 信 服 的 說 法 是 返 回 上 環 站 月 台 的 通 道 。 由 於 上 環 站 月 台 末 段 不 像 其 他 地 鐵 站 般 , 設 有 樓 梯 從 隧 道 走 上 月 台 , 萬 一 有 乘 客 因 某 些 原 因 進 入 隧 道 而 欲 返 回 月 台 , 肯 定 是 走 不 上 近 兩 米 高 的 月 台 。 故 此 , 隧 道 內 設 有 樓 梯 供 有 需 要 時 可 從 月 台 來 往 路 軌 。 在 拍 攝 「 紅 出 」 牌 時 , 竟 然 在 隧 道 牆 壁 裡 一 併 發 現 一 張 很 早 期 的 「 嚴 禁 吸 煙 」 標 示 。 是 誰 貼 上 去 、 為 何 要 貼 上 去 、 貼 上 去 是 給 誰 看 的 問 題 , 就 天 曉 得 了 。 [ 以上資料是由 lf2html 提供 . http://groups.msn.com/lf2html ] 本篇文章已被 冰火劍士 於 Jul 24 2004, 18:48 編輯過 -------------------- 舊式CD-ROM.....
|
Alexchan |
發表於: Jul 24 2004, 00:19
|
據點兵長 ![]() ![]() ![]() ![]() ![]() ![]() ![]() ![]() ![]() ![]() ![]() ![]() 發表數: 2,407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9 聲望:129 ![]() |
老實說. 上面網址東西都是抄回來的
![]() 原文出處, 我師兄的網頁 http://ktmcbus.uhome.net/ 不過現在的新version版好像還未加番上去 林士站嘛...去過幾次...這倒沒有什麼特別...呵呵 本篇文章已被 Alexchan 於 Jul 24 2004, 00:22 編輯過 |
冰火劍士 |
發表於: Jul 24 2004, 09:43
|
||
![]() 九品官 ![]() ![]() ![]() ![]() 發表數: 8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20-2004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 |
是嗎?那這個不是了吧 ---------------------------------------------------------------------------------------------- 鑽石山站的神秘空間 大家乘地鐵經過鑽石山站時,有沒有發現該站月台頭尾的隧道壁內有個大空間呢?究竟這個與別不同的空間有什麼作用?原來,當初規劃的地鐵系統,是由荃灣線、觀塘線、港島線和東九龍線所組成。而根據當年的規劃,東九龍線會在鑽石山站與觀塘線交匯,因此,在設計鑽石山站的時候,便預留了相關的空間和結構,避免在興建該線時對現有的列車運作造成影響。 註:東九龍線之計劃現已合併成為未來沙田至中環線的其中一段。 東九龍線建成後的軌道配置 在東九龍線建成後,鑽石山站將會設有四個島式月台和五條路軌,從北至南起計,第一、五條軌將為東九龍線所使用;而第二、四條軌將為現時之觀塘線所使用;而中間的路軌 (即現時觀塘線往油麻地方向之路軌) 則作為列車轉線之用,列車可利用這條路軌來往東九龍線與觀塘線。而該路軌亦會一直伸延至現時彩虹站的中央路軌,以連接通往九龍灣車廠的軌道 九龍站的隱藏樓層 在1991年進行的「機場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有關方面擬將東九龍線的總站由上環更改為九龍,以便乘客在該站轉乘東涌線前往東涌或香港。因此在設計九龍站時,便於該站最底一層的東涌線月台下預留了一個約 1.3 米高的空置樓層,以便在興建東九龍線月台時,能利用這個空間進行與東涌線月台的連接工程,避免影響現時之列車運作和車站結構。 九龍站雖然不像上述的鑽石山和上環兩個站那般可以容易讓大家看見那些「神秘地點」,但仍可以從一些細微之處中看出。大家在東涌線月台上,應該不難發現地面上有不少印有「密閉空間」字樣的標貼,而在旁邊則設有一塊渠蓋。這其實不是普通的渠蓋,而是通往該預留層的「秘密通道」。