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9) « 最前 ... 5 6 [7] 8 9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問題〕魏延
ryhme1
發表於: Apr 25 2006, 08:54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4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25-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還有的是:

川馬﹐個子矮、四肢短﹐但身體健壯﹐結實耐走


川馬 個子矮、四肢短 speed 較慢 故不用川馬
PMEmail Poster
Top
丫全
發表於: Apr 25 2006, 11:55  
Quote Post


浮不起來的潛艇
************

發表數: 2,192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8-2004

活躍:10
聲望:305


QUOTE (ryhme1 @ Apr 25 2006, 04:45 PM)
你認為在山路,馬(所有)可以跑得快嗎??


山路路險 如果是一般走路就可以, 山路打仗就以步兵為優


川く拑貐~,川馬一向以吃苦耐勞善於爬山著名

只有川馬,個兒小,機靈,爬坡下坎,不比山羊差。



你認為馬在山上都可以 發揮到他們的優勢嗎??

我想你大概沒看過山羊上下山的速度= =

有那種機動性,在山區打游擊戰可是很強的
==========================================
我想你的戰略思想跟諸葛亮一樣,是走穩健風格的

只不過蜀中無大將的當時,穩健的作風到底適不適合呢?看某人N次北伐還是空手而還大概可以想像

用奇以少勝多的例子,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找找陳慶之這個人,或是等人家同意我轉載也行


--------------------
擔心圖片外流,簽名當改為遷名檔QQ
PMEmail Poster
Top
丫全
發表於: Apr 26 2006, 08:48  
Quote Post


浮不起來的潛艇
************

發表數: 2,192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8-2004

活躍:10
聲望:305


對方同意我轉載了,我就轉載一下人家分享的陳慶之傳(略)吧 XD.gif
轉載自巴哈姆特KOEI板
參考網址

QUOTE
陳慶之(484—539年),字子雲,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西南)人,南北朝時期梁朝傑出的
軍事家。他自幼為蕭衍的隨從。當時圍棋風靡一時,蕭衍更是通宵達旦而弈。其餘的隨
從皆已休息,唯陳慶之不睡(換句話說他本來就是個精力旺盛的人),招之即到,所以蕭
衍對其甚見親賞。

南齊末年,東昏侯蕭寶卷為政殘暴,地方諸藩陳顯達、裴叔業、崔慧景等名將先後反叛
齊永元二年(西元500年)十一月,蕭衍(時為雍州刺史)也起兵反齊,陳慶之隨蕭衍一直
打到建康。天監元年(西元502年),蕭衍代齊稱帝,國號梁,是為梁武帝。陳慶之被任命
為主書(這是個文職的小官而已),在任期間,他散財聚士,常思效用。

普通六年(西元525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降梁,並請求梁武帝
派兵接應。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ぎv梁軍前去接應。回軍後,
陳慶之任宣猛將軍、文德主帥,並率兩千兵馬送豫章王蕭綜入鎮徐州。五月,魏遣安豐
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率2萬來拒,進逼彭城。

元延明先遣其將丘大千築壘,以切斷梁軍  的進軍路線。陳慶之進逼其壘,魏軍一鼓便
潰。六月,蕭綜乘夜棄梁軍降魏。
天亮後,梁軍尋蕭綜不見,卻見魏軍在城外說:“汝豫章王昨夜已來,在我軍中,汝尚
何為.”
梁軍遂潰散。魏軍入彭城,乘勝追擊梁兵,復取諸城,至宿豫而還。梁軍損失十之七八
,只有陳慶之斬關夜退,所部得以全歸。
(以上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梁紀六 武帝普通六年 》)


普通七年(西元526年),郢州刺史元樹與豫州刺史夏侯亶出征壽春,宣猛將軍陳慶之假節
、總知軍事。(算是先鋒)
魏豫州刺史李憲遣其子李長鈞築兩城以拒之,陳慶之攻拔兩城。十一月,李憲力屈而降
,陳慶之入據其城。此次作戰,梁軍克五十二城,獲男女七萬五千口。陳慶之轉為東宮
直閣,賜爵關中侯。

