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第二十七回, 寫得很累的一回
武襄
發表於: Jul 20 2004, 18:35  評價+1
Quote Post


四品官
*********

發表數: 1,296
所屬群組: 賢臣
註冊日期: 9-21-2003

活躍:7
聲望:160


朱然在亂軍中,望見林凱武,急策馬直取,林凱武只顧廝殺,那裡顧得背後有人,朱然拍馬直奔,舉刀欲砍。林凱武聽得背後馬蹄之聲來得甚急,心知無法閃避,便不顧一切回頭就砍。那一刀正砍中朱然坐下馬腳,那馬嘶叫一聲倒於地上,朱然被馬壓著,林凱武見機不可知,拿著大刀就往朱然之頭砍下去。
「啊…」林凱武慘叫一聲,朱然雖然倒在地上,卻仍然拿著大刀,往林凱武下盤奮力一砍,大刀正砍中他的左腿,只見傷口深可見骨,但林凱武亦用刀往下斬下,朱然大叫一聲,已被斬殺。
前方的劉表軍,面對士氣高昂的吳軍,開始敗退…

在江夏城外的小道上,徐盛正保護吳國太等人,由小路離開江夏。
大喬依然傷心欲絕,在這兵荒馬亂之際,小喬的遺體亦不能帶走,只能草草的和周瑜合葬。
「傻孩子…」吳國太安慰道:「小喬能和公瑾一起,也算是了她的心願,不要這麼傷心了。」
「嫂嫂也不要這樣傷心了。」坐在一旁的孫尚香亦勸道:「說不定現在他們兩已經遇上,保佑著我們呢!」
「但是…」大喬話音未落,馬車突然急停了下來。
吳國太問道:「發生甚麼事?」
「保護國太!」前方喊聲震天,只聽張昭喊道:「劉表軍來劫!保護馬車!」
「可惡!」孫尚香拔出佩劍衝出馬車,國太和大喬正欲勸阻,孫尚香卻早已返身上馬,衝上前去。
「哈哈!」黃祖大笑道:「甘寧快替我抓起她們!拿不了江夏城也拿她們回去記功!」
孫尚香望見殺父仇人,怒不可遏,叱道:「狗賊!納命來!」拍馬上前直衝向黃祖。黃祖一聲令下,劉表軍早已一擁而上,長戟並舉刺向座騎,把孫尚香拉下馬來。孫尚香拔劍奮戰,數名劉表軍舉戟刺向她,她立即轉身避過,舉劍亂砍,兩名劉表軍立即倒下。
徐盛於馬車旁和敵軍奮戰,望見孫尚香被圍,卻無能為力。
「嗚…」冷不防背後有人舉戟一刺,直插入孫尚香的左腰,她立即把劍往後一擲,那名劉表軍應聲倒下。
眾人見機不可失,立即一擁而上。
此時後方不知那裡飛來一把短刀,一名劉表士兵立即倒下。
數十名騎兵從樹林中衝了出來,直殺向劉表軍,見人就砍,劉表軍登時陣腳大亂。
一名將軍拍馬直衝入亂軍之中,把孫尚香拉了上馬,孫尚香回頭一望,喜道:「孤虹姐姐!你到那裡去,擔心死我們了!」
孤紅報以一笑,回頭再擲出兩把飛刀,兩名追上來的劉表軍應聲墮馬。
黃祖見大軍陷入混亂,喝道:「蘇飛!快把吳國太抓回來!」
那數十名騎兵通不可擋,殺向黃祖,帶頭的那將向黃祖放箭一射,黃祖一手把蘇飛拉到自己身前,蘇飛慘叫一聲,中箭而亡。
「蘇飛!」甘寧見黃祖出賣蘇飛來擋箭,悲憤道:「黃祖…你…」,眾士兵見這一情境,亦不禁呆了一呆。黃祖立即返身上馬,拍馬逃走。
甘寧也不和吳軍戀戰,向黃祖殺去。
黃祖聽背後有馬趕上,回頭一看,竟是甘寧,急喝道:「快擋著那些騎兵,你趕上來做甚麼…」甘寧也不答話,提刀上前一砍,黃祖來不及擋架,被甘寧斬於馬下。
眾劉表軍見二將被殺,紛紛落荒而逃…
甘寧返身下馬,提起黃祖的人頭到蘇飛的屍首面前,擲於地上:「昔日知遇之恩,無以為報,只好斬黃祖之首於此。」甘寧本為海賊,若不是蘇飛招降,他亦不得為劉表之將,可惜黃祖不能用人,多次輕視甘寧之功,今日蘇飛被黃祖所害,甘寧一怒之下,遂斬其首級,為蘇飛報仇。
甘寧抱起蘇飛的屍首上馬,頭也不回的策馬而去。吳軍怕有劉表軍埋伏,也不追趕。

