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 (3) 1 [2] 3  ( 前往第一篇未讀文章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為何要學歷史...?, 無聊問一下....XD
參謀ABC
發表於: Apr 2 2007, 16:26  
Quote Post


神隱之主犯-永遠與須臾之罪人
************

發表數: 3,458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15
聲望:1860


AL中史可謂集囫圇之大成,把好好的中國歷史弄成如此嘔心也算是香港教育制度一大"成就" 了-_-
PM
Top
hahaha~!
發表於: Apr 2 2007, 18:59  
Quote Post


司令官大人
***********

發表數: 1,610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24-2003

活躍:7
聲望:146


hi~!

如果以 AL 來說, 世界歷史科從功課/考試問的問題來看, 有時候會要求學生就一些歷史事件作出分析, 或者對一些 case 作出評價, 是比較上容許學生思考的。

反觀中國歷史科, 在「治亂興衰」(即試卷的 part one) 多數是問事件的原因, 經過, 由來, 影響...... 是偏於背書方面的......原因、影響其實都不需要背, 但在做功課的時候, 我曾經與幾位同學做過一個試驗, 就是不跟隨老師所用的教材的內容去答一件歷史事件的原因和影響, 而改用另一間學校的中史教材的內容去答這些題目, 但往往未能取得全部分數。但其他把老師教材內容照抄的同學, 卻可以取得全部分數。

試卷的 part two 更糟, 分四部份, 當中一定有一題是靠背。先是制度史: 多數問一個制度的內容, 這個一定要背......之後是交通史: 多數問經過, 又是一定要背, 而且少一個 point 都死......還有學術思想史: 一個學派的思想包括這甚麼? e.g. 王陽明, 陸九淵學說有何分別?? 如果沒有背兩者的學說包含了甚麼, 根本不能說出他們的分別......還有一份好像是考試制度史, 一定問一個考試制度的內容...... 又是背書......

其實我都明白從書本上學習歷史科的知識, 背書很多時候是第一步, 好像如果不背熟一件事件的時、地、人的話, 之後遇到與該件事件相關的題目的話, 是很難發揮的......但現在問問題的時候, 就多數是問一些「經過」、「由來」、「事件發展」等等要靠背才可以取得分數的題目, 令讀中史的學生不能思考, 不能發表自己的「一家之言」,是不是有點不正確呢~?!

世界歷史科又是讀歷史, 中國歷史科又是讀歷史, 為何世界歷史科多問一些「評價」、「分析」等具思考性的題目, 而中國歷史科則多問「經過」、「由來」、「事件發展」等等靠死背來取得分數的敘述性題目?? 難怪有人說中國歷史科其實不用老師教, 也難怪有些學校甚至把中國歷史科「摺埋」, 就像一些學校的中國文學科。


--------------------
user posted image
郁博書山騰駿馬,文深經海駕輕舟
依個, 仍然係一個......謎......
PMEmail Poster
Top
秋盈
發表於: Apr 3 2007, 01:23  
Quote Post


聖教教主
************

發表數: 2,915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9-2003

活躍:11
聲望:739


當年沒考AL,課程內容一直不甚了了;但聽各位這樣說,似乎只有比會考更糟糕。

也許,這就是當年政府「壓抑」中國人身分認同的一著高招罷? twisted.gif

難怪當年我向老師提出要自修中史參加會考,老師都當我是怪物異形,更要勞煩副校長親自召見,向她說明自修的原因,嘿嘿嘿……

本篇文章已被 秋盈 於 Apr 3 2007, 01:24 編輯過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飄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梅林邀月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軒轅愛
發表於: Apr 3 2007, 12:59  
Quote Post


八品官
*****

發表數: 275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6-2006

活躍:2
聲望:152


只在初中時讀過歷史,為的是升班 huh.gif (甚麼「求學不是求分數」?在香港的教育制度
下,此言可誤君一生 rolleyes.gif )

若說到意義,是為了未來吧。透過理解歷史,人無須親身經歷從前的戰爭、統治,亦可從
中學會道理。將來作決定時,就有前車可鑑了。讀理科時,融會貫通後,還有套用原理的
機會。讀歷史卻不省事,必須耐心地累積,若純粹為緬懷過去,就太浪費了。它的意義可
以是前瞻性的,與積極的人生一致。