大通元年(西元527年)十月,陳慶之與領軍將軍曹仲宗聯合進攻北魏渦陽。

同時,梁武帝蕭衍詔尋陽太守韋放領兵與曹仲宗等會師。時韋放軍營壘未立,北魏散騎常
侍費穆率軍突然到達,韋放僅有兩百,但士卒殊死奮戰,以一當十,終於把費穆軍擊退。
魏孝明帝元詡復派將軍元昭率軍5萬(一說15萬)增援渦陽,前鋒抵達距城40里的駝澗。

陳慶之意欲前往迎戰,但韋放認為:“賊之前鋒必是輕銳,與戰若捷,不足為功,如其不
利,沮我軍勢,兵法所謂以逸待勞,不如勿擊。”
陳慶之卻說:“魏人遠來,皆已疲倦,去我既遠,必不見疑,及其未集,須挫其氣,出其不
意,必無不敗之理。且聞虜所據營,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諸君若疑惑,慶之請獨取之”
(《梁書·陳慶之列傳》)

於是陳慶之率麾下輕騎二百突襲元昭軍,破其前軍,魏軍震恐。陳慶之又乘勝與各軍連營
而進,背靠渦陽與魏軍對峙。
(韋放也是梁朝一位名將,不遜於陳慶之,但韋放的傳略則是題外,所以此處略過不談。)


兩軍自春天打到冬天,交戰上百次,將士勞苦不堪。這時,傳來魏軍在梁軍陣地後興築營
壘的消息,梁軍軍心有些動搖。曹仲宗等恐腹背受敵,欲撤軍。陳慶之聞後,又是立節仗
於軍門,慷慨陳詞地說:“共來至此,涉歷一歲,糜費糧仗,其數極多。諸軍並無鬥心,
皆謀退縮,豈是欲立功名,直聚為抄暴耳。吾聞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須虜大合,然後與
戰。審欲班師,慶之別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詔”。曹仲宗壯其計,乃從之。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一 梁紀七 武帝大通元年》

時魏軍以掎角作十三城,欲以控制梁軍。陳慶之在夜色掩護下,出動騎兵突擊魏軍,連克
四個營壘。渦陽戍主王緯聞訊,以城降梁。其餘九城,兵甲猶盛。

韋放在投降的魏軍中挑選三十餘人予以釋放,讓他們回去,到魏軍各營壘報告渦陽陷落的
消息。同時,陳慶之率軍隨釋放的魏軍士卒之後,擂鼓吶喊攻擊。在梁軍的淩厲攻勢下,
魏軍剩下的九座城先後潰敗。
梁軍乘勝追擊,大敗魏軍,俘斬甚眾,渦水為之斷流,又降城中3萬餘人。渦陽一戰,魏
軍全軍覆沒,從此,北魏日漸衰落。
梁武帝詔令以渦陽之地設置西徐州。梁軍又乘勝進至城父。梁武帝對陳慶之大為讚賞,
並親寫詔書進行嘉勉,書曰:“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
略,善克令終。開硃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

《梁書·陳慶之列傳》

到這邊為止陳慶之大都是輔佐角度,還沒有完完全全一人獨挑大樑,接下來才是精彩的部份。
PS:文中的韋放據說也是南北朝時期的名將之一喔
QUOTE
梁武帝大通二年,北魏發生內亂,鎮壓叛亂的爾朱榮大肆屠殺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顥
以本朝大亂為由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助其稱帝。
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梁武帝以元顥為魏王,並命東公直閣將軍陳慶之,率兵七千人護送
元顥北歸。

中大通元年四月,陳慶之領兵乘北魏征討邢杲起義軍之際,乘虛攻佔滎城,進逼梁國。
魏將丘大千率眾七萬兵力分築九城,以抵禦梁軍。
陳慶之率軍進攻,一日之內攻佔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顥遂於睢陽城南稱帝。
授予陳慶之使持節、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