徐盛立即整理軍容,火速趕路。
「孤虹姐,這些日子你到那裡去?」大喬正為孫尚香止血包紥:「公瑾和妹已經…」
「我知道了…」孤虹嘆道:「還是來遲了…」
「甚麼來遲了…」孫尚香問道:「那些救我們的是甚麼人?」
「在是下公義的五代。」帶頭的那名武將拱手道:「黃祖和蘇飛被殺,我不便久留,以免引人懷疑,還望虹姑娘早去早回。」
孤虹點頭道:「五代兄回去告訴頭領,我護送他們到吳城後,便會回去。」
五代答應後,帶領手下往荊州而去。
「公義的云長和公瑾是莫逆之交…」孤虹見五代遠去,便道:「公瑾生前,便有意聯同公義和灘頭共擊劉表,以解江夏之圍,那知道公瑾等不到云長的答覆便…唉…五代本是代表公義來拜祭公瑾的,還未到江夏城便被圍得水洩不通,我本欲送他們出江夏地界,豈料在回程途中得知劉表軍欲伏擊吳軍,我便和他們領了數十騎來了…」
「原來是這樣…」孫尚香嘆道:「孤虹姐,你幫我把娘和大嫂送到夷洲去,我要回去找哥哥!」
「不可以!」孤虹斬釘截鐵的道:「現在你是孫家的唯一希望,我不允許你這樣做!」
「小姐!」這時馬車外傳來急速的馬蹄之聲,孫尚香和孤虹探頭一看,只見張昭策馬而來:「魯肅往江夏回去了!」
孫尚香怒道:「可惡!難道他叛投介賊!」
孤虹道:「不會!子敬不會這樣的,我去阻截他!」
江夏城外,劉表軍已被殺得潰不成軍。
「哼!」介之推咬呀恨道:「吳軍怎麼好像殺也殺不完的?」
「塞主!」陳邁進指著後方道:「劉表軍退兵了!」
「甚麼?」介之推看見不成陣形的劉表軍,怒道:「江夏城就在掌中,怎麼可以退兵!」
參謀此時勸道:「塞主,艾力和白言的援軍快到了,何不…」
介之推知參謀之意:「退兵!陳邁進和拖雷負責斷後,引吳軍趕至江夏城外的山林之中。」

介軍和劉表軍聽到鳴金之聲,紛紛撤退。
太史慈見擊退大軍,指喝道:「誰也不用追!只殺介之推一人!」
眾吳軍聽到命令,便往介軍後方殺去。陳邁進和拖雷領著數百軍隊,邊退邊殺,一路退到山林,只剩下數十人。
太史慈亦已趕到,見陳邁進正和程普戰鬥,立即策馬而上,擲出手戟。
「啊!」陳邁進腰間中了手戟:「竟放暗器!」程普舉蛇矛一刺,陳邁進被刺下馬來。
拖雷亦被黃蓋和孫匡圍著,見陳邁進被刺下馬來,怒道:「可惡!難道要死於此地!」
程普刺了陳邁進下馬,奮力往他喉嚨刺下,陳邁進身受重傷,動彈不得,只望著蛇矛往自己插下。
遠處射來一箭,正中程普座騎之首,那馬慘叫一聲,應聲倒下。但程普卻拉緊馬韁,用盡力氣將蛇矛插進了陳萬進的右胸。
武襄見程普墮馬倒地,急趕去把陳邁進拉了上馬:「少帥!擋著他們!」
後方傳來震地的馬蹄之聲。
馮艾力和陸白言把江南能調用之兵盡領到此,一時之間,五千援軍把吳軍步兵團團圍著。
太史慈見吳軍一下子被圍著,仰天大笑道:「我今日就算戰死,亦要介軍將兵陪葬!」
介之推這時亦率自軍趕到。