--------------------
親愛的朋友,我只能目送你,走你自己的路。

願棋伴與人常在。
PMEmail Poster
Top
秋盈
發表於: Apr 4 2007, 04:10  
Quote Post


聖教教主
************

發表數: 2,915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9-2003

活躍:11
聲望:739


QUOTE (軒轅愛 @ Apr 3 2007, 08:59 PM)
只在初中時讀過歷史,為的是升班 huh.gif (甚麼「求學不是求分數」?在香港的教育制度
下,此言可誤君一生 rolleyes.gif )

若說到意義,是為了未來吧。透過理解歷史,人無須親身經歷從前的戰爭、統治,亦可從
中學會道理。將來作決定時,就有前車可鑑了。讀理科時,融會貫通後,還有套用原理的
機會。讀歷史卻不省事,必須耐心地累積,若純粹為緬懷過去,就太浪費了。它的意義可
以是前瞻性的,與積極的人生一致。

香港真的有人相信「求學不是求分數」?不會吧? twisted.gif

其實我唸歷史的時候,真的沒有想太多,純粹只是喜歡而已。讀史的意義,絲毫不會影響個人喜好。 tongue.gif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飄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梅林邀月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茶水小妹蘋兒
發表於: Apr 4 2007, 08:35  
Quote Post


還沒長大的傲嬌氣小蘋果呦
***********

發表數: 1,62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9
聲望:490


人總是會問身邊的東西哪來的.歷史就是說明"現實中的東西究竟是哪來的".

遇到文化衝突、想不通的時事,若果看過有關的歷史,可以幫助你去明白前因,沒看過有關的,也可以有所借鑒地去想現在。

為什麼中日要打仗?為什麼電視上的親北京政府人士說特首要愛國愛港?什麼是國?香港又是什麼?
姊姊跟美國人結婚,這一位的美國人跟傳媒告訴你的典型印象是否相同?
墨攻說的是什麼事?
學校來的法國交換生偷偷吸大麻,法國人的民族性有什麼特別?
樓下有印巴籍的人開咖喱餐館,他們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來香港?

如果一定要為看歷史找一個理由,就是歷史和其他常識類的東西一樣,可能都可以給你一些旁枝的相關的資料,或者給你添加一些生活中的興味,或作為接收的補充劑,或令你到外地旅遊時更加有目的有趣味(而不是只是吃喝購玩)


--------------------
I nyo talk funny, nyou talk funny!!!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諸葛羲
發表於: Apr 5 2007, 19:35  
Quote Post


五品官
********

發表數: 70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10-28-2003

活躍:7
聲望:893


QUOTE (茶水小妹蘋兒 @ Apr 4 2007, 04:35 PM)
人總是會問身邊的東西哪來的.歷史就是說明"現實中的東西究竟是哪來的".

遇到文化衝突、想不通的時事,若果看過有關的歷史,可以幫助你去明白前因,沒看過有關的,也可以有所借鑒地去想現在。

為什麼中日要打仗?為什麼電視上的親北京政府人士說特首要愛國愛港?什麼是國?香港又是什麼?
姊姊跟美國人結婚,這一位的美國人跟傳媒告訴你的典型印象是否相同?
墨攻說的是什麼事?
學校來的法國交換生偷偷吸大麻,法國人的民族性有什麼特別?
樓下有印巴籍的人開咖喱餐館,他們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來香港?

如果一定要為看歷史找一個理由,就是歷史和其他常識類的東西一樣,可能都可以給你一些旁枝的相關的資料,或者給你添加一些生活中的興味,或作為接收的補充劑,或令你到外地旅遊時更加有目的有趣味(而不是只是吃喝購玩)

很老實的答案。我非常同意。 tongue.gif

如果腦海裡沒有問題(Questions),說甚麼有興趣、以古鑑今,都只是空話。

本篇文章已被 諸葛羲 於 Apr 5 2007, 19:40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阿暪
發表於: Apr 7 2007, 12:02  
Quote Post


一品官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6
聲望:1208


QUOTE (諸葛羲 @ Apr 6 2007, 03:35 AM)
很老實的答案。我非常同意。 tongue.gif

如果腦海裡沒有問題(Questions),說甚麼有興趣、以古鑑今,都只是空話。

嗯, 人們不倫追求何種知識, 都是基於有好奇心, 才會追求各種問題的答案吧.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PMEmail Poster
Top
秋盈
發表於: Apr 9 2007, 10:00  
Quote Post