此時魏濟陰王元暉業率羽林軍二萬進屯考城。考城四面環水,守備嚴固。
陳慶之命部下在水面築壘,攻陷其城,全殲二萬人馬,俘虜元暉業。

梁軍直趨洛陽,所過之處,魏軍望風而降。五月,魏帝元子攸分派部眾扼守滎陽、虎牢等
地,以保衛京都洛陽。
元顥攻佔梁國後,封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繼續督軍西上攻滎陽。
魏左僕射楊昱率軍7萬守滎陽,以拒梁軍。魏軍兵鋒甚銳,加上滎陽城堅,陳慶之攻之不
克。時魏將上黨王元天穆和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的大軍將到。共計30萬人,對梁軍進行合
圍。元顥派人勸楊昱投降,但被拒絕。不久,元天穆與爾朱吐沒兒相繼而至,魏軍一時旗
鼓相望。

當時滎陽城未克,梁軍將士皆恐,陳慶之解鞍秣馬,對將士們說:“吾至此以來,屠城略
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並是仇讎。我等才有七
千,虜眾三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吾以虜騎不可爭力平原,及未盡至前,須平其
城壘,諸君無假狐疑,自貽屠膾”。
乃親自擂鼓攻城,只一鼓,梁軍便悉數登城。勇士宋景休、魚天愍首先登上城晼A梁軍相
繼而入,遂克榮陽,俘楊昱。
不久,元天穆等引兵圍城,陳慶之遂率三千精騎背城而戰,大破之,魯安於陣前投降。
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單騎獲免。陳慶之收繳滎陽的儲備,牛馬谷帛都不可勝計。
陳慶之旋即進攻虎牢,爾朱世隆不敢戰,棄城而逃,梁軍俘魏東中郎將辛纂。



當時爾朱氏所立的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為避陳慶之鋒芒,被迫撤至長子。
元顥就這樣打入洛陽,魏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官迎元顥入宮。元顥改元大赦,
以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不久,上黨王元天穆、王老生、
李叔仁又率兵四萬攻克大梁,並分遣王老生、費穆進據虎牢,刁宣、刁雙入入梁、宋。
陳慶之聞後,率軍掩襲,魏軍皆降。元天穆率十餘騎北渡黃河而逃,費穆攻虎牢,將克,
忽聞元天穆北逃,自以為無後繼,遂降於陳慶之。陳慶之又進擊大梁、梁國,皆克之。
梁武帝聞訊後,再次親書詔書進行嘉勉。

陳慶之這一路上和部下皆穿白袍騎白馬,一路上所向無敵,所以洛陽城中童謠曰: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從銍縣出兵打到洛陽為止,拔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

這一段才是我真正想說的重點
以少勝多,以奇勝強,而且還從頭到尾只靠那七千騎連拔32城,威名之盛讓魏軍聞風而逃。所以別說魏延要用五千兵力打下長安不可能,只要他有陳慶之這種功力就行。
QUOTE
其實打到洛陽讓元顥稱帝大概就是這一連串戰役的最高峰了。
後來因為元顥的無能與愚蠢加上陳慶之始終就只有七千兵馬,所以在爾朱氏的夾攻之下,
後來洛陽終告陷落,而元顥也被擒斬。

而陳慶之在率眾回梁時被爾朱榮軍追擊,一路退至嵩高時,因河水上漲,山洪暴發,梁軍
士卒死散殆盡。
陳慶之只好剃除鬚髮,化裝成僧人,抄近道回豫州。但是陳慶之僅以七千之眾北伐,連克
魏軍,以少勝多,佔領了洛陽等三十餘城,打得北方人人膽寒,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所以梁武帝在陳慶之回建康後,仍封他為右衛將軍,永興侯,邑一千五百戶。

陳慶之南歸後,特別尊重北人,朱異覺得奇怪,便問他,陳慶之說:吾始以為大江以北皆
戎狄之鄉,比至洛陽,乃知衣冠人物盡在中原,非江東所及也,奈何輕之。

後來陳慶之陸續平定了蔡伯龍、僧強之亂(中大通元年)。
也擊退了東魏侯景的南侵(大同二年)。

大同五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
,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鼓吹一部,謚曰武,還詔令義興郡發五佰人為其會喪。
長子陳昭嗣爵。 陳慶之性格謹慎,每次奉詔,都要洗沐拜受;生活儉樸,只穿素衣,
而且不好絲竹音樂;雖身為武將,但射箭卻不能穿札,而且也不善於騎馬,但善撫士卒,
能使部下為其效死力。更為難得的是陳慶之出自寒門,在當時那種貴族世家的歷史背景
之中能達到這樣成就的,整個梁朝只有他和俞藥(官至雲旗將軍,安州刺史)。