江夏城內,孫權在議事廳中,爛醉如泥的倒在地上。整個中佈滿著大大小小百多個酒酲,百步之內亦可聞到酒氣。
「誰?」孫權雖醉,但仍然聽到腳步之聲,他憤恨的望著門外,只見魯肅抱著兩塊木牌,立於門前。
「你對得起孫家祖宗嗎?」魯肅拿著孫堅和孫策的靈位指喝道:「你配拿著他們奮戰沙場的古錠刀嗎?昔日汝父戰死沙場,雖死而榮,汝兄率江東子弟為你打下六郡土地,如今你這個樣子對得起他們嗎?」
「孤自有方法向他們交代!」孫權把手中酒酲一擲於地:「滾!給我滾!」
魯肅把靈位放於地上,伏地泣拜:「臣不能為主公保江東六郡,愧對東吳,愧對公瑾,今自當與江夏共存亡!」魯肅這時拔出佩劍,往頸上一抹。
鮮血濺到孫權的臉上,孫權拿起身旁的火燈,似笑非笑的道:「江東是我的,誰也不許搶走!」手中火燈擲於地上,弱小的光火碰上沾滿地上的純酒,一觸即發…

在萬名介軍圍攻之下,吳軍戰死的越來越多。太史慈帶著眾人,被圍於山林之上。
「子義!」黃蓋大笑道:「今天可以死在一起,九泉之下和文台和伯符一起痛飲,豈不美哉?」
太史慈回視身旁,除了黃蓋和程普之外,只餘下輕騎數十人可以和太史慈逃到山上。
太史慈望著介軍從後來,忽然停下腳步,往山下指道:「公覆、德謀,今日之敗,非戰之罪,雖死,但也要死得光榮,今我們殺下山去,斬將討賊,讓介軍知我吳軍之勇!」
「好!」眾人齊聲吶喊,太史慈遂引吳軍四十餘騎,衝殺下山。
眾介軍見吳軍忽衝殺下山,急起兵圍攻,吳軍勇不可擋,前線立即被吳軍擊潰。
少帥領著前軍,見大軍被輕騎衝散,遂提劍怒道:「吳軍已敗?何故不降?」
太史慈脫下頭盔,披頭散髮,怒目喝道:「先取介軍一將!」
少帥見太史慈提刀衝殺過來,急欲拔劍,但騎兵往山而下,太史慈有如飛將,提刀砍來,少帥自知來不及拔劍,急舉起劍鞘抵擋,太史慈一刀砍下,少帥手中劍鞘截為兩斷,被砍於馬下。
介之推見少帥被殺,急喝道:「雷氣王和拖雷快去擋著吳兵!」眾介軍見有大將被一刀砍下,亦是盡皆大驚。
雷氣王和拖雷接到命令,立即策馬而上。
太史慈見雷氣王迫近,立即擲出手戟,雷氣王急勒緊馬韁,手戟正中馬腹,雷氣王立即被拋下馬來。
黃蓋和程普亦拉弓搭箭,向拖雷射去。拖雷低頭避過,拿著屠龍刀衝殺過來。
黃蓋拿起鐵鞭,大喝一聲,殺向拖雷。程普見到後方的帥旗,指喝道:「子義!斬將奪帥!」
太史慈遂引軍衝向中軍。
拖雷見黃蓋殺來,正欲接戰,豈料黃蓋竟不顧一切,以座下之馬撞向拖雷座騎,二人立即墮下馬來。
黃蓋爬起身來,正欲揮鞭,豈料雷氣王竟在後面擲出長矛,正中黃蓋之胸。
黃蓋非但沒有倒下,雙手握緊長矛大笑道:「天助我也!」向拖雷擲出鐵鞭,然後衝上前去撲向拖雷,拖雷拿起屠龍刀擋去鐵鞭之時,黃蓋已不顧一切,撞向拖雷,把從後插穿胸前的矛尖,插進拖雷身上。
「你!」拖雷萬料不到黃蓋竟欲同歸於盡,黃蓋更用盡全身之力,把長矛插進拖雷胸中。
雷氣王一見,急喝道:「斬黃蓋!」
眾介軍一湧而上,亂刀砍向黃蓋…
黃蓋未哼一聲,看著垂死的拖雷,臉上卻帶著一絲微笑。

