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轉載]香港淪陷的經過
漢中王
發表於: Apr 12 2005, 17:10  
Quote Post


七品官
******

發表數: 344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1-11-2004

活躍:3
聲望:4


1941年12月8日早上8時30分,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啟德機場,並令到英軍損失了香港唯一的6架古老戰機,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同時,日本第23軍第38師的三個聯隊,228、229、230聯隊渡過深圳河進入新界,開始了對香港的攻擊。

戰事一開始,日軍便立刻橫渡深圳河,3個步兵聯隊便向左、中、右三方進攻。由於新界沒太大戰略價值,所以守軍便按他們的計劃,退守至「醉酒灣防線」,並在撤退時把道路和橋樑破壞,以增加日軍南下的困難。至當日黃昏,日軍己進佔大埔一帶。

次日,日軍開進大帽山東、西一帶。守軍在新界的兵力薄弱,僅有3營步兵駐防,分別駐守在「醉酒灣防線」 的西段、中段和東段。日軍第228聯隊偵察得知城門碉堡的兵力薄弱,即於當夜發動突襲,並於10日凌晨1時佔該陣地。至11日上午,日軍已佔領金山一帶,東面亦進至大老山。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將保持實力,決定把留駐新界及九龍的部隊撤回港島。同時,他又下令破壞昂船洲砲台和九龍市區的戰略設施,如油庫、船塢及發電廠,以免落入敵人手中。

香港第二十一任總督:楊慕琦爵士
12日,莫德庇少將重新部署港島防務,將原來的守軍混編成東、西兩旅,並沿岸平均部署兵力。從12日起,雙方開始發生隔岸炮戰。港島北岸在日軍猛烈炮擊下,破壞極大。除軍事設施外,港島市民也蒙受不少傷亡。日軍在加緊準備登陸之餘,亦曾在13日及17日兩次派人到港島招降,但終被港督楊慕琦所拒。

18日晚上,日軍3個聯隊在炮火之掩護下在北角至筲箕灣一帶登陸。日軍擊潰駐守該區的印度軍拉吉營後,迅速向高地進發。19日黎明前,日軍已佔領柏架山、畢拿山等處。守軍東旅旅長華理士准將雖下令反攻以圖奪回筲箕灣,但都未能成功。19日早上,西旅位於黃泥涌的指揮部被日軍襲擊,其中加拿大軍及西旅的指揮官羅遜准將亦在此戰鬥中陣亡。

20日,華理士得知229聯隊進入了淺水灣一帶,即令皇家來福槍營反擊,並想打通與西旅的聯繫,又命印度軍遮普營一連從香港仔東進,以打通南部大道,然而均未能成功。另外,北面日軍的228聯隊佔據了聶高信山的高處。但此時守軍在灣仔峽有好的防禦工事,故日軍不能一舉攻佔港島北部。日軍炮隊渡海參戰,原留守九龍的2個步兵大隊也渡海增援,加上天氣好轉,日機亦頻頻出動助戰。日軍不斷向南推進,還切斷了守軍東、西二旅的聯繫。

東、西二旅的聯繫被切斷後,守軍曾作出多次反攻,但都不成功。到了25日早上, 日軍再次向港督招降,但又給楊慕琦拒絕了。下午,莫德庇向楊慕琦報告戰情,說明守軍彈葯不足,而且水源已斷,實在無力抵抗。最後,楊慕琦接受了莫德庇意見,於聖誕日下午7時於半島酒店三樓,日軍戰鬥司令室簽處無條件投降,結束了18日的戰事。

日軍入城
日軍在攻陷香港後,即將香港各區重新命名,破壞了香港原有的秩序,香港市民亦開始了其三年零八個月的痛苦生涯。


街名         日治時期的街名
干諾道中/西     中/西住吉通
告士打道       東住吉通
皇后大道西/中/東  西/中/東明治通
德輔道西/中     西/東昭和通
堅尼地道       東大正通
堅道/上亞厘道    中大正通
般含道        西大正通
東海旁        八幡通
怡和街        春日通
高士威道       冰川通
英皇道        豊國通
干諾道        出雲通
寶雲道        霧島通
彌敦道        香取通
太子道        鹿島通

區名     日治時期的區名
九龍塘    鹿島區
九龍城    元區
深水埗    青山區
旺角     大角區
油麻地    香取區
尖沙嘴    湊區
紅磡     山下區
荃灣     荃灣區
東九龍    啟德區
赤柱及石澳  赤柱區
香港仔    元港區
筲箕灣    筲箕灣區
銅鑼灣    銅鑼灣區
跑馬地    青葉區
灣仔     東區
西環     山王區
西營盤    水城區
上環     西區
中環     中區