陳慶之一生征戰,常設奇謀,多為以少勝多,而且長於攻城。無論是北伐橫掃河洛,或揮
師馳騁邊陲,均充分顯示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北伐之戰,可謂氣吞萬里如虎,連毛澤東讀
《陳慶之傳》至此,也不禁為之神往。

”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
”慶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預舊恩,加之謹肅,蟬冕組珮,亦一世之榮矣”
(《梁書·陳慶之列傳》)。

這段是陳慶之攻克洛陽的後續發展,我在想他會不會是因為元顥沒把兵權交給他,讓他當個有名無實的車騎大將軍才丟城的?亦或是他擅攻不擅守?
不過要以這個角度推翻論調的話......我想諸葛亮這個千古名相應該不會蠢到在魏延攻克長安後不立刻支援長安,至於魏延和諸葛亮擅不擅長守城?我想會有更多專業人事可以回答你 XD.gif

本篇文章已被 丫全 於 Apr 26 2006, 09:01 編輯過


--------------------
擔心圖片外流,簽名當改為遷名檔QQ
PMEmail Poster
Top
尼克
發表於: Apr 26 2006, 10:07  
Quote Post


六品官
*******

發表數: 65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6-09-2005

活躍:5
聲望:28


QUOTE
你認為在山路,馬(所有)可以跑得快嗎??

已說了多次,川馬"爬坡下坎,不比山羊差",當然跑得快,中原馬則不能。

QUOTE
你認為馬在山上都可以 發揮到他們的優勢嗎??

騎兵對步兵在高度上,速度上,和運送重物上都有所優勢。怎麼在山上不能發揮(說的是川馬)?

QUOTE
川馬 個子矮、四肢短 speed 較慢 故不用川馬

總比步兵快吧?

仍然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
The Mighty Reds!!
PMEmail Poster
Top
ryhme1
發表於: Apr 26 2006, 10:38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4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25-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魏延 講過他拿下長安之後 孔明的援軍一定要在20日內接應

如果不到的話 魏延就.........................

大家看過 司馬仲達 攻孟達的戰役了吧

其speed 是快得可怕 幾百里路只走了10日 (閃電戰術)

假設魏文長偷襲成功 魏國必定傾全國的兵力與蜀漢決戰
如果孔明不及時趕到 襲下的長安勢必重入魏國之手



我想問 "梁軍直趨洛陽,所過之處,魏軍望風而降。"

但是陳慶之僅以七千之眾北伐,連克
魏軍,以少勝多,佔領了洛陽等三十餘城,打得北方人人膽寒,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攻克的城不能守 有何用??
PMEmail Poster
Top
ryhme1
發表於: Apr 26 2006, 10:45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4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25-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QUOTE (尼克 @ Apr 26 2006, 06:07 PM)
QUOTE
你認為在山路,馬(所有)可以跑得快嗎??

已說了多次,川馬"爬坡下坎,不比山羊差",當然跑得快,中原馬則不能。

QUOTE
你認為馬在山上都可以 發揮到他們的優勢嗎??

騎兵對步兵在高度上,速度上,和運送重物上都有所優勢。怎麼在山上不能發揮(說的是川馬)?

QUOTE
川馬 個子矮、四肢短 speed 較慢 故不用川馬

總比步兵快吧?

仍然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你是想用川馬打 山地戰???

如果進了平原戰鬥, 那麼辦?


PMEmail Poster
Top
張子房
發表於: Apr 26 2006, 12:18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556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9-25-2003

活躍:5
聲望:133


QUOTE (ryhme1 @ Apr 26 2006, 06:38 PM)
魏延 講過他拿下長安之後 孔明的援軍一定要在20日內接應

如果不到的話 魏延就.........................