太史慈殺向中軍,介軍如波開浪裂,無法低擋。
四十餘騎,只剩下三十多人,但越戰越勇。
武襄這時亦帶著弓箭手趕到。
「射!」介之推陣前的五十名神箭手聽到武襄之令,立即描準吳軍放箭,十多名吳軍應聲落馬。
武襄一聲令下,神射手再次放箭。
吳騎紛紛墮馬,程普身中數十箭,在馬背上陣亡。
太史慈亦身受重傷,但他也不理箭矢,看著帥旗,擲下手中大刀,拉起弓弦,「嗖!」的一聲,介之推急低頭避過,只聽身後的「介」之帥旗應聲而斷。
武襄見太史慈迫近,急拉弓射箭,無雙箭應聲而出,銀制箭矢直插入馬頸,太史慈立即被拋下馬來。
眾介軍立即上前把他圍著,但卻無人敢近。
介之推策馬上前:「太史慈,東吳已亡,何故仍不投降?」
太史慈站了起來,怒喝道:「吳軍沒有降將,只有戰將!」回望身邊吳軍盡皆陣亡:「吾斬將、奪帥,九泉之下亦無愧於伯符矣!」走到座騎旁,拔出無雙箭,笑道:「昔日你和我等諸將,和伯符一起平定江東六郡,你我現在雖各仕二主,但亦屬故友,吾不欲死在介軍武器手上,武兄可願借此箭一用?」
武襄點了點頭,太史慈望著東方,用箭在頸上奮力一插,自刎而死。
介之推看著斷了的帥旗,嘆道:「若孫策在,將士勇悍,我安得於此?」下令厚葬四十餘騎東吳將士。然後領著大軍,向江夏進發。

「塞主!」這時有探馬回報道:「江夏城門大開,只聞城中政廳火起,聽聞孫權尚在政廳之中…」
「甚麼?」介之推一聽孫權已死,急下令道:「武襄和雷氣王先領兵佔了江夏城!絕不可給劉表軍先行入城!」
武襄等人接到命令,急領大軍搶進江夏城…



PMEmail Poster
Top
訪客_Leaf
發表於: Jul 21 2004, 01:45  
Quote Post


Unregistered










QUOTE
「塞主!」這時有探馬回報道:「江夏城門大開,只聞城中政廳火起,聽聞孫權尚在政廳之中…」
「甚麼?」介之推一聽孫權已死,急下令道:「武襄和雷氣王先領兵佔了江夏城!絕不可給劉表軍先行入城!」
武襄等人接到命令,急領大軍搶進江夏城…



>「塞主!」這時有探馬回報道:「江夏城門大開,只聞城中政廳火起,聽聞孫權尚在政廳之中…」

是寨主吧?
Top
鮑鮑
發表於: Jul 21 2004, 03:00  
Quote Post


二品官
***********

發表數: 1,741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10
聲望:195


QUOTE
黃蓋爬起身來,正欲揮鞭,豈料雷氣王竟在後面擲出長矛,正中黃蓋之胸。
黃蓋非但沒有倒下,雙手握緊長矛大笑道:「天助我也!」向拖雷擲出鐵鞭,然後衝上前去撲向拖雷,拖雷拿起屠龍刀擋去鐵鞭之時,黃蓋已不顧一切,撞向拖雷,把從後插穿胸前的矛尖,插進拖雷身上。
「你!」拖雷萬料不到黃蓋竟欲同歸於盡,黃蓋更用盡全身之力,把長矛插進拖雷胸中。


雖然看畢整段會明白大概意思,但亦有糊塗之感
應該是不是「在後面擲出長矛,正中黃蓋之背」
然後長矛刺穿胸腔,令黃蓋可以「雙手握緊長矛」?

QUOTE
武襄見太史慈迫近,急拉弓射箭,無雙箭應聲而出,銀制箭矢直插入馬頸,太史慈立即被拋下馬來。

銀製箭矢?

嗚嗚,程普好像死得不夠壯烈啊 tongue.gif

本篇文章已被 鮑鮑 於 Jul 21 2004, 03:02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Alexchan
發表於: Jul 21 2004, 03:32  
Quote Post


據點兵長
************

發表數: 2,407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9
聲望:129


QUOTE
那一刀正砍中朱然坐下馬腳,那馬嘶叫一聲倒於地上,朱然被馬壓著,林凱武見機不可知,拿著大刀就往朱然之頭砍下去。

機不可失??