地方     日治時期的地方
太平山    香峯
大鐘樓    昭和廣場
兵頭花園   大正公園
京士柏    九龍競技場

轉載自:
http://hk.geocities.com/japan_zone/16.html

我覺得當時英國軍備嚴重缺乏,防線太遠,對香港愛理不理似的。
如果將防線推前到上水、元朗一帶,再把兵力集中在此,至少可抵抗到援軍來臨。

本篇文章已被 漢中王 於 Apr 14 2005, 13:03 編輯過

附帶圖片
附帶圖片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秋盈
發表於: Apr 13 2005, 15:52  
Quote Post


聖教教主
************

發表數: 2,915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9-2003

活躍:11
聲望:739


請問你這些資料是轉貼的還是原創的?如是轉貼,請尊重版權,注明出處;若能取得作者同意轉載更佳。

無論如何,也請回來補充討論要點,否則本版恕關了。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飄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梅林邀月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Derek
發表於: Apr 18 2005, 08:02  
Quote Post


八品官
*****

發表數: 279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4-11-2005

活躍:2
聲望:0


漢中王所說的局勢發展欠缺21一24日,我來補充.
21日華理斯命皇家來福槍營經大潭峽向黃泥涌峽反攻,經過紅山(白筆山)、橋山(蓮花井山)的激戰後被迫後退,莫德庇拚命打通南部大道及奪回淺水灣,西施為重佔聶高信山也多次進行激烈的反攻,兩艘炮艦在南部海面支援,但均不成功。
22日,淺水灣酒店死守3天後終告失守,日軍亦攻下由加軍鄍壯B近衛營百多人死守的金馬倫山,23日,東旅欲重佔馬坑山失敗並在赤柱半島南面組起一防線,港島北面,印軍拉吉普營在禮頓山擊退日軍數次進攻後退回跑馬地西端,而部分英軍密道息士營士兵仍堅守禮頓山,日軍只可以小部隊滲入,而灣仔一帶則進行巷戰。
24日,守軍從禮頓山後退,但仍堅守跑馬地西端一帶的陣地,西南面的班納山則失守,日軍逼近香港仔。而赤則受到頻密的炮火襲擊,在赤柱的守軍則仍可作有效的抵抗。
附註:
守軍只有5架戰機,非6架,
日軍100人曾在12月15日欲登陸但失敗
守軍並非所有反攻皆失敗,曾一度奪回馬坑山

本篇文章已被 Derek 於 Apr 19 2005, 05:24 編輯過


--------------------
Red and white for life......
We are the HK Saints!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Derek
發表於: Apr 19 2005, 08:37  
Quote Post


八品官
*****

發表數: 279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4-11-2005

活躍:2
聲望:0


漢中王說應把防線推前至上水和元郎一帶,以等援軍到達,這戰略非常非常之有問題。
漢中王,打仗並非如想像中容易,需要清楚當時局勢及敵我雙方之情況,不可以隨便!
以當時的局勢,守軍採用固守之策略(你的意思相信亦如始)但上水和元郎一帶,根本就沒有碉堡,彈藥庫,機槍堡及掩敝體,上水和元郎一帶,甚至乎新界(除了馬h山有一兵營)連一個軍用設施也沒有,如何抗敵?
而更重要的是,守軍不可能有援軍!
其實大部分網頁皆說守軍固守三個月至半年便有增援,這騙到了很多人,其實這確實是英國在建醉洒灣防線的防衛計劃,希望可利用醉洒灣防線固守三個月至半年,然後英國本土的援軍便抵港,但這防衛計劃的製訂是1932年,隨1939年海南島的失陷而把援軍抵港的路線切斷(早在1896年台灣己是日本殖民地,查看地圖便知道抵港海軍的通道皆經台灣及海南島),香港已被孤立,加上開戰前日本己在東南亞取得制空及制海權,老實說,潛艇也被擊沉,何G當時英國本土也為抵抗德國的攻勢而煩惱,怎可派出援軍?即使英國不理本土危險派出援軍,也不會給香港,因新加坡才是英國在東南亞的主腦(由新加坡*比香港小卻駐軍人數乃香港5-6倍可知)援軍給新加坡也不會給香港!
*新加坡駐軍:88000人,其中15000人為非戰鬥人員
香港駐軍:14000人,有6000人為正規步兵


本篇文章已被 Derek 於 Apr 27 2005, 05:20 編輯過


--------------------
Red and white for life......
We are the HK Saints!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Derek
發表於: Aug 17 2005, 14:49  
Quote Post


八品官
*****

發表數: 279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4-11-2005

活躍:2
聲望:0


很多人只記得中日戰爭,卻忘了香港守軍英勇抗日之事


--------------------
Red and white for life......
We are the HK Saints!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紀靈
發表於: Aug 17 2005, 15:08  
Quote Post