由於這個預留層不設任何通風設備,且與外面的空間隔絕,為了保障人員之安全,因此只有受過相關訓練之人員在攜帶有關設備下才能進入。 東涌線的分岔橋 在乘搭東涌線由荔景前往青衣途中,在墳場附近一段高架橋處會有一段沒有鋪設路軌的橋面向外分岔,究竟它有什麼作用呢?在設計機場鐵路時,由於港府仍未決定西鐵由那間鐵路公司去興建,因此在設計東涌線時,預留了一段橋樑作為供日後伸展往新界西北地區之用。根據原先的設計,該支線在與東涌線分岔後,會向西北方向轉彎,經海濱花園和荃灣,再穿過隧道進入新界西北地區。 鯉景灣的廢置地鐵隧道出口 住在鯉景灣的居民,相信都未必知道鄱陽閣旁的一堵護土牆,曾是經是地鐵隧道出口。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這裡可沒有地鐵車站,為什麼路軌會伸延到這裡來?原來,在興建港島線時,因柴灣車廠仍未竣工,因此需要在西灣河的新填海區(即現時之鯉景灣)上建造一個臨時車廠,以便工程車停泊及進行維修,而在車廠的西南面(即鄱陽閣旁),設有隧道與太古站的路軌側線相連,讓工程列車進出地鐵管道。在柴灣車廠建成後,這個臨時車廠便隨即被廢置並拆卸,而該連接隧道亦在後來被泥土回填及封閉。 雖然該隧道的出口現在已經被封閉,但大家仍可以在那兒看見那個出口,在鄱陽閣旁的行人路,有一個雜物房,在這個雜物房的右邊,有兩個塞滿了沙泥的大洞,靠右的一個便是昔日的地鐵隧道出口了。 值得一提的是,靠左的一個洞是用作從康愉街旁的山頭輸送泥土進行填海工程之用,它與該地鐵隧道為同一結構,而在相關工程完成後它亦與地鐵隧道一樣被封閉。 地鐵九鐵連接隧道 雖然目前地鐵和九鐵(東鐵)的系統是分開運作,而它們的系統亦是互不兼容,但在規劃地鐵系統的時候,就已經計劃了建造一條單軌線隧道跟東鐵連接,以便能夠讓從外國運來的地鐵車卡在紅磡落船後,經由東鐵直接駛往地鐵隧道,因此,在建造修正早期系統(即觀塘至中環)時,在九龍塘至石硤尾一段預留了一小段隧道以便在日後能夠在這裡跟東鐵連接;而在東鐵九龍塘站北行月台以南,亦預留了一塊空地讓該隧道在這裡「浮」上來。 但最後有關方面並沒有落實該計劃,地鐵的車卡在上岸後則選擇了以貨運拖架直接運往九龍灣車廠。該空地則用來興建了九龍塘站的新通道;而那條預留隧道則沒有任何改動。 地鐵九鐵連接隧道 雖然目前地鐵和九鐵(東鐵)的系統是分開運作,而它們的系統亦是互不兼容,但在規劃地鐵系統的時候,就已經計劃了建造一條單軌線隧道跟東鐵連接,以便能夠讓從外國運來的地鐵車卡在紅磡落船後,經由東鐵直接駛往地鐵隧道,因此,在建造修正早期系統(即觀塘至中環)時,在九龍塘至石硤尾一段預留了一小段隧道以便在日後能夠在這裡跟東鐵連接;而在東鐵九龍塘站北行月台以南,亦預留了一塊空地讓該隧道在這裡「浮」上來。 但最後有關方面並沒有落實該計劃,地鐵的車卡在上岸後則選擇了以貨運拖架直接運往九龍灣車廠。該空地則用來興建了九龍塘站的新通道;而那條預留隧道則沒有任何改動。 地鐵九鐵連接隧道 雖然目前地鐵和九鐵(東鐵)的系統是分開運作,而它們的系統亦是互不兼容,但在規劃地鐵系統的時候,就已經計劃了建造一條單軌線隧道跟東鐵連接,以便能夠讓從外國運來的地鐵車卡在紅磡落船後,經由東鐵直接駛往地鐵隧道,因此,在建造修正早期系統(即觀塘至中環)時,在九龍塘至石硤尾一段預留了一小段隧道以便在日後能夠在這裡跟東鐵連接;而在東鐵九龍塘站北行月台以南,亦預留了一塊空地讓該隧道在這裡「浮」上來。 但最後有關方面並沒有落實該計劃,地鐵的車卡在上岸後則選擇了以貨運拖架直接運往九龍灣車廠。該空地則用來興建了九龍塘站的新通道;而那條預留隧道則沒有任何改動。 鳴謝"香港鐵路工程中心" -------------------- 舊式CD-ROM.....
|
||
Alexchan |
發表於: Jul 24 2004, 16:39
|
據點兵長 ![]() ![]() ![]() ![]() ![]() ![]() ![]() ![]() ![]() ![]() ![]() ![]() 發表數: 2,407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9 聲望:129 ![]() |
嗯. 這個原文的確在"香港鐵路工程中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