QUOTE
用盡力氣將蛇矛插進了陳萬進的右胸。



呂抗...戰死了 :'(
我跟拖拖亦重傷...

那麼陣亡重傷...四國是不是加新血 ?_?

本篇文章已被 Alexchan 於 Jul 21 2004, 03:34 編輯過
PMUsers Website
Top
司馬仲達
發表於: Jul 21 2004, 05:37  
Quote Post


Lumberjack
**********

發表數: 1,347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11
聲望:364


緊張刺激,殺氣騰騰的一回血戰

武襄兄寫得好 wink.gif


--------------------
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
1923年孫中山在香港大學演講,宣稱他的革命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他說,香港的秩序整齊而安穩,與中國的混亂腐敗成強烈對比,激發他發動革命。「我恆默念...何以如此不同?外人能於七八十年間在一荒島上成此偉績,中國以四千年之文明乃無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香港簡史>>
***

講左咁耐, 幾時先出老解?

***

紅皮狗應該係有色盲, 只見紅色, 別色不見
PM
Top
Y2k
發表於: Jul 21 2004, 06:11  
Quote Post


九品官
****

發表數: 129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27-2003

活躍:3
聲望:未有評價


QUOTE (武襄 @ Jul 21 2004, 02:35 AM)
「在是下公義的五代。」帶頭的那名武將拱手道:「黃祖和蘇飛被殺,我不便久留,以免引人懷疑,還望虹姑娘早去早回。」

在下是公義的五代


--------------------
F.torres!!
PMEmail Poster
Top
武襄
發表於: Jul 21 2004, 11:32  
Quote Post


四品官
*********

發表數: 1,296
所屬群組: 賢臣
註冊日期: 9-21-2003

活躍:7
聲望:160


先多謝各位幫我debug

戰死的是少帥,和呂抗沒有關係吧~@@"?

四國不會再加進新血了,現有人物的戲份已經很多,沒有空間再加人了。

程普死得不夠壯烈?其實武將為國戰死沙場,無論怎樣死,在我心目中都是為國犧牲,一樣都是很壯烈的 laugh.gif

鮑鮑說的那段戲我其實都覺得文筆上有點問題,我會再作修改。
PMEmail Poster
Top
Alexchan
發表於: Jul 21 2004, 11:42  
Quote Post


據點兵長
************

發表數: 2,407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9
聲望:129


=.=

呂抗咪就是少帥...

呂抗 字少帥

身份: 香江將軍
封號: 香江少帥
武器: 劍

早 年 寄 家 香 江 , 生 活 放 蕩 , 近 於 無 賴 , 精 通 棋 藝 , 以 博 弈 為 生 。 後 來 寓 棋 道 於 劍 道 , 潛 心 習 武 , 隨 介 軍 轉 戰 各 地 , 人 稱 「 香 江 少 帥 」 。
之後仲有一句的...

本篇文章已被 Alexchan 於 Jul 21 2004, 11:43 編輯過
PMUsers Website
Top
訪客_Leaf
發表於: Jul 21 2004, 12:00  
Quote Post


Unregistered










這一回很像水滸傳征方臘,敵我雙方都傷亡慘重。
Top
王聰明
發表於: Jul 21 2004, 23:56  
Quote Post


四品官
*********

發表數: 1,297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20-2003

活躍:39
聲望:116


其實也可以考慮讓一些不上來的人陣亡領紅包tongue.gif
唉,到底孫軍是怎麼走入這個地步的呢....


--------------------
RIP
PMEmail Poster
Top
紀靈
發表於: Jul 22 2004, 02:10  
Quote Post


七品官
******

發表數: 49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10-01-2003

活躍:3
聲望:46


好刺激呀~

其實吳郡,會稽是否孫權的?怎麼要走到夷州 tongue.gif

另外吳國太叫吳國太是否因為佢姓吳?

本篇文章已被 紀靈 於 Jul 22 2004, 02:12 編輯過
PMEmail Poster
Top
司馬仲達
發表於: Jul 22 2004, 06:16  
Quote Post


Lumberjack
**********

發表數: 1,347
所屬群組: 待認證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11
聲望:364


QUOTE (紀靈 @ Jul 22 2004, 10:10 AM)
好刺激呀~

其實吳郡,會稽是否孫權的?怎麼要走到夷州 tongue.gif

另外吳國太叫吳國太是否因為佢姓吳?