七品官
******

發表數: 49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01-2003

活躍:3
聲望:46


如果把防線推前至上水和元郎一帶,結果是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被突破,包圍,分割,殲滅
香港島等後方因兵力不足,迅速被日軍登陸成功

其實守到17日都算好了
最衰英國佬想嚇日本仔,使他們不敢攻香港,誇海口可守半年,才招至如此重兵重炮壓境
又想討好日本,讓日本仔自由行般旅遊,大量情報都被探聽

錯就錯在心存憢幸,總幻想可以不打仗
PMEmail Poster
Top
孫堅文台
發表於: Aug 18 2005, 16:07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16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8-2005

活躍:1
聲望:未有評價


唉!當時英軍有過萬人都守唔住
唔知現在只幾千駐港部隊能否守得住呢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Derek
發表於: Aug 19 2005, 06:19  
Quote Post


八品官
*****

發表數: 279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4-11-2005

活躍:2
聲望:0


QUOTE
唉!當時英軍有過萬人都守唔住
唔知現在只幾千駐港部隊能否守得住呢

過萬人算多?
現在有什麼人打香港主意?

本篇文章已被 Derek 於 Aug 21 2005, 04:54 編輯過


--------------------
Red and white for life......
We are the HK Saints!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Derek
發表於: Aug 22 2005, 08:15  
Quote Post


八品官
*****

發表數: 279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4-11-2005

活躍:2
聲望:0


QUOTE
讓日本仔自由行般旅遊,大量情報都被探聽
沒法啦,因英國為抵抗德國,關於香港的情報工作自然難以加強(好的間諜都被叫回英國),但剩下來的都算爭氣,曾經幾次把日本間諜拘捕
QUOTE
最衰英國佬想嚇日本仔,使他們不敢攻香港,誇海口可守半年,才招至如此重兵重炮壓境
重兵?算不上,只是大約4萬人攻擊香港
QUOTE
其實守到17日都算好了

日軍是18日登陸香港島

本篇文章已被 Derek 於 Aug 23 2005, 03:09 編輯過


--------------------
Red and white for life......
We are the HK Saints!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Derek
發表於: Aug 23 2005, 03:54  
Quote Post


八品官
*****

發表數: 279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4-11-2005

活躍:2
聲望:0


替漢中王兄的帖子作些修改和補充:
QUOTE
1941年12月8日早上8時30分,12架日本轟炸機空襲啟德機場,並令到英軍損失了香港唯一的6架古老戰機, 使到守軍失去制空權。同時,日本第23軍第38師的三個聯隊,228、229、230聯隊渡過深圳河進入新界,開始了對香港的攻擊。

守軍只有5架戰機,分別是3部水陸兩用機和2部魚雷攻擊機
QUOTE
戰事一開始,日軍便立刻橫渡深圳河,3個步兵聯隊便向左、中、右三方進攻。由於新界沒太大戰略價值所以守軍便按他們的計劃,退守至「醉酒灣防線」,並在撤退時把道路和橋樑破壞以增加日軍南下的困難。至當日黃昏,日軍己進佔大埔一帶。

是左、右和迂迴三方進攻
QUOTE
次日,日軍開進大帽山東、西一帶。守軍在新界的兵力薄弱,僅有3營步兵駐防,分別駐守在「醉酒灣防線」 的西段、中段和東段。日軍第228聯隊偵察得知城門碉堡的兵力薄弱,即於當夜發動突襲,並於10日凌晨1時佔該陣地。至11日上午,日軍已佔領金山一帶,東面亦進至大老山。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將保持實力,決定把留駐新界及九龍的部隊撤回港島。同時,他又下令破壞昂船洲砲台和九龍市區的戰略設施,如油庫、船塢及發電廠,以免落入敵人手中。
12日,莫德庇少將重新部署港島防務,將原來的守軍混編成東、西兩旅,並沿岸平均部署兵力。從12日起,雙方開始發生隔岸炮戰。港島北岸在日軍猛烈炮擊下,破壞極大。除軍事設施外,港島市民也蒙受不少傷亡。日軍在加緊準備登陸之餘,亦曾在13日及17日兩次派人到港島招降,但終被港督楊慕琦所拒。

莫德庇少將於12月11日中午12時30分下令把留駐新界及九龍的部隊撤回港島後,即命印軍拉吉普營拖延日軍攻勢以滕出時間讓守軍撤回港島,印軍拉吉普營邊戰邊走,至12日撤至魔鬼山並在魔鬼山和日軍激戰,至13日早上才退回港島,so莫德庇少將是在13日重新部署港島防務



--------------------
Red and white for life......
We are the HK Saints!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62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