大家看過 司馬仲達 攻孟達的戰役了吧

其speed 是快得可怕 幾百里路只走了10日 (閃電戰術)

假設魏文長偷襲成功 魏國必定傾全國的兵力與蜀漢決戰
如果孔明不及時趕到 襲下的長安勢必重入魏國之手



我想問 "梁軍直趨洛陽,所過之處,魏軍望風而降。"

但是陳慶之僅以七千之眾北伐,連克
魏軍,以少勝多,佔領了洛陽等三十餘城,打得北方人人膽寒,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攻克的城不能守 有何用??

郝昭
其他的不說,你自己想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丫全
發表於: Apr 26 2006, 14:16  
Quote Post


浮不起來的潛艇
************

發表數: 2,192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8-2004

活躍:10
聲望:305


QUOTE (ryhme1 @ Apr 26 2006, 06:45 PM)
QUOTE (尼克 @ Apr 26 2006, 06:07 PM)
QUOTE
你認為在山路,馬(所有)可以跑得快嗎??

已說了多次,川馬"爬坡下坎,不比山羊差",當然跑得快,中原馬則不能。

QUOTE
你認為馬在山上都可以 發揮到他們的優勢嗎??

騎兵對步兵在高度上,速度上,和運送重物上都有所優勢。怎麼在山上不能發揮(說的是川馬)?

QUOTE
川馬 個子矮、四肢短 speed 較慢 故不用川馬

總比步兵快吧?

仍然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你是想用川馬打 山地戰???

如果進了平原戰鬥, 那麼辦?

平原戰也可以用步兵戰
騎兵的戰力雖然很強,但不是絕對
不過以精騎聞名的金兵拐子馬還不是被岳武穆打假的
何以你繞來繞去也是在說騎兵
況且,長安是偷來的,守得下是賺到,守不住也沒多大的損失(反正哪一次打仗不是勞民傷財)


--------------------
擔心圖片外流,簽名當改為遷名檔QQ
PMEmail Poster
Top
ryhme1
發表於: Apr 26 2006, 14:40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4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25-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QUOTE (丫全 @ Apr 26 2006, 10:16 PM)

不過以精騎聞名的金兵拐子馬還不是被岳武穆打假的
何以你繞來繞去也是在說騎兵
況且,長安是偷來的,守得下是賺到,守不住也沒多大的損失(反正哪一次打仗不是勞民傷財)

騎兵在平原戰上佔有優勢..........(大家都知)

再說: 沒有多少個像 岳飛一樣勁的將領在蜀

長安是偷來的, 守到就是賺, 守不到損失就大了.

第一. 5千精兵+5千運輸部隊會失

第二. 可能會失大將 魏延 (蜀漢那時數一數二的將領)

本篇文章已被 ryhme1 於 Apr 26 2006, 15:53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
Top
懶蛇
發表於: Apr 26 2006, 14:45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3
聲望:1908


QUOTE (ryhme1 @ Apr 26 2006, 10:40 AM)
大將 魏延 (蜀漢那時最強的將領)

趙雲好像未死......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丫全
發表於: Apr 27 2006, 02:37  
Quote Post


浮不起來的潛艇
************

發表數: 2,192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8-2004

活躍:10
聲望:305


QUOTE (ryhme1 @ Apr 26 2006, 10:40 PM)
QUOTE (丫全 @ Apr 26 2006, 10:16 PM)

不過以精騎聞名的金兵拐子馬還不是被岳武穆打假的
何以你繞來繞去也是在說騎兵
況且,長安是偷來的,守得下是賺到,守不住也沒多大的損失(反正哪一次打仗不是勞民傷財)

騎兵在平原戰上佔有優勢..........(大家都知)

再說: 沒有多少個像 岳飛一樣勁的將領在蜀

長安是偷來的, 守到就是賺, 守不到損失就大了.