她是吳國君主的母親
尊稱為國太

所以又叫吳國太

大概是這樣吧 tongue.gif


--------------------
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
1923年孫中山在香港大學演講,宣稱他的革命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他說,香港的秩序整齊而安穩,與中國的混亂腐敗成強烈對比,激發他發動革命。「我恆默念...何以如此不同?外人能於七八十年間在一荒島上成此偉績,中國以四千年之文明乃無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香港簡史>>
***

講左咁耐, 幾時先出老解?

***

紅皮狗應該係有色盲, 只見紅色, 別色不見
PM
Top
諸葛羲
發表於: Jul 22 2004, 15:31  
Quote Post


五品官
********

發表數: 709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10-28-2003

活躍:7
聲望:893


QUOTE (司馬仲達 @ Jul 22 2004, 02:16 PM)
QUOTE (紀靈 @ Jul 22 2004, 10:10 AM)
好刺激呀~

其實吳郡,會稽是否孫權的?怎麼要走到夷州 tongue.gif

另外吳國太叫吳國太是否因為佢姓吳?

她是吳國君主的母親
尊稱為國太

所以又叫吳國太

大概是這樣吧 tongue.gif

吳國太是姓吳的,吳郡錢塘人。她還有一個弟弟,叫吳景,見《三國志.孫策傳》。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也說道:「建安十二年,冬十月,權母吳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張昭二人至,謂曰:『吾本吳人,幼亡父母,與弟吳景徙居越中。後嫁與孫氏,生四子。』」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茶水小妹蘋兒
發表於: Jul 23 2004, 01:39  
Quote Post


還沒長大的傲嬌氣小蘋果呦
***********

發表數: 1,623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9-18-2003

活躍:9
聲望:490


這麼說來,孫堅好像有兩個老婆吧(兩姊妹?),上文諸葛羲提到建安十二年,孫權生母才掛掉,那麼四國傳說發生時,不是應該"吳太夫人"和吳國太(?)都還在嗎tongue.gif四國傳說好像才提到一個..(來鬧的,逃..)


--------------------
I nyo talk funny, nyou talk funny!!!

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武襄
發表於: Jul 23 2004, 04:00  
Quote Post


四品官
*********

發表數: 1,296
所屬群組: 賢臣
註冊日期: 9-21-2003

活躍:7
聲望:160


哈哈,孫堅五子我也才出了三個,因為編幅問題嘛,刪了很多不太重要的歷史人物 tongue.gif
PMEmail Poster
Top
懶蛇
發表於: Jul 23 2004, 04:16  
Quote Post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

發表數: 22,672
所屬群組: 太守
註冊日期: 9-22-2003

活躍:44
聲望:1908


QUOTE (茶水小妹蘋兒 @ Jul 22 2004, 09:39 PM)
這麼說來,孫堅好像有兩個老婆吧(兩姊妹?),上文諸葛羲提到建安十二年,孫權生母才掛掉,那麼四國傳說發生時,不是應該"吳太夫人"和吳國太(?)都還在嗎tongue.gif四國傳說好像才提到一個..(來鬧的,逃..)

孫堅好像娶了吳郡吳氏(同名 tongue.gif )兩姊妹﹐姊姊大吳好像很早死﹐妹妹小吳好像沒怎麼說呢.....嗯嗯﹐要查書了。 ph34r.gif


--------------------
user posted image
PMEmail Poster
Top
雞仔嘜
發表於: Jul 23 2004, 18:00  
Quote Post


真正的天才是1%的天份+99%的努力
************

發表數: 3,308
所屬群組: 一般
註冊日期: 6-27-2004

活躍:31
聲望:697


大吳很早死掉??那小吳是不是吳國太??


--------------------
永遠懷念我的公公、嫲嫲、婆婆。
PMEmail PosterUsers Website
Top
蔓珠莎華
發表於: Jul 23 2004, 20:07  
Quote Post


Unregistered










幾好,構思幾精采,不過以小說來講,人物不夠突出。
Top
1 位使用者正在閱讀本主題 (1 位訪客及 0 位匿名使用者)
0 位會員:

Topic Options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Start Poll

 



[ Script Execution time: 0.0138 ]   [ 12 queries used ]   [ GZIP 啟用 ]