聖教教主
************

發表數: 2,915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9-2003

活躍:11
聲望:739


說起好奇心,我只是想到,我唸書時已經有很多同學不喜歡歷史,覺得枯燥煩瑣,也沒有心思深究甚麼古今之道。那麼,對某個科目或範疇的好奇心,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飄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梅林邀月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茶水小妹蘋兒
發表於: Apr 9 2007, 13:24  
Quote Post


還沒長大的傲嬌氣小蘋果呦
***********

發表數: 1,62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9
聲望:490


這種事情,很講天份的。

還有,就是在小時還未定性時的視野、所在社群影響的吧。
也許是小時候就耳濡目染了,也許是小時候看到的東西比較廣闊了,也許是倒過來,小時候同學、家人就很無聊.....就可能會刺激一個人去了解一些久遠或遙遠的東西。

如果到了定性時才開始接觸一些比較新奇的東西,那除非是受到比較大的刺激,不然效果就可能沒這麼大了。
-----------
歷史其實也只是人文學科的一種,他們會不會對其他的東西比較有愛好?例如文學、地理、政治、常識乃至電影(當然不只是指港產片中的糟粕)





↓hi~!哈, 妳終於露出妳的狐狸尾巴了......(逃)

本篇文章已被 茶水小妹蘋兒 於 Apr 9 2007, 15:17 編輯過


--------------------
I nyo talk funny, nyou talk funny!!!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hahaha~!
發表於: Apr 9 2007, 14:52  
Quote Post


司令官大人
***********

發表數: 1,610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24-2003

活躍:7
聲望:146


QUOTE
那麼,對某個科目或範疇的好奇心,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hi~!
這一點, 秋盈姐何不問一問自己?? 試想一想妳為何對某一種東西會有好奇心~?! happy.gif


--------------------
user posted image
郁博書山騰駿馬,文深經海駕輕舟
依個, 仍然係一個......謎......
PMEmail Poster
Top
阿暪
發表於: Apr 9 2007, 16:11  
Quote Post


一品官
************

發表數: 5,27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8-17-2004

活躍:16
聲望:1208


QUOTE (秋盈 @ Apr 9 2007, 06:00 PM)
說起好奇心,我只是想到,我唸書時已經有很多同學不喜歡歷史,覺得枯燥煩瑣,也沒有心思深究甚麼古今之道。那麼,對某個科目或範疇的好奇心,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覺得對哪些東西有興趣/能力, 其實很大程度是天生的...


--------------------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啊!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PMEmail Poster
Top
秋盈
發表於: Apr 10 2007, 03:58  
Quote Post


聖教教主
************

發表數: 2,915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9-2003

活躍:11
聲望:739


QUOTE (hahaha~! @ Apr 9 2007, 10:52 PM)
hi~!
這一點, 秋盈姐何不問一問自己?? 試想一想妳為何對某一種東西會有好奇心~?! happy.gif

呵呵,你真是問得好,只是我答不上來呀! tongue.gif

我對歷史有興趣,就好像阿暪說的,有點與生俱來的味道。記得小學五、六年級唸社會科,有介紹人類的起源,我就覺得很好奇,還自行到圖書館翻了好多書,愈看愈津津有味。升上中一後遇上中史的啟蒙老師,興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而且逐漸旁及文學、哲學等範疇,課外書愈看愈多,愈看愈「上癮」。

問題是,我對其他科目卻很少有這種自發學習的好奇心。至於為甚麼,還是那一句,沒興趣。至於興趣從何而來,則是不甚了了。 wacko.gif

愈說愈玄,好像有點像雞和雞蛋的難題了。 wacko.gif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飄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梅林邀月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懶蛇
發表於: Apr 10 2007, 04:08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4
聲望:1908


我對歷史也是有一種莫名的興趣﹐也是不能解釋的。看來我應該轉行了吧......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matthew0128
發表於: Apr 10 2007, 18:36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74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5-2007

活躍:1
聲望:3


我覺得....不能只為興趣....每做一件事也應該知道做這事的目的是什麼...(這也是我開這帖的原因呀.... tongue.gif )
另外我覺得不一定是天生....也是有很多人會被環境影響到....
例如我自小睇到一些古裝劇或戰爭片...覺得那些古人或古代軍人威風凜凜的...很是喜歡...不知不覺間就對這些東西產生興趣....之後無意中讀到那類的書籍....
就開始喜歡有關古代軍事的東西....漸漸就開始接觸歷史...而讀歷史的其中一個樂趣確是能知道現實中的東西從何而來...茶水小妹蘋兒所言什是....