第一. 5千精兵+5千運輸部隊會失

第二. 可能會失大將 魏延 (蜀漢那時數一數二的將領)

你以為魏延有笨到那個程度嗎?援軍沒到他是不能棄城入山的嗎(關中平原附近山也不少喔)?到時候要閃人還是要打游擊都是隨他便

而且,騎兵在平戰的戰力強歸強,但不是絕對,只靠騎兵要取勝也不是容易的事(別跟我說陳慶之,套句你說的話:也沒有多少個像陳慶之一樣勁的將領在魏)

還有,如果騎兵的質與量是戰場上的決勝關鑑(你這一連串文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何以錦馬超與呂溫侯雙雙敗於曹操手上?為何白馬將軍公孫讚會敗給袁紹?孫策又要怎麼用手上又破又爛的兵馬(老兵劣馬,別指望他的騎兵有多少戰力)奪江東?更甚者,武田勝賴為何會在長篠會戰慘敗給織田信長(14000騎兵 V.S 3000鐵炮,而且戰前勝賴手下還有不少武田家的名將還沒掛掉)

本篇文章已被 丫全 於 Apr 27 2006, 02:39 編輯過


--------------------
擔心圖片外流,簽名當改為遷名檔QQ
PMEmail Poster
Top
張子房
發表於: Apr 27 2006, 03:05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556
所屬群組: 軍團長
註冊日期: 9-25-2003

活躍:5
聲望:133


唉,丫全兄,他會說魏延不是袁紹、孫策、織田、韓信之列,之後把一切推翻的。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司馬仲達
發表於: Apr 27 2006, 04:51  
Quote Post


Lumberjack
**********

發表數: 1,347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11
聲望:364


QUOTE (懶蛇 @ Apr 26 2006, 10:45 PM)
QUOTE (ryhme1 @ Apr 26 2006, 10:40 AM)
大將 魏延  (蜀漢那時最強的將領)

趙雲好像未死......

人家認為魏延最強啦

你別打岔 dry.gif

**
11


--------------------
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
1923年孫中山在香港大學演講,宣稱他的革命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他說,香港的秩序整齊而安穩,與中國的混亂腐敗成強烈對比,激發他發動革命。「我恆默念...何以如此不同?外人能於七八十年間在一荒島上成此偉績,中國以四千年之文明乃無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香港簡史>>
***

講左咁耐, 幾時先出老解?

***

紅皮狗應該係有色盲, 只見紅色, 別色不見
PM
Top
ryhme1
發表於: Apr 27 2006, 05:14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4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25-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QUOTE (丫全 @ Apr 27 2006, 10:37 AM)
QUOTE (ryhme1 @ Apr 26 2006, 10:40 PM)
QUOTE (丫全 @ Apr 26 2006, 10:16 PM)

不過以精騎聞名的金兵拐子馬還不是被岳武穆打假的
何以你繞來繞去也是在說騎兵
況且,長安是偷來的,守得下是賺到,守不住也沒多大的損失(反正哪一次打仗不是勞民傷財)

騎兵在平原戰上佔有優勢..........(大家都知)

再說: 沒有多少個像 岳飛一樣勁的將領在蜀

長安是偷來的, 守到就是賺, 守不到損失就大了.

第一. 5千精兵+5千運輸部隊會失

第二. 可能會失大將 魏延 (蜀漢那時數一數二的將領)

你以為魏延有笨到那個程度嗎?援軍沒到他是不能棄城入山的嗎(關中平原附近山也不少喔)?到時候要閃人還是要打游擊都是隨他便

而且,騎兵在平戰的戰力強歸強,但不是絕對,只靠騎兵要取勝也不是容易的事(別跟我說陳慶之,套句你說的話:也沒有多少個像陳慶之一樣勁的將領在魏)

還有,如果騎兵的質與量是戰場上的決勝關鑑(你這一連串文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何以錦馬超與呂溫侯雙雙敗於曹操手上?為何白馬將軍公孫讚會敗給袁紹?孫策又要怎麼用手上又破又爛的兵馬(老兵劣馬,別指望他的騎兵有多少戰力)奪江東?更甚者,武田勝賴為何會在長篠會戰慘敗給織田信長(14000騎兵 V.S 3000鐵炮,而且戰前勝賴手下還有不少武田家的名將還沒掛掉)

我是想講

而之前所講是 為何軍中不用川馬
是因為川馬不夠 中原 河北的馬快 在平原戰上會吃虧

而騎兵在平原戰能佔優勢 但不是絕對(可能你誤會以為我想是說一定win)
有戰例已經證明




如果長安 奪來而不能守的話
那倒不如攻一些可守之地 一步一步進攻
(我有少少覺得魏延之計好像有點過急)

我看過韓信 暗渡陳倉的戰略圖

漢中出關中主要有4條路
1.陳倉故道 路較平坦 易走
不過那裡應該有魏國重兵 駐守

2.褒斜谷 damn.gif


3.駱谷 damn.gif


4.子午谷 damn.gif


再續..........

