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三國志 · 版規 |
![]() ![]() ![]() ![]() ![]() ![]() |
歡迎訪客 ( 登入 | 註冊 ) | 重寄認證電子郵件 |
分頁: (2) 1 [2]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 ![]() ![]() ![]() |
諸葛羲 |
發表於: Oct 21 2006, 14:45
|
||
![]() 五品官 ![]() ![]() ![]() ![]() ![]() ![]() ![]() ![]() 發表數: 70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10-28-2003 活躍:7 聲望:893 ![]() |
我的中學本來沒有這個配搭提供的,我連破兩例,算是前無古人了。 我如今在中文大學唸中國語言及文學。 說起文科的課程,其實又談不上「很差勁」,但就是沒有理科那麼嚴謹。以中國歷史為例,現在的新課程添加了大量所謂「校外評核」,分組做幾個「專題研習」就過關了(聽說校內的測驗考試也計分)。筆試呢?幾乎變成「吹水」題,甚麼都以考生的意見為先(以往還有考核歷史知識的部分)。這樣的課程會營造出一個怎麼樣的學習風氣呢?不就是「束書不觀,游談無根」! 很多人都苦惱怎麼唸高考中國文化科。他們知道考試要求他們給意見(通常被認為是「吹水」),但卻自覺胸無點墨,對著試卷「吹」不出半滴「水」來。其實自小學到中學,學校根本沒有正式的文化知識的傳授,基礎從未打好,又奢談甚麼意見不意見!這種情況,在文化科似乎還算好些,起碼文化科考問的多涉日常生活,言之成理即可,不一定要引經據典。中國歷史可不同了,沒有紮實的基礎便去評論史事,很容易會犯錯而不自知。常見的題目如「你認為某某某是一個暴君嗎」、「假如你是當時的統治者,你會如何去化解某某問題」之類,先不要說這些問題有沒有價值,就是很有價值,你叫一個書沒讀過多少的考生憑自己的知識能答出些甚麼呢? 高考幾乎都是「評論」題,比如: 有言北宋之積弱緣於太祖之都汴。此說當否?試析論之。 明萬曆初張居正柄政,頗能洗刷前此積弊。試言其政績及致治之由。 試對明太祖施政之得失作一平議。 以上僅列舉治亂興衰部分的三條考題。外此還有制度、學術、經濟、宗教、史學、交通六大部分。問題看上去很堂皇,但對一個在上述會考課程下培訓出來、只有一年半時間去準備的學生來說,我們簡直不能期望他會答出些甚麼來。就新會考課程而言,恐怕學生唸了以後仍不知道誰是張居正(新課程比舊課程更淺,如果不信,儘可看看時下的會考教科書)。又如在學術思想部分,有一年考問南北朝經學,要求學生評論《北史》「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這句話。會考課程沒有隻字提及經學,更遑論南北朝經學,試問學生到了高考,面對這條問題會怎樣? 對了,面對這些題目,學生能怎樣做呢?我是過來人,感慨殊深。那時上中國歷史課,老師根本沒有教書,一開始就要我們做考題。可以說,學習是考題為本的。比如「有言北宋之積弱緣於太祖之都汴。此說當否?試析論之」,我們接到題目後,就從前言到總結完完整整的做一篇答案出來。老師也只會就答題技巧提意見,比如前言做得怎樣怎樣,這段做得怎樣怎樣。到了測驗考試,面前又是那些題目。高考前夕,我們就是拿著一年來做好的一篇篇答案去讀。這樣唸中國歷史,根本毫無樂趣可言,也不見得有甚麼意思。不過,老師的教法倒很是有效的。 有了這個方法(或類似的方法),面對多難的題目也不用怕了。事前做好一篇答案,臨場背出來就可以了(幾乎沒有一個考生能幸免於此)。可是就算你背得很熟(其實也甚難),寫字不快也沒有用。考AL課程的學生,上下午都要考,共兩場,每場三小時,答四題。每題起碼要答上四至五頁(Pages)單行紙才行。可以說,當你接到題目便要馬上選擇,並開始作答,中途不能停手。我記得在那六個小時裡,我沒有抬起過頭,手不停的寫(文字潦草得很),很疼、很疼。那時候的我生怕遺漏了半點背好的資料。不過我還是只能做到每題答三至四頁。回到家裡,聽說有人每題答五六頁,甚至加答題簿——我頓時無言。 這樣課程,這樣的考試,培訓出來的學生就是這樣。 據說歷史科的情況也差不多。文學科比較好,仍要讀文本(Texts),考試較活,只是新課程完全取消了文學史的部分。 相對來說,理科比較活、比較嚴謹,需要思考、講求步驟(先要明白基礎,否則不能走下一步 ) 。因此你不能不老實讀書,也不能憑空「吹水」。讀理科也要做會考試題,但總不可能「搬字過紙」。如此,打下的基礎自然會很紮實。 牢騷太多,諸君諒我。 ![]() 本篇文章已被 諸葛羲 於 Oct 21 2006, 14:56 編輯過 |
||
阿暪 |
發表於: Oct 21 2006, 15:31
|
![]() 一品官 ![]() ![]() ![]() ![]() ![]() ![]() ![]() ![]() ![]() ![]() ![]()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6 聲望:1208 ![]() |
說起AS文化科, 我也覺得很"吹水"...這些吹水題一來很看評卷者個人觀感, 二來容易讓學生著重空談, 學習實在的知識變得不重要, 而且那幾篇可看作課程的「文化篇章」實在......