QUOTE
所以,我們從歷史了解發生過甚麼事,有助於分析當中有沒有問題,有助於了解一些因素如人性,如何在問題上發生作用,叫我們知道要嘗試想辦法。但到底有沒有辦法,有甚麼辦法,怎樣去處理,如人性可否改變?怎樣改變?壓抑它?怎樣使它多作建設的動力而非衝突?這應是其他學問的責任。


對不起...我不太明白這一點...
歷史不是要我們反省嗎?
我們不能從歷史去想"有沒有辦法,有甚麼辦法,怎樣去處理,如人性可否改變?
怎樣改變?壓抑它?怎樣使它多作建設的動力而非衝突?"嗎?
難道我們從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教訓中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怎樣處理....怎樣改善嗎?
我們從以往的帝制中.....反省出權力應該是平衡......中央集權過甚容易做成獨裁...所以montesque就歷史的經驗...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三權分立...
我們又可從歷史中看出在帝制或獨裁制度中....
領導人是強者的話就能為國家作一個強勢政府或強勢的國家...
權力平衡有時會做成整個國家或社會出現分歧...或是行政混亂....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不能解決當時國家嚴重的分歧...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強者拿破崙來領導法國....令法國富庶而強大....
魏瑪共和國不能有效解決德國嚴重的經濟問題....結果就出現了希特拉成為德國的獨裁者....而這種獨裁或帝制的國家住住是具侵略性的.....我們可看出獨裁政體有賢能或強者的話...國家就能有福....
而權力平衝則能作一定的抵制....令那些賢能或強者不能獨裁..所以現今我們能在部分國家機構中保留賢能政治....也同時分散權力....防止獨裁...
至於個人的修養或道德觀(我想私心或野心也算是這一個範疇).....不是教育制度想我們學習的其中一個原因嗎?人性是一開始就定了...每個人大同小異...但我相信...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開始去反思自己......基於側隱之心....我們在學習歷史當中知道一些人的劣性可再造成歷史悲劇時....我們不會希望自己會再造出一些發生過的悲劇...我們的"人性"也能隨之而有所改善...
那麼多的東西.....我想問....這是什麼學問的責任?願聞其詳....tongue.gif
我想...無論是政治...或者是"折"學這類東西...都也需要歷史來作一個反省和思考......
(我對這些東西不是很了解...若是我有什麼錯處.....煩請大家指點一下...tongue.gif)

p.s.順帶一提....matthew0128即是m&m...

本篇文章已被 matthew0128 於 Apr 10 2007, 19:25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
Top
丫全
發表於: Apr 11 2007, 16:20  
Quote Post


浮不起來的潛艇
************

發表數: 2,192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8-2004

活躍:10
聲望:305


QUOTE (matthew0128 @ Apr 11 2007, 02:36 AM)
對不起...我不太明白這一點...
歷史不是要我們反省嗎?
我們不能從歷史去想"有沒有辦法,有甚麼辦法,怎樣去處理,如人性可否改變?
怎樣改變?壓抑它?怎樣使它多作建設的動力而非衝突?"嗎?
難道我們從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教訓中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怎樣處理....怎樣改善嗎?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
即使時代變遷,科技、教育程度不同,人類還是一樣不曾改變,除非有不得不改變的狀況存在


--------------------
擔心圖片外流,簽名當改為遷名檔QQ
PMEmail Poster
Top
matthew0128
發表於: Apr 11 2007, 17:06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74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5-2007

活躍:1
聲望:3


QUOTE (秋盈 @ Apr 4 2007, 12:10 PM)
QUOTE (軒轅愛 @ Apr 3 2007, 08:59 PM)
只在初中時讀過歷史,為的是升班  huh.gif (甚麼「求學不是求分數」?在香港的教育制度
下,此言可誤君一生 rolleyes.gif  )

  若說到意義,是為了未來吧。透過理解歷史,人無須親身經歷從前的戰爭、統治,亦可從
中學會道理。將來作決定時,就有前車可鑑了。讀理科時,融會貫通後,還有套用原理的
機會。讀歷史卻不省事,必須耐心地累積,若純粹為緬懷過去,就太浪費了。它的意義可
以是前瞻性的,與積極的人生一致。

香港真的有人相信「求學不是求分數」?不會吧? twisted.gif

其實我唸歷史的時候,真的沒有想太多,純粹只是喜歡而已。讀史的意義,絲毫不會影響個人喜好。 tongue.gif

香港真的有白木信這句話...
這人是我
PMEmail Poster
Top
秋盈
發表於: Apr 12 2007, 02:26  
Quote Post


聖教教主
************

發表數: 2,915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9-2003

活躍:11
聲望:739


QUOTE (matthew0128 @ Apr 12 2007, 01:06 AM)
香港真的有白木信這句話...
這人是我

甚麼意思? wacko.gif

QUOTE
另外我覺得不一定是天生....也是有很多人會被環境影響到....