本篇文章已被 ryhme1 於 Apr 27 2006, 05:18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
Top
尼克
發表於: Apr 27 2006, 07:38  
Quote Post


六品官
*******

發表數: 65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6-09-2005

活躍:5
聲望:28


QUOTE
你是想用川馬打 山地戰???

如果進了平原戰鬥, 那麼辦?

你別經常XXX那又怎麼辦,作一個又一個假設吧。我們本來是說魏延的,為什麼現在說了馬?是因為你的無數假設。

本篇文章已被 尼克 於 Apr 27 2006, 07:39 編輯過


--------------------
The Mighty Reds!!
PMEmail Poster
Top
ryhme1
發表於: Apr 27 2006, 08:28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4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25-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QUOTE (尼克 @ Apr 27 2006, 03:38 PM)
QUOTE
你是想用川馬打 山地戰???

如果進了平原戰鬥, 那麼辦?

你別經常XXX那又怎麼辦,作一個又一個假設吧。我們本來是說魏延的,為什麼現在說了馬?是因為你的無數假設。

作假設是因為你的追問 XD.gif


PMEmail Poster
Top
尼克
發表於: Apr 27 2006, 08:47  
Quote Post


六品官
*******

發表數: 65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6-09-2005

活躍:5
聲望:28


.................那我們停止馬的問題吧.............. wink.gif


--------------------
The Mighty Reds!!
PMEmail Poster
Top
訪客_janvenly
發表於: Apr 27 2006, 11:05  
Quote Post


Unregistered










QUOTE (司馬仲達 @ Apr 27 2006, 12:51 PM)
QUOTE (懶蛇 @ Apr 26 2006, 10:45 PM)
QUOTE (ryhme1 @ Apr 26 2006, 10:40 AM)
大將 魏延&nbsp; (蜀漢那時最強的將領)

趙雲好像未死......

人家認為魏延最強啦

你別打岔 dry.gif

**
11

趙雲己老.... 打不了硬仗.... 說魏延最強又錯唔哂........

長安能否打得下根本就同馬的問題無關, 曹真以大將軍的身份帶住十萬大軍守長安一帶的地區, 魏延那五千軍力有冇本事攻下長安, 唔使討論啦o下ma.....
Top
ryhme1
發表於: Apr 27 2006, 13:23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4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25-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馬係之前ge 問題,

係講川馬在平原 不及 中原 河北 的馬

對 子午谷攻略的影響 只在如何與魏國騎兵在關中平原打(問題不大)

其實我有個問題, 就是
《三ロ虒书魏延传引裴注》
魏略曰:夏侯楙为安西将军,t謔w,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齯迨d,直牮リ丰X,循秦岭而痋A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謔w。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謔w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鴘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痐雓萓X聚,尚二十许日,而公炱蚳来,必足以}。如此,则一举而咸W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洬Z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虒楚A故不用延计。
魏延的子午谷战略出于此魏略的大致说明。

魏延是否有意 叫孔明走斜谷出秦川 吸引魏軍注意 引出他們防孔明
而自己去打長安, 那時他可以 輕鬆一點

本篇文章已被 ryhme1 於 Apr 27 2006, 13:56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
Top
SpriNg
發表於: Apr 27 2006, 13:46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26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2-03-2005

活躍:5
聲望:27


其實嘛,不難看出有其他因素,而非只局限於城池的多少
這不是電腦遊戲.

長安是一大名都,亦是西漢的首都,蜀漢以"漢"為名,攻陷長安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如果能以少勝多,軍心士氣亦會大大提高
那時就不止是 "騎兵的多少" 和 "川馬的數量" 的問題
我可不認為蜀漢和曹魏的距離這麼大(撇開演義不提,曹真會是孔明/魏延的對手嗎?)

*看來你好像對騎兵情有獨鍾

本篇文章已被 SpriNg 於 Apr 27 2006, 13:47 編輯過
PM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9) « 最前 ... 5 6 [7] 8 9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50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