我也覺得香港的會考高考時間太趕, 需要不停寫字, 連選題目也生怕想太久. 文科那些需要題題長篇文字回答的, 也想像得到需要寫字多急...... 其實理科也有一點這樣的毛病, 雖然題目著重思考, 但始終時間有限, 考者未必無思考解答的知識和智慧, 只是考試時間不容許, 到頭來還是要求考生熟習舊試題模式 (不過也正如諸葛兄所說, 理科至少不能搬字過紙) 至於歷史科, 看到諸葛兄列舉的問題, 的確很...... 到頭來也是考吹水技考. (不是說不應培訓學生學習吹水技考(語文表達能力), 但這些就留在語文科考考生吧, 不要令其他科目也變成吹水考試, 而非考其科本身的知識)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
丫全 |
發表於: Oct 25 2006, 08:43
|
||
![]() 浮不起來的潛艇 ![]() ![]() ![]() ![]() ![]() ![]() ![]() ![]() ![]() ![]() ![]() ![]() 發表數: 2,192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8-2004 活躍:10 聲望:305 ![]() |
真這麼誇張啊 ![]() 身在台灣不知香港填鴨風比台灣尤有過之無不及啊 ![]() 讀書為考試,考試為考取。這就是教育嗎 ![]() -------------------- 擔心圖片外流,簽名當改為遷名檔QQ
|
||
懶蛇 |
發表於: Oct 25 2006, 12:52
|
||
![]()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 ![]() ![]() ![]() ![]() ![]() ![]() ![]() ![]() ![]()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4 聲望:1908 ![]() |
唉呀﹐我都不知道考試是為甚麼的﹐全你功力比我高多了。 ![]() -------------------- ![]() |
||
伍子攸 |
發表於: Oct 25 2006, 13:16
|
![]() 二品官 ![]() ![]() ![]() ![]() ![]() ![]() ![]() ![]() ![]() ![]() ![]() 發表數: 1,605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4-12-2005 活躍:9 聲望:432 ![]() |
樓主說的好像是升什麼科吧…
我都到了中三了,也未清楚自己想升哪科。 都不知自己將來怎樣…總覺得自己一生都是低落… ↑考試大概是「看」你這一年裡的學識上升到哪裡吧,當然未必。 -------------------- HKS AN無擔面對我!腦收成路!多廁俾我講中吾敢出去!我已經臝左!!!!!
HKS an no take noodle face me! brain receive achieve road! many toilets give me say middle I dare to go out! I've already naked! HKS AN unsecured face me! Brain harvest road! Multiple closets serve my lecture I'm out of here! I've left naked!!!!! |
丫全 |
發表於: Oct 25 2006, 13:58
|
||
![]() 浮不起來的潛艇 ![]() ![]() ![]() ![]() ![]() ![]() ![]() ![]() ![]() ![]() ![]() ![]() 發表數: 2,192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8-2004 活躍:10 聲望:305 ![]() |
原本的用意應該是如此吧,只不過 ![]() 真懷疑這種教育方式是否真的能學到東西 ![]() -------------------- 擔心圖片外流,簽名當改為遷名檔QQ
|
||
呆依 |
發表於: Oct 25 2006, 14:28
|
||
![]() 八品官 ![]() ![]() ![]() ![]() ![]() 發表數: 248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24-2003 活躍:2 聲望:7 ![]() |
不就是只是一味模仿西方制度卻完全忽略的東西方人的基本差異嗎... 打個比方來說好了 老師一個地方教完問學生是否讀懂了 東方社會內大概沒幾個人會舉手發問吧(多問多錯少問少錯不問不錯.... 問多了讓老師記得你可能還不會有好事) 西方人應該不是這樣的吧.. 那當然老師無法了解學生的疑惑到底在哪 就更不能明白要怎樣教才能使學生解惑 就只好用他能掌握的方向(大考考題?)來作為教學大綱..(當然這裡有很多因素..學校會要求老師提高學生的升學考試的錄取率來讓學校在招生時能處在更有利的地位等等..) 這樣一來就是像上面講的...為考試而讀.. -------------------- ![]() 2017:Tanaka Yubiseiharukana ![]() 2034:Tanaka Yubiseiakikana CV:下屋 則子 Ever17...[KID]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