那當然。但是,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繼續追問下去。為甚麼你看古裝片和戰爭片的時候,特別有興趣、那些古裝戰士特別威風,對文藝愛情片或其他片種卻沒有這份感覺?這裡面有沒有一些內在、抽象的原因,與環境無關?

QUOTE
對不起...我不太明白這一點...
歷史不是要我們反省嗎?
我們不能從歷史去想"有沒有辦法,有甚麼辦法,怎樣去處理,如人性可否改變?
怎樣改變?壓抑它?怎樣使它多作建設的動力而非衝突?"嗎?

最初歷史不全是由獨立的歷史學家撰寫的,多是統治者請學者文人為自己歌功頌德而寫的,讓後人反省過去、反省自己的意義,是後人自行領悟的道理。即使反省之後,發覺有問題需要解決,就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決辦法,反省歷史本身是達不到多少作用的。例如你提到,有人從歷史中領悟到權力不能過分集中,但如何解決權力集中的問題,是否三權分立就一定是最好的方法?為甚麼是三權,不是五權?當中牽涉到哲學、政治、行政的問題,不只是歷史可以解決的。

歷史的作用是提出問題,不一定能提供答案。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飄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梅林邀月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matthew0128
發表於: Apr 12 2007, 08:09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74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5-2007

活躍:1
聲望:3


QUOTE (秋盈 @ Apr 12 2007, 10:26 AM)
QUOTE (matthew0128 @ Apr 12 2007, 01:06 AM)
香港真的有白木信這句話...
這人是我

甚麼意思? wacko.gif

QUOTE
另外我覺得不一定是天生....也是有很多人會被環境影響到....

那當然。但是,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繼續追問下去。為甚麼你看古裝片和戰爭片的時候,特別有興趣、那些古裝戰士特別威風,對文藝愛情片或其他片種卻沒有這份感覺?這裡面有沒有一些內在、抽象的原因,與環境無關?

QUOTE
對不起...我不太明白這一點...
歷史不是要我們反省嗎?
我們不能從歷史去想"有沒有辦法,有甚麼辦法,怎樣去處理,如人性可否改變?
怎樣改變?壓抑它?怎樣使它多作建設的動力而非衝突?"嗎?

最初歷史不全是由獨立的歷史學家撰寫的,多是統治者請學者文人為自己歌功頌德而寫的,讓後人反省過去、反省自己的意義,是後人自行領悟的道理。即使反省之後,發覺有問題需要解決,就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解決辦法,反省歷史本身是達不到多少作用的。例如你提到,有人從歷史中領悟到權力不能過分集中,但如何解決權力集中的問題,是否三權分立就一定是最好的方法?為甚麼是三權,不是五權?當中牽涉到哲學、政治、行政的問題,不只是歷史可以解決的。

歷史的作用是提出問題,不一定能提供答案。

... tongue.gif 我想環境同內在因素同時影響著我.... tongue.gif
謝謝各位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smile.gif

至於第一句...即是表示我是一個白木...
請問hksan容得下我嗎... unsure.gif ?
PMEmail Poster
Top
秋盈
發表於: Apr 12 2007, 09:24  
Quote Post


聖教教主
************

發表數: 2,915
所屬群組: 君主
註冊日期: 9-19-2003

活躍:11
聲望:739


歡迎你加入這裡的討論。你不用太緊張,沒有人一生下來甚麼都懂,只要你對所有版友心存尊重,注意用字和語氣,就很不錯了。你可以先看看版規(按我),多了解這兒。

其實我們和普通論壇最大的分別,就是希望版友在這裡可以結交到朋友,而且在討論中學到更多,增長見識。所以我們鼓勵用書面語發言,而且希望內容充實一點,不是純粹的灌水,如此而已。 smile.gif


--------------------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飄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梅林邀月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0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0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分頁: (3) 1 [2] 3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51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